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
蘇晚站在落地窗前,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這是她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位于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灑進來,將整個空間染成溫暖的金色。
“蘇總,“助理小陳敲門進來,“顧先生來了。“
蘇晚轉身,看到顧言辭倚在門框上,手里捧著一束潔白的茉莉花。他今天穿了件淺灰色的休閑西裝,襯得整個人更加挺拔。
“恭喜開業。“他將花遞給蘇晚,眼中滿是溫柔。
蘇晚接過花,輕輕嗅了嗅:“謝謝。不過顧總,您這樣頻繁地出現在我的工作室,不怕別人說閑話嗎?“
顧言辭挑眉:“誰敢說閑話?“
蘇晚笑了。這一年來,顧言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決心。他不僅幫助她成立了這間工作室,還親自為她引薦了許多重要客戶。更重要的是,他始終尊重她的獨立性,從不干涉她的設計理念。
“對了,“顧言辭從口袋里掏出一個U盤,“這是新項目的資料,你看看有沒有興趣。“
蘇晚接過U盤,插入電腦。當設計圖出現在屏幕上時,她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是......“
“沒錯,“顧言辭走到她身后,雙手撐在辦公桌上,“我想在郊區建一座療養院,專門為那些經歷過創傷的人提供幫助。“
蘇晚看著設計圖,心跳加快了。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項目,不僅要考慮功能性,還要兼顧心理療愈的效果。
“為什么找我?“她轉頭問。
顧言辭低頭,在她耳邊輕聲說:“因為只有你,能理解那些傷痛。“
蘇晚感覺眼眶發熱。她知道,這個項目對顧言辭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一個建筑,更是一種救贖。
“好,“她點頭,“我接。“
項目啟動后,兩人幾乎形影不離。他們一起走訪了許多心理專家,深入了解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的需求。蘇晚發現,顧言辭對這方面特別敏感,總能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
有一天晚上,他們加班到很晚。蘇晚趴在辦公桌上睡著了,醒來時發現自己身上披著顧言辭的外套。他正坐在對面的沙發上,專注地看著筆記本電腦。
“幾點了?“蘇晚揉著眼睛問。
“凌晨三點。“顧言辭合上電腦,“我送你回家。“
車上,蘇晚忍不住問:“顧言辭,你為什么對這個項目這么上心?“
顧言辭握著方向盤的手緊了緊:“因為......我曾經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蘇晚愣住了。她想起顧言辭身上的傷疤,想起他偶爾會從噩夢中驚醒。她一直想問,卻始終沒有勇氣。
“十年前的那場車禍,“顧言辭低聲說,“不僅讓我失去了父母,還讓我患上了嚴重的創傷后應激障礙。那段時間,我幾乎無法正常生活。“
蘇晚伸手握住他的手:“所以那天在機場,你才會......“
“對,“顧言辭苦笑,“我本來是想去美國接受治療的。但是遇到了你,一切都變了。“
他將車停在路邊,轉身看著蘇晚:“你知道嗎?你的設計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們不僅僅是建筑,更像是一種治愈。每次看到你的作品,我都能感受到希望。“
蘇晚感覺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她從未想過,自己的設計能有這樣的意義。
“所以,“顧言辭輕輕擦去她的淚水,“這個療養院,不僅是為了幫助別人,也是為了治愈我們自己。“
療養院項目進展得很順利。蘇晚將自然元素融入設計中,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空間。顧言辭則負責運營方面的工作,確保每個細節都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開業那天,許多媒體都來了。當記者問起這個項目的初衷時,顧言辭握住蘇晚的手,對著鏡頭說:“我們希望,這里能成為所有受傷靈魂的港灣。“
晚上,慶功宴結束后,顧言辭開車帶蘇晚來到郊外。他們站在山頂,俯瞰著燈火通明的城市。
“蘇晚,“顧言辭突然單膝跪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絲絨盒子,“你愿意嫁給我嗎?“
蘇晚驚訝地捂住嘴。盒子里是一枚設計獨特的鉆戒,戒托上鑲嵌著一圈小小的茉莉花。
“這......“
“是我自己設計的,“顧言辭笑著說,“我知道你討厭俗氣的東西,所以......“
蘇晚撲進他懷里,淚水打濕了他的襯衫:“我愿意。“
月光下,兩人緊緊相擁。遠處,療養院的燈光溫暖而明亮,仿佛在見證著這個美好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