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古風流
- 華娛1997,國民天王又紅又正
- 江北妖
- 2174字
- 2025-04-17 22:54:42
第二天一早,李怡主動敲開林雯辦公室的門。
“關于《當》的商業版,”
李怡直接了當,“我有個折中方案。”
林雯挑眉示意李怡繼續。
“我可以重新編一個節奏感更強的版本,但保留中文歌詞和主旋律。”
“同時,我想為劉歡老師的新專輯創作一首歌,這對我的職業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林雯沉思片刻,突然笑了:
“你學得很快。成交!”
接下來的兩周,李怡幾乎住在錄音棚。
白天他與張永合作改編《當》的商業版,晚上則全身心投入劉歡邀歌的創作。
李怡想起劉歡說的“平衡點”,決定將古典元素與現代編曲相結合。
一天深夜,當李怡正沉浸在創作中時,錄音棚的門被推開。
李怡抬頭,意外地看到范彬彬站在門口,手里拎著兩杯咖啡。
“還在忙啊,”
范彬彬語氣歡快道:
“聽說你接了劉歡的邀歌?”
李怡點點頭,接過咖啡:
“正頭疼呢,想寫出配得上他水準的作品太難了?!?
范彬彬在李怡旁邊坐下,突然說:
“對不起,前段時間我有點...嫉妒你。你一夜成名,我卻還在拍那些無聊的電視劇...”
李怡愣住了,沒想到一向自信的范彬彬會說出這樣的話。
李怡伸手握住女友的手:
“說什么傻話,沒有你當初的鼓勵,我可能連索尼都不敢簽。”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都在無言中。
“對了,”
范彬彬神秘地壓低聲音:
“我有個內部消息,《還珠格格》在寶島可能被提獎,如果你的《當》能拿下最佳原創歌曲...”
李怡搖搖頭:
“別想那么遠,我現在只想把眼前的音樂做好。”
李怡按下播放鍵,一段融合了古箏與電子樂的旋律流淌而出。
這是他為劉歡新專輯寫的《千古風流》,既保持了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感。
范彬彬聽完,眼睛亮了起來:
“這絕對能行!劉歡一定會喜歡!”
李怡笑了笑,沒有告訴女友,這首歌的靈感其實來自那晚與劉歡在公園的談話——關于如何在商業大潮中堅守藝術的本質。
窗外。
燕京的夜空繁星點點。
李怡盯著鋼琴上攤開的《李白詩選》,手指無意識地在琴鍵上敲擊著單音。
三天了,李怡把自己關在工作室里,為劉歡新專輯創作的主打歌卻毫無進展。
紙簍里堆滿了廢棄的草稿,咖啡杯里的液體早已冷透。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李怡輕聲念著《將進酒》的開篇,試圖抓住詩中那種豪邁不羈的氣韻。
劉歡想要一首“有文化厚度又不失流行感”的作品,這個要求聽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讓李怡抓狂。
窗外,暴雨拍打著玻璃,像是催促他的鼓點。
李怡煩躁地站起身,走到窗前。
雨水模糊了燕京的夜景,霓虹燈在雨中暈染成一片片彩色光斑。
突然,一個旋律閃現在李怡腦海中——如同這傾盆大雨般傾瀉而下的鋼琴前奏,配上李白詩中豪飲高歌的意境...
李怡幾乎是撲回鋼琴前,手指在黑白鍵上飛舞。
一段氣勢磅礴的旋律流淌而出,與窗外雷雨聲奇妙地融為一體。
“就是它了!”
李怡顫抖著按下錄音鍵,生怕這稍縱即逝的靈感溜走。
反復彈奏著這段旋律,逐漸加入鼓點和電吉他音效的構想。
古典與現代,詩酒風流與搖滾激情,在這短短幾分鐘內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
凌晨三點,李怡終于完成了《千古風流》的demo。
李怡倒在沙發上,連衣服都沒換就沉沉睡去,手里還攥著寫滿音符的稿紙。
第二天中午,李怡是被敲門聲驚醒的。
林雯站在門外,身后跟著一臉擔憂的范彬彬。
“你失聯36小時了?!?
林雯走進來,皺眉看著滿地的草稿和空咖啡杯,“劉歡的經紀人剛打電話問進度。”
范彬彬彎腰撿起一張飄落的譜紙:
“天啊,你這是寫了多少廢稿?”
李怡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按下錄音機的播放鍵:“聽聽這個?!?
隨著那段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前奏響起,林雯的眉毛漸漸揚起。
當李怡錄制的臨時人聲唱出“君不見千古風流人物,盡在杯酒談笑中”時,范彬彬忍不住拍手叫好:
“絕了!這絕對是劉歡的風格!”
林雯也露出罕見的驚喜表情:
“比我想象的好得多?!?
“劉歡明天下午有空,我安排你去他工作室當面演示。”
李怡心跳突然加速:“這么快?我還沒完善編曲...”
“就這樣足夠了,”
林雯斬釘截鐵地說:“有時候最初的靈感最珍貴?!?
送走兩人后,李怡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
彈著鋼琴,反復修改著幾個和弦進行,直到手指發麻。
這首《千古風流》傾注了李怡對音樂的全部理解——既要有《相約1998》那樣的文學底蘊,又要有足以打動大眾的旋律魅力。
第二天下午。
李怡抱著鍵盤站在劉歡位于后海的工作室里,手心全是汗。
這個充滿古董家具和音樂器材的空間里,墻上掛滿劉歡與各路音樂大師的合影,無聲地訴說著主人的江湖地位。
“放松點,”
劉歡給李怡倒了杯茶:
“就當是朋友間的音樂交流。”
李怡深吸一口氣,將鍵盤放在支架上:
“這首歌靈感來自《將進酒》,我想表達那種...跨越千年的豪情與灑脫?!?
李怡按下播放鍵,事先錄制的伴奏響起,然后開始彈唱《千古風流》。
起初聲音有些發抖,但隨著音樂進行,李怡漸漸忘記了緊張,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
唱到高潮部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時,甚至模仿了劉歡標志性的高音處理。
最后一個音符落下,工作室里一片寂靜。
李怡不敢抬頭,生怕看到劉歡失望的表情。
“啪、啪、啪。”
緩慢的掌聲響起。
李怡抬起頭,看到劉歡臉上帶著罕見的激動。
“十年來,”劉歡的聲音有些沙?。?
“很少有人能寫出讓我一聽就想唱的歌。”
劉歡走到李怡身邊,指著譜子:
“這里,'與爾同銷萬古愁'這句,如果換成更強烈的轉音會更好。”
李怡眼前一亮:
“您是說...這樣?”
李怡當即在鍵盤上演示了一個更復雜的和聲進行。
“對!就是這個感覺!”
劉歡興奮地拍了下大腿:
“還有,前奏可以加入一些古琴的音色,增強歷史厚重感。”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兩人沉浸在音樂創作中,完全忘記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