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五,寅時
王景弘的指甲深深掐入渾天儀黃道環的刻度,青銅寒氣刺得他掌心血珠凝結成冰。六十四塊牽星板在甲板排列成先天八卦陣,每塊花梨木邊緣都刻著《授時歷》的霜降線——此刻這些刻度正滲出暗紅色液體。
“稟監副,磁偏角倒轉七度三刻!“學徒捧著裂成蛛網狀的羅經盤跪地顫抖。王景弘瞥見盤底鑲嵌的泉州磁石正在粉末化,那是二十年前劉伯溫后人親手淬煉的指南石。
“取我的《觀象玩占》補遺來!“他轉頭暴喝,卻看見三個欽天監生正在桅桿下嘔吐——他們昨夜觀測用的牽星尺表面,不知何時爬滿了會移動的星象圖。
底艙突然傳來閩南語的慘叫。王景弘抓起占星刀沖下旋梯,眼前景象令他窒息:火長陳阿四的獨眼正在眼眶里瘋狂轉動,而那個偷牽星板的暹羅水手,整條右臂覆蓋著與樊忠掌心相同的幽藍鱗片。
“按住他!“王景弘用龜甲繩捆住暹羅人的脖頸,發現其太陽穴凸起血管正跳動著綠光,“這是歸墟瘴氣入體!快取朱砂......“
“用不著費事。“鄭和的聲音從貨艙陰影傳來。手中握著本該供奉在媽祖神龕的鎏金匕首:“昨夜丑時,北斗第七星搖光移位。王監副,你該說實話了。“
十二名長出鱗片的水手被鐵鏈拴在渾天儀基座,他們的瞳孔已變成鮟鱇魚般的發光體。王景弘將鄭和的匕首插入黃道環裂縫,刀刃上的經文突然浮空燃燒。
“提督可知《周髀算經》為何禁用二十八宿血祭?“他割開自己的手腕,讓鮮血滴入渾天儀的地平方位盤,“因為星官之血會喚醒......“
話音未落,原本指向北極星的赤道環突然倒轉。所有被縛水手齊聲發出高頻嘶吼,他們的鱗片間隙噴射出熒光黏液,在甲板上匯集成完整的《鄭和航海圖》。更恐怖的是圖中標注的“舊港“,此刻正滲出與黑色粘液。
“就是現在!“王景弘將占星刀刺入渾天儀中心軸。六十四塊牽星板同時浮空,在桅桿間組成三維紫微垣星圖。當第一縷陽光刺破海霧,那些沾染人血的木板突然迸發青光,強行將扭曲的北斗七星拽回原位。
當最后一顆失控的搖光星歸位,王景弘癱倒在血泊中。他的左手已變成焦黑色,那是觸碰渾天儀地極軸的代價。學徒哭著為他包扎時,發現監副的后頸浮現出與暹羅水手相同的鱗片紋路。
“把《鄭和航海圖》拓下來。“王景弘用殘存的力氣指向甲板黏液圖,“注意看扶桑洲標記......“
鄭和蹲身細察,發現黏液在“扶桑新洲“位置形成凹陷漩渦。當他將欽賜的鎏金羅盤放入渦心,指針突然脫離磁極約束,直指漩渦底部隱約可見的甲骨文——那分明是長陵地宮壁畫上的“熒惑守心“!
“噗!“
王景弘噴出的黑血濺在羅盤表面。血珠沿著刻紋流動,竟在盤面匯集成大明的海岸線圖。更詭異的是,代表天津衛的位置正在滲出與建文帝血書相同的朱砂。
“提督......咳咳......我們不是在向西......“垂死的星官抓住鄭和衣袖,“渾天儀顯示......艦隊正沿著十二萬年前......智人走出非洲的路線......倒退......“
馬歡的羽毛筆在羊皮紙上瘋狂游走。這位通曉古拉丁文的學者,此刻正用契丹大字記錄暹羅水手的變異過程:“辰時三刻,被試者舌骨延長形成分叉信子......巳時全身骨骼重新排列......“
禁室鐵門突然被撞開。鄭和提著仍在滴血的鎏金匕首,身后跟著瞳孔全白的陳阿四:“馬通事,立即破譯這個。“提督扔來沾滿黏液的《航海圖》,“用你當年解讀帖木兒國書的方法。“
當馬歡將硝石粉撒在圖卷上,原本模糊的航線突然浮現熒光甲骨文。他念出文字的瞬間,整艘寶船突然被拋離水面:
“歸墟即亶州,徐福止于此。殷人存,龍脈續.....“
六十二艘寶船在平靜海面集體右傾。所有羅盤磁針垂直指向海底,就連媽祖神像的鎏金瞳仁也轉向下視。鄭和沖到艉樓時,看見此生最震撼的景象——
直徑百里的海水正在塌陷成漩渦,而漩渦中心矗立著與長陵地宮完全相同的青銅槨群。更令人戰栗的是,那些槨蓋上刻著的甲骨文,正與他右臂昨夜浮現的刺青完全一致。
“渾天儀陣!“王景弘用最后氣力嘶吼。幸存的欽天監生將八十一塊牽星板拋入漩渦,星板在墜落過程中自動排列成二十八宿星圖。當第一塊木板觸及海面,整個歸墟之門爆發出吞沒天地的青光。
在這道連接洪武與永樂的時空強光中,鄭和看見了建文帝的臉。那個本該葬身火海的年輕人,正站在美洲金字塔頂端,手中舉著與楊榮地宮所獲完全相同的青銅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