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驄快馬疾入京,皇城巍峨顯單薄。龍榻前跪痛哭親,定如兄言為堯舜。焚絹祭天告先祖,面南踐阼登九五。昂首信眉雅少年,不戀紅塵花酒間。談笑風生閹黨除,一紙詔書貶孝陵。宵衣旰食勤國事,日近西山再難挽。天災大禍哀遍野,義軍大旗拔地起。九州兵戈尸山積,千里白骨無雞鳴。罪己六詔攬過失,愿天勿復苦民爾。闖王大軍圍京師,四處烽火世凄涼。獨上煤山留血詔,一尺白綾送君歸。錚錚鐵骨立天地,千秋大義傳萬古。山河破碎現忠勇,飛蛾撲火妄復明。皇明崇禎甲申后,屬國朝鮮念舊恩。天子殉國氣節壯,唯愿華夏盛世長。
一匹青驄快馬載著少年飛馳入京城,下馬后少年匆忙走進皇城,高聳的城墻巍峨挺立更顯得少年身形單薄。最后的親人也將離自己而去,他跪在龍榻前失聲痛哭。
可哭并不能挽回什么,擦干淚水,下定決心要像哥哥說的那樣做一個賢明的君主。
手中寫滿祭文的帛書緩緩燒盡,縷縷青煙升空把凡間的信息也帶給了天上的祖先,沿著長長的臺階一步步登上去,面朝南方就坐在皇帝的寶座上。
志氣昂揚的風雅少年啊!你沒有貪戀紅塵美人和珍饈美酒,而是暗中積蓄力量,談笑之間就覆滅了氣焰囂張的閹黨,那位曾經權勢滔天的九千歲在一紙詔書下也只得乖乖地去守陵。
你每天都很早起床很晚吃飯,只為了能多處理點政務,可是這日薄西山的帝國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挽救的呢?
旱災、蝗災、洪水、霜凍接踵而來,幾乎沒有一年無災、一地無難!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哀鴻遍野。
走投無路的人們只能揭竿而起,一時間盜賊蜂擁、流寇遍地,九州兵戈再起,軍民死傷累累,尸體堆得像山那么高,野外到處都是出露的白骨,千里行軍也難見到人煙。
六次下罪己詔將天災人禍、匪患兵燹都歸咎于自己,只是希望不要再讓百姓受苦了。闖王李自成率大軍包圍了北京城,戰爭的烽煙燃遍全國,世事艱難多凄涼。
城破的那一晚你跌跌撞撞地爬上煤山,用鮮血寫下最后的詔書:“朕以發覆面任賊分尸,勿傷我百姓一人爾。”最后一尺白綾送您這位君王魂歸地府。
錚錚鐵骨傲然矗立于天地之間,千秋大義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當山河破碎的時候一個個忠勇義士都挺身而出,他們像飛蛾撲火般與窮兇極惡的敵人搏斗,只是為了恢復大明江山。
大明崇禎甲申年之后的兩百多年里朝鮮依然用“崇禎”來紀年,這分明是還惦念著往日的恩情。天子殉國是多么高尚的氣節啊!只是希望中國這片土地上盛世能長久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