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好奇的看著熊廷弼,待到他情緒發泄完后。
眾人也發現他眼角已經激動地掛著淚痕,隨后他說。
“太子殿下言其絕不拋棄遼民,誓要守遼。”
“并且承諾登基后,遼東百畝以下者酌免三年賦稅。”
“而且之后會再派一批精兵強將援助遼東。”
人群中有土生土長的遼東人,不由得潸然淚下說道。
“我等遼東百姓悲苦多年,終于能夠有喘息的機會了。”
熊廷弼激動過后又開始劇烈咳嗽,史可法見狀連忙叫人御醫過來。
一行人將熊廷弼抬到床上,御醫在旁為其號脈診斷過后說。
“熊經略,你近期連日操勞又因多氣肝火上移身體虛弱,寒邪之氣乘機侵入體內,我開幾服藥你好好修養一陣吧。”
熊廷弼支撐著身體要坐起來,侍者趕忙攙扶,起身后勉強笑著說。
“太子殿下的信已經將我的病治好了一半了,朝廷里面的那些無能廢物動不了我,我就放心了。”
接著熊廷弼指著一旁的傳令兵說。
“傳我命令召見沈陽副總兵賀世賢,及各營參將前來議事。”
侍從就要勸解熊廷弼要關照自己的身體,改日再議也不遲。
熊廷弼雖臉色蒼白還是擺擺手說。
“太子殿下的軍令還是要盡快傳達,我的身體還能撐得住。”
侍者看向御醫,可御醫見熊廷弼都把太子殿下的軍令搬出來了,也不再阻攔。
幾個時辰后。
賀世賢一人三騎飛奔入城,帶著幾十名侍從趕到總兵府。
其余諸將早已在此的等候,見賀世賢已到。
侍從轉入內間,很快幾名侍衛扶著熊廷弼走了出來,眾將起身致意。
熊廷弼坐定后,眾將臉色凝重的看著他。大家心里都知道是京城來人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催戰。
對于當下的局面,大多數將領的意見是保守的,支持熊廷弼守城的決定。
賀世賢脾氣直來直去,大大咧咧地直接問。
“經略大人,京城方面這次又來什么命令。要是催戰的話,不妨就讓我出兵試試看能不能奪回鐵嶺。”
熊廷弼對這個和他脾氣很像的人,卻沒有發脾氣斥責他的無禮,只是開口道安撫說。
“京城那邊是太子殿下來的信。”
眾將領皆驚,以往這個默默無聞的太子殿下在這時怎么突然有興趣指導遼東的事務了。
眾人臉上表情各異,有喜有憂。更多的還是憂慮,他們明白這時的遼東經受不起大人物的瞎指揮了。
“各位不必擔憂,太子殿下表態支持我等。并且明確表示不得擅自出擊建奴,違者軍令處罰。”
“太子殿下在信中高度贊揚了我等一年來對遼東的貢獻,并且要求要遼東各城要修繕城墻防備建奴入寇。”
熊廷弼不復以往對將領嚴厲的態度,微笑著說完了這些話。
賀世賢把插在腰間的短劍拍到桌子上,哀嘆的說。
“末將以為等援遼客兵到了后,便可以發起反擊奪回開鐵,以報老奴屠我開鐵百姓之仇。”
他身旁也有幾位將領和他一樣遺憾嘆息。
這時張名世察覺到熊廷弼看賀世賢那幾個嘆息的將領臉色不對,趕在熊廷弼發火前連忙說。
“各位同袍不必遺憾,如今遼東民生凋敝、人心思定。若是再逢兵敗,時局恐將難以想象。”
“太子殿下能在朝堂之上回護我等,不催戰,已是萬幸。”
大多數將領在下面多數認同浙兵右營副總兵張名世的看法,在下面紛紛交流起來。
熊廷弼抬手下壓,場面安靜下來。隨后面色嚴肅地說。
“此時決不能輕戰事,你們要嚴守太子殿下的命令修繕城墻、阻賊入侵。”
“尤其是沈陽與遼陽的防務,殿下在信中言明。第一要力保沈陽、遼陽不失。”
“第二梳理城內防務,把朝鮮、北虜的行商趕出遼東、其余遼東的行商也要嚴查,各個城門要用忠實之人守城。”
“第三各部將嚴格約束降夷,不得令其擾民、更要防備他們通敵,此后嚴禁放北虜降民入城。”
“第四各部將要處理好主兵與客兵的關系,另外不得克扣士卒糧餉。”
“最后,在薩爾滸和開鐵戰死的將士要盡快核實,之后朝廷的撫恤會陸續發往遼東。”
熊廷弼說完最后一局后,環視眾將。
九邊將領克扣士卒糧餉、吃空餉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遼東更是如此。
眾將被他這么一看,有不少人臉上帶著尷尬低下了頭。
“還是善事要告知諸位,殿下承諾的登基后會給賜予諸位賞賜、有功者恩蔭后代。”
聽到這個消息,眾將皆面帶喜色。互相看著對方、開懷大笑。
熊廷弼也是欣慰的笑著看這些將領,而后面色微微嚴肅地看向賀世賢說。
“賀副總兵,太子殿下信中專門點了你。命令你即刻戒酒,否則要將你撤職。”
賀世賢剛注意到熊廷弼看向他時就知道不對勁,沒想到竟然是要他戒酒。
但他心想他也沒有因為愛喝酒而惹出事,為啥要禁止他這個愛好呢,帶著委屈剛想辯解。
“你不必委屈,殿下言要將你平遼后每年賜你百壇御酒,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言罷,賀世賢面露喜色。與他一同守衛沈陽城的尤世功上前拍著他的肩膀笑著說。
“俺可要好好監督你了,記得要將殿下賞賜的御酒每年給我幾壇子。”
距離他近的將領紛紛上前找他討要日后的御酒,賀世賢則是插科打諢不愿給他們。
熊廷弼沒有阻攔他們開玩笑打鬧,接著說。
“尤副總兵,你也不必羨慕。你那兩個弟弟都被調往殿下身邊侍衛,看來殿下對你們家也是頗為重視。”
尤世功既驚又喜,對著熊廷弼行禮道謝,諸將接連向其祝賀。
“我沒起什么作用,是太子殿下慧眼識珠,不必謝我。”
熊廷弼擺擺手目光移向大廳后排座位角落處,接著道。
“管鐵騎營加銜都司毛文龍,定遼中衛千總曹文詔出列。”
毛文龍、曹文詔連忙站出來,單膝跪地拱手領命。
現場迅速肅靜,眾將好奇的看著他們,還以為是這兩人犯了什么事情要被懲罰,兩人也面帶疑惑不知道要給他們命令。
“你們二人即刻帶著自己的幾十部眾前往京師面見太子殿下,曹文詔帶著曹變蛟一同前往。”
“太子殿下對你們委以重任,你們要平步青云了。”熊廷弼看著他們欣慰地說道。
聽罷,他們二人皆大喜過望,連忙對上首的熊廷弼行禮道謝。
熊廷弼再度環視諸將,大廳氣氛瞬間肅穆。莊重嚴肅的地說。
“之后我會給再度撥付銀兩給前線堡壘及重要城鎮,力圖將要將城墻防務完善。尤其是沈陽和遼陽。”
眾將皆行禮應是:“末將等領命。”
眾人散去后,隨侍攙扶著熊廷弼回到內房。熊廷弼沒有躺到床上休息,而是人將他扶到書桌邊。
他扶著書桌看向窗外,窗外有幾個孩童在游戲玩耍。
他們都是戰死烈士或是父母被屠的遺孤,熊廷弼巡視城防見他們可憐就收留于門下。
太子的信中命他清點這些失去依靠的孩童,遼東沒有精力撫養的情況下,送往京城由太子照顧。
沉默良久熊廷弼收回思緒,提起筆書寫他對于遼東態勢的看法,以及一些給朝廷的意見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