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與一旬
現在的一周也叫做一個禮拜,從名字上來看顯然是從歐洲傳過來的,蓋因基督教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教堂做禮拜,這個時間段應該就是七天,就是不知道周末放假的規矩是哪里來的。
中國古代也有自己的休假標準,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說:“十旬休暇,盛友如云。”這樣說來中國應該是十天一天的工作制,至少王勃那時的官員是這樣的。不過重點是中國人在月份到日份之間的計時單位是旬而非周,一個月分為上中下上旬。如果按周來劃分月的話一個月四周一共28天,不免會少掉兩三天,按旬也就是十天來劃分月的話一個月三旬一共30天除開二月的話只會與大月差一天,看起來后者更精確一點,這個區別也許反應的就是東西方歷法的不同吧。
當然,現代社會的話節奏加快,工作也更加繁重,所以沒有一周或者每十天放假的資本,更多的是按一個月放幾天假來算,連學校也漸漸的沒有了周末兩天的假期了。法定節假日也常常要調休,也就是和平常的假期一起混搭。這個就是我們能普遍感受到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化了。當然如果你是種地,那基本上是沒有休息的,除了重大節日,勤快點的大年初三初四就已經開始干活了。
尊嚴與地位
不希望自己成為舔狗的,即使說是單身那么多年,也非??释c異性建立親密關系,但是自己的尊嚴才是最寶貴的。人生而平等,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這種平等。
尊嚴這種東西有人視若珍寶有人輕易放棄,其實都沒有錯,只不過是不同的選擇但同時也得接受不同的煩惱,反正對我來說如果獲得與他人的親密關系(不管男女)是通過放棄自己的尊嚴,去討好的方式來,那這種關系根本就沒必要維持。也是最容易發生崩塌的。
我其實也沒什么生活經驗,從上高中以來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自我內耗當中,長期沉迷于網絡。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的這些思考很大一部分并非我個人感悟,只是看了太多別人的故事和感悟總結出來的。
其實看了那么多的小說,我是有幻想過末日降臨的,至少在小說的描述中,這個時候性資源是更易于獲取的。不過現在想明白了,真到了那個時候性已經不重要了,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會向生存這方面轉變。另外也想清楚了,連在這個和平安定有保障的社會我尚且難以競爭過別人,怎么會認為在面臨災難的時候就能強過別人呢?
在這種大變革中掌權的階層或許會發生改變,但是具體到人或者是家族則未必會變,所以才有“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這種說法。
當下已經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時代了。我們應贊美這個盛世!贊美國家!我們的生活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