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鋁合金焊接操作技巧與禁忌
- 王波 謝平華主編
- 11字
- 2025-02-10 16:03:54
1.2 鋁及鋁合金分類及牌號
1.2.1 鋁及鋁合金材料的分類
根據化學成分和制造工藝,鋁及鋁合金材料的分類如圖1-1所示。

圖1-1 鋁及鋁合金材料分類
1.純鋁
1)高純鋁。高純鋁中鋁的質量分數不低于99.999%,主要用途為制作高純鋁合金、電子工業的導電元件和激光材料等。
2)工業純鋁。工業純鋁中鋁的質量分數在99%以上,熔點為660℃,熔化時無任何顏色變化,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蝕性。純鋁的熱導率約為低碳鋼的5倍,線脹系數約為低碳鋼的2倍。純鋁強度很低,不適合作為結構材料。退火狀態的鋁板抗拉強度為60~100MPa,伸長率為35%~40%。
2.鋁合金
在純鋁中加入合金元素冶煉出來的材料稱為鋁合金,生產鋁合金的目的是提高材料強度并獲得其他需要的性能。鋁合金按工藝性能特點可分為變形鋁合金和鑄造鋁合金兩大類。
(1)變形鋁合金 變形鋁合金為單相固溶體組織,變形能力較強,適用于鍛造和壓延。變形鋁合金可分為非熱處理強化鋁合金和熱處理強化鋁合金。
1)非熱處理強化鋁合金。非熱處理強化鋁合金主要有Al-Mn合金和Al-Mg合金等,主要通過加入錳、鎂等元素的固溶強化和加工硬化作用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不能通過熱處理來提高其強度,但強度比純鋁高。其特點是強度中等,具有優良的耐蝕性、塑性和壓力加工性,在鋁合金材料中其焊接性最好,是目前鋁合金焊接結構中應用最廣的鋁合金材料。Al-Mn、Al-Mg合金的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分別見表1-1、表1-2。
表1-1 Al-Mn、Al-Mg合金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表1-2 純鋁、Al-Mg、Al-Mn合金的力學性能

2)熱處理強化鋁合金。熱處理強化鋁合金可通過固溶、淬火、時效等工藝提高力學性能,主要分為硬鋁、超硬鋁和鍛鋁。鋁合金經熱處理后可顯著提高抗拉強度,但焊接性較差,熔化焊時產生焊接裂紋的傾向較大,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主要是抗拉強度)嚴重下降。
硬鋁的牌號是按銅增加的順序編排的。Cu是硬鋁的主要成分,為了得到較高的強度,Cu含量一般應控制在4.0%~4.8%。Mn也是硬鋁的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消除Fe對耐蝕性的不利影響,還能細化晶粒、加速時效硬化。在硬鋁合金中,Cu、Si、Mg等元素能形成溶解于鋁的化合物,從而促使硬鋁合金在熱處理時強化。退火狀態下硬鋁的抗拉強度為160~220MPa,經過淬火時效后抗拉強度增加至312~460MPa。但硬鋁的耐蝕性差,因此為了提高鋁合金的耐蝕性,常在硬鋁板材表面覆蓋一層工業純鋁作為保護層。
超硬鋁合金中Zn、Mg、Cu的平均總的質量分數可達9.7%~13.5%,是航空航天工業中強度最高(抗拉強度達500~600MPa)和應用最多的一種輕合金材料。但超硬鋁的塑性和焊接性差,焊接接頭強度遠低于母材。而且由于合金中Zn含量較多,所以產生晶間腐蝕及焊接熱裂紋的傾向較大。
鍛鋁可以進行淬火-時效強化,不僅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塑性,而且Cu含量越少熱塑性越好,故適用于制造鍛件及沖壓件。另外,由于鍛鋁具有中等強度和優良的耐蝕性,因此在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2)鑄造鋁合金 分為Al-Si合金、Al-Cu合金、Al-Mg合金和Al-Zn合金四類,其中Al-Si合金應用最廣泛。
鑄造鋁合金中由于含有共晶組織,流動性好,因此這類合金最大的優點是鑄造性能優良,并有良好的耐蝕性和耐熱性,可加工性好,焊接性也較好,常用來制造發動機和內燃機的零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