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勝高考作文
- 楊洋
- 975字
- 2025-01-17 14:40:30
作文高手的平常心、平常法
小時候,我們總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
長大后,我們才發現,得先做好一些大家都在做的事。
考場作文不是出給一個人的,而是出給一群人的;考場作文也不是為了選拔一個人的,而是為了選拔許多人的。但很多同學并不理解這一點,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特例、一個特殊的存在、一個和大眾完全不同的人,于是采取了一些“自絕于大眾”的訓練方法。比如,學寫一些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使用一些大眾不再使用的字詞,引用一些老師都沒聽過的名句。
作文想得高分,第三個要弄清的關系,就是個人與大眾的關系。作文想得高分,不是要做與大眾背道而馳的事,而是要把大眾應該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在考場上,如果別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偏好寫作,而你能結合評分標準寫作,就顯得你比別人更專業;如果別人在用評分標準生套例文,而你能結合題意具體分析,就顯得你的作文比別人的更切題;如果別人結合題目寫了一篇規規矩矩的五段式議論文,而你能運用更豐富的論證技巧,就顯得你的作文比別人的更有說服力;如果別人用很普通的技巧寫了一篇大白話作文,而你能運用準確、優雅的語言,就顯得你的作文比別人的更有文采……這些情況發生的前提都是,大家本身有許多一致的地方,你只是比別人做得更好一些。
列夫·托爾斯泰在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借用到高考作文中同樣成立:高分的作文都是相似的,低分的作文各有各的問題。高分作文都是依照評分標準寫作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而低分作文則會通過極有想象力的各種嘗試,得到實至名歸的低分。
我猜想考生這樣做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周圍的高手太少,以至于他對高手產生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誤以為高手都是通過一些不為常人所知的手段而成為高手的。
其實恰恰相反,高手只是把一些平常的手段做到了極致而已。最終你會發現,高手取勝,靠的是平常心、平常法,而很多人卻總以為可以依靠旁門左道、大招補藥,于是敗在了心態、敗在了方法,然后又轉而去找新的旁門左道、大招補藥,于是進入新一輪的失敗。
誰都想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于是大家都站到了自以為與眾不同的陣營里。但你會發現,失敗的陣營里總是人滿為患,而成功的道路上卻人跡罕至。我們不禁會疑惑地問:他們為什么總是要擠到人多的地方去呢?而我們則恰恰要默默地回到大眾路線上來,用專業的方法做符合規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