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千字文
  • (南朝)周興嗣
  • 1202字
  • 2025-02-07 17:51:11

走近文學作者

周興嗣

作者簡介

周興嗣(公元469—521年),字思纂,祖籍陳郡項城(今河南沈丘),世居江南姑孰(今安徽當涂),是南朝大臣,史學家。

周興嗣少年游學,博學善文,擅長撰寫紀事文章,為同時代的官員謝朏(fěi)、王嶸所欽佩、欣賞。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蕭衍建立梁,周興嗣上奏了一篇文辭優美的《休平賦》,獲得蕭衍的喜愛,遂聘任他為“安成王國”侍郎。之后,周興嗣憑借生花妙筆、優美文章,一路平步青云,升任員外散騎侍郎、新安郡丞、給事中等官職,并成為皇室的御用“撰稿人”。

周興嗣留有《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著述百余卷、文集十卷,其中知名度最高、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著作,當屬《千字文》。

一生足跡

作者關鍵詞→

·少年游學,廣有才名

周興嗣祖籍陳郡項城,西晉永嘉南渡時,他的祖輩遷徙到江南姑孰,從此定居于此。周興嗣少年時期就勤奮好學,既重視書本知識,也不忽視社會實踐。他十三歲時,就開始去齊的京師建康游學,歷經十余年的勤學磨礪,掌握了當時常見的各類紀事文章的創作要義,才學蓋世,名噪一時。當時的吳興太守謝朏孤高自許,不喜與士人來往,卻獨對周興嗣青眼有加,并極力向朝廷引薦周興嗣。后來,周興嗣以秀才的身份被推舉為桂陽(今湖南桂陽)郡丞,桂陽郡守王嶸也十分欣賞周興嗣的博識,經常與他談論文章時事。

·中年得志,平步青云

南朝梁建立后,周興嗣向梁武帝蕭衍上奏了《休平賦》,文章辭藻華美,獲得梁武帝的喜愛。自此,梁武帝看到了周興嗣的才學,聘任他為“安成王國”侍郎,在梁都城華林園當值。當年,河南地方官員為梁武帝進獻了一匹舞馬,該馬能隨音樂起舞,十分新奇。梁武帝便命周興嗣等大臣作賦歌詠此事。大臣們寫完賦之后,梁武帝逐一閱覽、評判,認為周興嗣寫得最好,于是便將他升任為員外散騎侍郎。

后來,梁武帝將自己的舊居改建為光宅寺,又命周興嗣等大臣寫碑文記錄,周興嗣的碑文又拔得頭籌。從此,周興嗣便成了梁武帝及其皇室的御用“撰稿人”,創作了包括《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次韻王羲之書千字》等在內的大量文章。每篇文章寫成之后,周興嗣都得到了梁武帝的贊許。周興嗣也借此才情,一路平步青云。

·疾患在身,筆耕不輟

周興嗣一生博聞強識,熱愛創作,即使身處病痛之中,也從未停止寫作。他患有手部濕疹,但始終沒有影響創作。梁武帝得知此事后,十分憂心,專門為周興嗣親手抄寫了一份治療濕疹的藥方,希望能為他醫治頑疾。可惜,周興嗣出任給事中后,又染上了癘(lì)疾,導致左眼失明。梁武帝握著周興嗣的手傷心地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創作頗豐,千古留名

周興嗣一生創作頗豐,文章種類繁多,辭約義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在宮廷起居方面,周興嗣著有《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等著述百余卷、文集十卷;在御制作品方面,周興嗣著有《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次韻王羲之書千字》等文章。當然,令他得以千古留名的,還是廣為傳頌的《千字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延长县| 车致| 石景山区| 延长县| 东安县| 揭东县| 志丹县| 普兰店市| 闸北区| 上高县| 封开县| 天峨县| 武穴市| 灵寿县| 江门市| 集贤县| 万安县| 舟曲县| 安福县| 乌兰浩特市| 临城县| 桐乡市| 襄樊市| 盐边县| 白河县| 山东| 崇明县| 驻马店市| 筠连县| 明星| 宁河县| 隆化县| 沈阳市| 台北县| 漳浦县| 林甸县| 二连浩特市| 溧水县| 嘉义市|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