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龍城會盟

陳長生的烏孫馬踏上匈奴龍城的青石板時,正是草原初雪的清晨。二十八歲的他身著改良后的胡服,玄色皮裘領口繡著秦楚合璧的火鳳玄鳥紋,腰間鹿盧劍換成了匈奴樣式的錯金彎刀,刀柄纏著李纓親手編織的三族紋繩——這是左賢王特意送來的會盟信物。

龍城廣場上,匈奴各部落的氈帳如繁星散落,中央的金狼大帳前,頭曼單于的長子、新任單于稽粥正與右賢王屠耆堂激烈爭執。陳長生下馬時,聽見屠耆堂的怒吼:“秦人修長城、開互市,分明是要困死我匈奴!單于若再親秦,我屠耆部寧遷漠北!”稽粥的手按在劍柄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看見陳長生到來,眼中閃過一絲如釋重負。

“右賢王這話說得蹊蹺。”陳長生解下皮裘,露出內襯的秦式戰甲,“秦匈互市三年,你部的鐵器比頭曼單于時多了三倍,戰馬卻少了兩成——莫不是用戰馬換了秦人犁鏵,改游牧為農耕了?”屠耆堂的臉色驟變,他身后的屠耆部勇士手按彎刀,卻看見陳長生身后的秦胡騎方陣,甲胄上的玄鳥紋與金狼紋交相輝映,正是胡漢混編的“玄狼衛”。

稽粥趁機道:“武安君遠來,不如先看我匈奴的‘龍城祭’。”祭典上,巫師捧著羊骨占卜,陳長生卻注意到羊骨上除了匈奴符文,還刻著秦地的八卦紋——這是三年前互市時,漢家巫師傳給匈奴的占卜術。當巫師喊出“金狼與玄鳥共舞”的卦辭時,各部落首領皆望向他,眼中敵意少了幾分。

深夜,稽粥獨自來到陳長生的氈帳,解下腰間的狼頭金印:“屠耆堂聯合月氏,欲立我弟為單于。”他指著案頭的羊皮地圖,月氏的藍狼旗已插在河西走廊,“秦人若助我平定叛亂,匈奴愿奉秦為‘騰格里之使’。”陳長生摸著金印上的狼首,想起李纓在信中寫的“柔能克剛”:“秦可助你,但須答應三件事——開酒泉互市,許漢人屯田,送王子入咸陽為質。”

三日后的部落大會,陳長生帶著玄狼衛護送稽粥入場。屠耆堂的勇士突然殺出,卻見玄狼衛中匈奴騎兵搶先一步擋在稽粥身前——他們是屠耆部的舊部,因互市受益而心向大秦。陳長生的彎刀劈開為首勇士的兵器,刀刃卻未沾血:“屠耆部的兒郎,是愿跟著右賢王喝北風,還是跟著單于吃互市的鹽巴?”勇士們面面相覷,紛紛放下武器。

屠耆堂見大勢已去,拔刀自刎。陳長生撿起他的狼頭刀,交給稽粥:“用這刀刻下盟約吧。”盟約竹簡上,秦篆與匈奴文并列,寫著“匈奴為大秦外臣,世世朝貢”。稽粥忽然跪地,將金狼印放在陳長生腳下:“從今往后,匈奴的草場與大秦的麥田,同屬騰格里與后土。”

返回咸陽的途中,陳長生在河套平原遇見遷徙的漢匈百姓。漢人農夫教匈奴人使用鐵犁,匈奴牧人教漢人識別牧草。他的次子陳郢騎在馬上,用匈奴語唱著《秦風·黃鳥》,漢家孩童則用秦腔和之,聲音在曠野上飄蕩,驚起一群棲息在秦長城上的大雁。

“將軍,夫人派人送來了新釀的馬奶酒。”親兵遞過密封的陶罐,罐口蓋著楚地的錦帕,帕角繡著兩個歪扭的小人——定是三歲的陳郢所為。陳長生忽然想起出發前,李纓在他耳邊說的話:“若匈奴納入版圖,記得帶些狼尾草回來,我要種在咸陽宮的花園里。”

暮色中,他望著遠處的龍城,金狼大旗旁新豎起了秦的玄鳥旗。鹿盧劍雖未出鞘,卻在腰間輕輕震動,仿佛在慶祝這場沒有流血的征服。陳長生知道,這只是開始——匈奴二十余部尚未完全歸心,月氏的藍狼仍在河西窺視,而他要做的,是讓大秦的政令如長城般穩固,讓胡漢百姓的炊煙在同一片天空下升起。

更漏聲中,陳長生展開輿圖,用朱砂在匈奴故地畫上郡縣雛形。筆尖落下時,他忽然聽見氈帳外傳來胡漢雜糅的歌聲,是玄狼衛在慶祝會盟成功。歌聲中,他仿佛看見李纓在咸陽宮中,正教稽粥的王子寫“秦”字,而自己的兩個兒子,正用匈奴的狼毫筆,在秦簡上描繪著屬于他們的,沒有邊界的未來。

雪越下越大,卻掩不住草原上的篝火。陳長生摸著陶罐上的錦帕,忽然覺得,這天下版圖的擴張,從來不是單靠刀劍,而是像李纓手中的針線,將不同的族群、文化,細細縫合成一塊完整的錦緞。而他,有幸成為這針線的執筆者,在歷史的長卷上,繡下“胡漢一家”的壯麗圖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天气| 荥经县| 赤壁市| 靖远县| 泰兴市| 三门峡市| 揭阳市| 桂东县| 青河县| 于田县| 洛宁县| 固阳县| 海晏县| 周口市| 治县。| 华安县| 肃北| 犍为县| 社会| 宣恩县| 平武县| 溧水县| 平乐县| 孝义市| 湛江市| 房产| 伊川县| 洪江市| 汕头市| 崇明县| 尚志市| 沁阳市| 鄯善县| 兰溪市| 吉林省| 乐亭县| 肃宁县| 牙克石市| 萨迦县|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