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賣身契
- 華娛1997,國民天王又紅又正
- 江北妖
- 2201字
- 2025-04-11 23:33:11
李怡當然可以“創作”出另一首未來的熱門歌曲,但憑什么展示給汪皮褲看?
“看吧,你連即興都做不到。”
汪皮褲的聲音帶著勝利的意味:
“那些歌真的是你寫的嗎,李怡?”
汪皮褲語氣越發不善。
“你什么意思?”
李怡的聲音冷了下來。
“沒什么意思。”
汪皮褲調整了一個姿勢:
“我只是好奇,一個能寫出《相約一九九八》的人,為什么在排練時連最簡單的即興都做不到。”
這句話就過分了。
汪皮褲這是公然質疑李怡。
“夠了!”
王雷突然站起來:“老汪,過了!李怡剛剛經歷了一天的媒體轟炸,你現在還這樣逼他?”
汪皮褲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么,最終只是搖搖頭走出排練室。
鼓手老單望了眼李怡,也跟著離開了。
“你別往心里去,”
王雷輕聲說:“老汪就是嫉妒你突然紅了...”
李怡搖搖頭:“那是他的自由。”
“我累了,想一個人呆會兒。”
王雷欲言又止,最終嘆了口氣:“別想太多,好好休息。”
夜深了,李怡獨自坐在工作室的鋼琴前。
窗外的雨輕輕敲打著玻璃,像某種密碼。
他的手指懸在琴鍵上方,遲遲沒有落下。
最終,李怡閉上眼睛,任由手指自由地在琴鍵上漫步。
沒有預先設定的旋律,沒有記憶中的歌曲,只有此刻的心情——迷茫、愧疚、恐懼,還有一絲不甘。
生澀的旋律在黑暗中流淌,時斷時續,遠不如李怡“記得”的那些歌動聽,但卻是真實的,屬于李怡自己的作品。
當最后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李怡睜開眼,驚訝地發現范彬彬站在門口,眼中含著淚水。
“這...這是我聽過最美的旋律。”
范彬彬在家一直等不到李怡,就找了過來。
她輕聲道:“這是什么歌?”
李怡搖搖頭:“沒有名字,只是...一些感受。”
“為什么從沒聽你彈過?比起《相約一九九八》,我更愛這個。”
范彬彬走到李怡身邊:
“聽說汪皮褲犯渾了?”
“別跟他一樣,汪皮褲是想單飛了,華納的人找上門了。”
李怡聞言一愣。
原來如此!
“彬彬,”
李怡輕聲問:
“如果有一天我決定不再寫《相約一九九八》那樣的歌,你會失望嗎?”
范彬彬歪著頭看李怡:
“為什么要限制自己?你可以既寫商業化的歌,也寫這樣的...”
她指了指鋼琴:“藝術沒有對錯,只有真誠與否。”
李怡突然抱緊范彬彬,把臉埋在她肩膀上。
范彬彬身上淡淡的香氣讓李怡鼻子發酸。
“謝謝。”
窗外積雪更厚了。
遠處,一輛黑色轎車靜靜停在巷口。
車里,張亞東搖下車窗,聽著從工作室飄出的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有意思,”
他對身旁的王海說:“我們的天才作曲家似乎遇到了創作瓶頸。”
王海遞過一份文件:
“調查結果出來了。李怡的背景很干凈,但有一點很奇怪——他大學期間的作曲作業都很平庸,直到畢業后才突然突飛猛進。”
張亞東接過文件,借著車內燈光瀏覽:
“天才的爆發通常有跡可循...繼續查,特別是他畢業后接觸過什么人。”
“還有,”
張亞東搖上車窗:
“把合同里的版權條款再修改一下,要確保無論發生什么,那些歌的版權最終都會落到我們手里。”
黑色轎車無聲地駛入雪夜。
工作室里。
李怡和范彬彬依偎在鋼琴前,渾然不覺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逼近。
很快到了簽約的日子。
燙金邊的合同靜靜躺在工作室的實木桌上,在午后的陽光下泛著冰冷的光澤。
李怡用指尖輕輕摩挲著紙張邊緣,那觸感像是撫摸著一把未出鞘的刀。
“阿怡,張哥說了,這是最高規格的新人合約。”
王海站在一旁,臉上堆著職業化笑容,眼角卻不時瞟向墻角的錄像機:
“兩百萬預付款,百代發行渠道,一線制作團隊...百代這幾年可沒給過第二個新人這種條件。”
李怡沒有立即回應。
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澀在舌尖蔓延。
自從春晚一炮而紅后,這樣的場景已經上演了三次——張亞東一次比一次開價更高,一次比一次姿態放得更低。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助理,”
李怡放下杯子,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我記得上周才拒絕過張哥的合作提議。”
王海的笑容僵了一瞬,很快又恢復如常:
“這次不一樣。”
“張總特意請了公司法務總監重新擬定的條款,完全尊重您的創作自主權。”
他殷勤地翻開合同扉頁:
“您看,特別注明'甲方不得干預乙方創作方向'。”
范彬彬從二樓探出頭來:
“怡哥,老王他們問你要不要一起聽新混的音軌...”
范彬彬的聲音在看到王海時戛然而止:
“哦,你有客人啊。”
“稍等。”
李怡朝范彬彬點點頭,轉向王海:
“合同我慢慢看,明天給張總答復。”
王海卻反常地堅持:
“張總希望今天就能有個初步意向。”
“不瞞您說,索尼音樂的人也聯系他了,說想簽下您...”
王海故意拖長了音調:
“但張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怡瞇起眼睛。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簽給百代,或者面對百代與索尼的聯合封殺。
前世在職場摸爬滾打的經驗告訴李怡,越是急著讓你簽的合同,陷阱越深。
“那我當場看。”
李怡拿起合同,故意翻得嘩嘩作響。
前幾頁確實誘人:兩百萬預付款分三期支付。
百代承擔三張專輯的制作費。
大陸港澳臺十大城市的巡回演出。
甚至包括電影主題曲的優先推薦權。
任何新人看到這些條款,恐怕都會激動得直接翻到最后一頁簽字。
但李怡不是真正的新人。
李怡直接翻到了最后的小字部分,那里才是魔鬼的居所。
“第十七條,第三款。”
李怡突然出聲,手指重重按在一行蠅頭小字上:
“'乙方需保證作品原創性,若經甲方認定存在抄襲嫌疑,相關作品版權自動歸甲方所有,且乙方需賠償預付金的三倍'。”
王海的喉結滾動了一下:“這...這只是標準條款...”
“標準到連'抄襲'的定義都不寫明?由甲方'認定'就行?”
李怡冷笑,又翻到附件B:
“再看看這條——'合作期間所有創作構思,包括但不限于旋律片段、歌詞草稿、編曲思路,無論是否完成,知識產權均屬甲方'。”
李怡抬起頭,“這是賣身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