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蔬€是???/h1> - 從關王廟開始
- 向往指尖
- 2450字
- 2025-05-22 00:03:00
康有為圍繞齊齊哈爾城考察了足足三天,愣是沒尋到一塊能讓他完全稱心如意的地方。
城西和城北地勢偏高,分布著不少農田、荒山與河流。
建造起來成本過高,而且周圍常常有野獸出沒,不方便建學校。
城南與城東地勢平坦開闊,且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本是適合建造學校等建筑的理想之地。
但是一到下大雨的天氣,水位飛漲,難免就會造成洪澇災害。
康有為之所以知曉這些情況,皆是聽于世韜所言。
因為于世韜熱愛西學,也喜歡研究風水,所以對于地理他是門清的。
于世韜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把學校放在南方,有利于自由會不利于立法院。
若放在北方,則有利于立法院,而不利于自由會。
那么就剩下城東和城西這兩個位置。
城東不大安全,那邊還不屬于齊齊哈爾的失控區域。
那么最好的位置就是城西,此處是甘南,龍江二縣來齊齊哈爾的交通要道,處于一個較為中立的位置。
對于這樣一所有著特殊政治意義的學校而言,這個選址堪稱恰到好處。
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建造學校,要花多少錢的問題。
“長素你看西方的地勢雖然差了些,但好處有三,一則交通方便,二來地勢較高不用擔心洪澇,三就是安全,不用擔心刀兵之禍?!?
“如此甚好,深得我心?!笨涤袨檎f這個話的時候,儼然把這片土地當成了自己未來地盤,帶著一種主人般的豪氣和自然。
這當然觸怒了于世韜,這個新來的家伙,連一聲前輩都不肯叫,已然是失禮了,現在又以主人自居。
二人回城,稟告了張太虛選址的問題。
張太虛自然是不置可否,學校建的如何,花多少錢,根本不是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是,這個學校為誰服務,誰能獲得學校的校長一職,誰就能偏向哪一方多些,在一定的范圍內影響政治。
但這也僅僅只是主要問題,并非張太虛執意建校的根本目的。
他的目的其實再簡單不過,說白了,就是要借建校之名,為自己找到一個名正言順進行清洗行動的借口,進而實現統一思想、掌控政治的目標。
作為一個新興勢力,力量往往較為弱小,自由會現在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如果不引入整個政治體制就無法發展。
與其寄希望于能有眾多仁人志士自發地來救國救民,倒不如看清一個現實:老百姓對于上層統治者究竟是誰,其實并不在乎,無論是姓朱還是姓愛新覺羅,對他們而言并無太大區別。
腦后留辮子,或者不留辮子,對于一個奴隸來講,這很要緊嗎?
難道奴隸不留辮子,就不用交稅了嗎?就不用當牛做馬了嗎?
只有有思想的人,有文化的人,有學問的人,有財富的人,他們才會在意用不用留辮子。
而張太虛的建校目的,也是針對這些人的,他要讓他們明明確確的選邊站。
思索至此,張太虛看著面前的兩人,提筆寫下一道文書:
“欲人才之多有所成就,則當廣設學堂。而今特設一學校,內有西學,教之以算數圖史,天文地理,化電光重。亦有中學,所學所傳則為文化之道統,謂之道統不失,必國家有望,道統若失,則國將不國。今所行之事,上利國家,下利百姓,望諸君國民一體,上下同心,待學校有成,全民皆需學習,那時設一議會,將政庶之事,通曉于萬民。不立學校,大事難成,望諸位切莫怠惰,若有人包藏禍心,亂我政事,責任在爾,或殺或抓,勿謂言之不預也?!?
寫完以后,張太虛對于自己的字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叫于世韜拿下去謄抄一遍,蓋上大明順共和國的府印,這就成了具有合法性的圣旨。
于世韜將文字一絲不茍地謄抄在一張黃表紙上,以彰顯其正式。隨后,他向張太虛告辭,便出去張貼皇榜了。
只剩下康有為和張太虛在屋中沉默的坐著。
康有為心里一直盤算著,能不能給自己謀個校長的職位。
但當他真正面對張太虛的時候,卻沒了自信,他感覺自己像是個局外人,沒有資格說話,也沒有從政的資格。
“長素啊,你坐?!?
張太虛這次不叫仁兄了,康有為反而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多謝陛下賜座?!?
二人就坐在圓桌的旁邊,康有為略顯緊張。
“我聽說你研習公羊儒學,造詣頗深?
“正是正是,弟正在鉆研儒學中哪些是偽經,以及孔圣人改革周公制度的相關問題。
“如果說,我讓你做這個校長,你能守好孔圣人的道統嗎?能做好這個中西學校的校長嗎?”
“能!”康有為急不可耐的說。
“既然你有這個信心,那你就要應我兩件事?!?
“只要不觸犯我儒家道統,我都應你?!?
“孔圣人,關圣人都要立圣位,儒釋道三家一視同仁,要單獨設一科中國玄學?!?
“啊?”康有為聽聞此言,面色瞬間變得不悅。在他心中,孔子是何等偉大的人物,堪稱古來第一大圣人。
而關羽雖說被尊為圣人,可往難聽了說,不就是個死后封神的人鬼嗎?
康有為當下就想反駁張太虛,實在不愿將關羽的地位抬得過高,那樣不利于儒學的發展。
“我自由會,就是奉關圣人之命起家,若不立關圣人,如何讓士兵安心作戰,如何讓我自由會會眾心悅誠服,那時學校少了自由會的支持,安能長久。”
“這……”康有為一時語塞。
“我也不勉強,孔圣人的地位可以高一些,但關圣人的地位也不能太低?!?
“好吧,我答應你,只是那儒釋道三家的玄學,實在沒什么值得學習的內容,而且相關學術繁雜眾多,要整理起來,必定耗費大量精力。
“康先生你要知道一個道理,若沒有對比,則顯不出高低,人是如此,學問也是如此?!?
“那不是白白的浪費錢嗎?”
張太虛面帶惆悵,嘆了口氣:“長素啊,哪怕是白白的浪費錢,只要他有利于這個國家的統一,有利于百姓的歸附,這不是錢能買到的,這是人心啊?!?
康有為十分的看不慣這種保守行為,但他也沒辦法,畢竟他不是皇帝,而張太虛顯然也不是白癡,不可能任他擺布。
“既然如此,在下愿意受命?!?
張太虛寫了一封委任書,把康有為的任命寫了上去交代道:
“我任命你為中西大學校的校長,你現在要做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拿著任命書,去定做孔圣和關圣的神像,最好要石頭的?!?
“第二件事,就是在城內和于世韜辯經,就拿偽經的事入手,一定要把聲勢造起來?!?
“這卻是為什么?”
“要以華化夷,要把孔圣人真正的樣子展現出來,名著是說偽經,實則是為彰顯正統!此消彼長,那時便出師有名了?!?
“??!”康有為驚嘆一聲,打了個激靈,身上頓時有了什么附體一樣,站起身來給張太虛磕了三個頭,邊磕邊哭邊說。
“臣康有為,愿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隨后站起身拿起桌上的裁紙刀,把辮子割了。
“我將它焚了去,告慰我漢家之先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