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辯論術的重要性

一、辯論術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我們中國大多數讀書人,有幾個很深的毛病:

第一,思辨力不夠強。凡遇一件事,古人怎么說,他便怎么信。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他也說“敬鬼神而遠之”。不管究竟有沒有鬼神,不管鬼神為什么應敬,也不管既然應敬,又為什么要“遠之”。他人說的話,不知道拿來細細分析,找出一個所以然。只管囫圇吞棗,糊糊涂涂地過去。因而許多問題,沒有一個徹底的解決。關于科學上的問題,更是這樣。這種現象,純是由于沒有追根究底辨異析歧的習慣所致。而造成這種習慣的原因,最大的有兩方面:1.中國邏輯學不發達;2.中國辯論術不講究。

第二,只會讀書作文,不會說話。這層弊病,有三個重要原因:(1)舊時言文不一致。讀書是讀書,說話是說話。學校里只知道咀嚼古人的文字,沒有人研究時人所說的話。所以“之”“乎”“也”“者”用得十分好,“油”“鹽”“柴”“米”的家常話卻不會說。書癡就是這樣。(2)讀書人輕視辯論。舌辯之士,如蘇張之徒[3],是儒雅君子所不樂為的。孟子雖辯,還要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4]。辯字好像是個不干凈的東西一般,非到萬不得已,不敢沾染。這種風尚,越傳越厲害,加以誤解“巧言令色,鮮矣仁”[5]等類的話,對于辯論術不僅不敢徹底地研究,甚至不敢提及。(3)社會上不需要口才。春秋戰國時的游說之士,全憑三寸舌以說合諸侯,所以辯論術還很發達。到了后世,只要文章詩賦作得好,便可步入仕途,又沒有什么集會、結社、選舉的事。用不著口才,所以演說辯論都沒有人研究。有這三個原因,所以幾千年來,研究文學的書,汗牛充棟,研究言語的書,寥寥無幾。說話的技術,每況愈下。

第三,沒有爭論的精神。事事主張退讓,總以少管閑事、少惹是非為妙。因而真理泯沒,是非顛倒,很少有人去管它。有些人,心知其然,不過因為辯證是犯難的事,遂甘心屈服,讓人戰勝。有些人,心知其然,卻以為真者自真,偽者自偽,他人盡管會說,盡管能以辭亂理,但于真理依然無損,我何必要去與他辯。這種精神的結果,對中國的政治、學術影響深遠。

第四,不留心常識。四書五經詩文而外,什么社會、國家的問題,概不過問,所以常識缺乏。對于時局大勢,也漠不關心。

以上四種,都是許多年遺傳下來的舊習氣,也就是一直教育不完備的壞結果。近年雖漸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即令在學校之中,這種積習也還沒有徹底清除。這些積習根本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若說教育不完備,試問是什么地方不完備呢?究竟有什么法子可以補救呢?要想解答這些問題,不妨先看看辯論術在教育上有些什么功用。辯論術在教育上的功用,可從幾方面說明如下。

(一)心思方面

1.推理正確 辯論離不開論證,論證離不開邏輯。沒有正確的推理方法,不足以言辯論。所以練習辯論,可以使大家的心思有條理,可以使大家知道邏輯學中正確的推理方法,可以使他凡遇一事,能把因果、是非、真偽辨得清楚,不至囫圇吞棗,妄加猜測。

2.分析敏銳 辯論術中,得了一個題目,必須把題目的方方面面、前因后果、種種關系都分析透徹,找出真正的要領所在,然后才去著手辯論。這種練習,可以使大家養成分析的習慣。不至于籠統糊涂,分不出輕重緩急。

3.時時運用心思 既有分析的習慣,便處處存有疑問心,處處存有研究心,處處留心觀察,處處追根究底。兼之當面答辯,時時要分析對手的理由,心思時時都要活動。這種心態,是研究學術和立身處世所不可少的。

4.心思凝聚 辯論不能離題。要領在什么地方,便要把全副精神凝聚在這個地方去角斗。這種練習,可以使心思凝聚,不至散漫不專。

5.思維敏捷 辯論場中,對手所說的理由,當面就要答復。這種練習,可以使思維敏捷。

(二)言語方面

1.說話清晰、有條理 辯論須口頭演述。口頭演述,依照演述的方法練習,能養成清晰、有條理的口齒。心里有意思,能用最清楚最明白的言語表達出來。不至于口齒艱澀,只會讀書作文,不會說話。

2.說話能運用技巧 言語的第一步是要使人懂,所以第一要清晰、有條理。再進一步,便不但要使人懂,并且要使他喜歡聽,聽過之后還要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最大的效果,所以不能不運用技巧。在辯論術里研究這種技巧,可以得以下的結果:

(1)言辭流利。

(2)說話有力。

(3)辭語豐富。

(4)說話能臨機應變,對答如流。

(5)說話能辨輕重,言簡意賅。

(6)說話能揣測聽者的心理。

(7)說話能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充分發揮言語的功能。

3.能當眾演說 辯論比賽是當眾舉行,所以演說術也得同時練習。聲音、姿勢、膽量……都可以練習而得。

(三)精神方面

1.不甘退讓 辯論有競爭性,能提起大家擁護真理維持正道的精神。自己有了真正見解,正當主張,便不肯甘居緘默。

2.能自抑情性 辯論時只容真理戰勝,不容使性縱情。只能據理以爭,不能加以怒罵。所以練習辯論,可以自抑情性。

(四)知識方面

1.多得知識 辯論須自己調查,自己搜求材料。辯過一個問題,問題里所牽涉的一切事實差不多都可以知其大概。并且自己做過功課,所知道的更確切,更不容易忘卻。比較讀書所得的知識,分外寬廣,分外有用。

2.留心社會、國家問題 辯論的題目,多半是關于實際方面的問題,尤其以社會、國家的問題為多。時常辯論這些問題,足以引起留心時局、關懷國事的精神。

由上面說來,可見辯論術對于中國人的舊習慣,正是對癥發藥。我們心思上、言語上、精神上、知識上,所欠缺的許多東西,都可以借辯論術把它們延伸發展。辯論術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也就可以想見了。

二、辯論術在實際上的重要性

上面所說的,發達心思、訓練能力、修養精神、儲蓄知識,都是由造就上著眼,所以是教育上的重要性。此節所說的,是就個人、社會、政治、學術諸方面而言,由實用著眼,所以是實際上的重要性。辯論術在實際上的重要性如下:

(一)就個人而言

1.自衛 野蠻時代,個人自衛的利器是拳頭,文明時代個人自衛的利器是言語。從消極方面講,法庭上的辯論,便是自保財產、自保生命、自保名譽的實例。從積極方面講,會場的辯論,便是推翻他人的主張、鞏固自己的立足點的實例。

2.職業 商人勸人買貨,教師教室演講……有些職業專靠言語,有些職業以言語為輔助。

3.社交 平常開會,少不了討論。應酬場中,時常有登臺演說的時候。并且能說話的人,無論在什么團體里面,多半可以居領袖的地位,能指導他人的行動。

4.擇業 分析敏銳的人,擇業時能把自己的境遇、自己的資質、社會的需要……看得透徹。或成或敗,自己能先有把握。

5.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有人說把孩子送入公立學校,不如送入私立學校。有分辨力的人便能把好壞分辨清楚,然后再送孩子上學。有人說明年夏天糧食要漲價,現在宜多蓄糧食。心思縝密的人便能詳較得失,走最穩的一條路。

(二)就社會而言

1.鼓吹正論,攻擊弊端 社會上有許多問題,人各一見。早婚制明明有害,有些人偏偏主張早婚。大家庭制,主張新文化的人認為應該打破,守舊派的人認為應該保存。民選制有些人認為可行,有些人以為弊端甚多。這些問題,若想把正當的主張在社會上宣傳,造成社會的輿論,除文字的論證以外,非口頭的論證不可。

2.提振國民積極主動的精神 使國民中辯論的分子增多,就是提振國民積極主動精神的間接方法。

(三)就政治而言

1.獲得大多數的支持 在共和政體之下,政治上的根本原則,是維護大多數國民的利益。一切政治,或直接或間接,都是取決于大多數。政策能不能施行,主張能不能貫徹,全靠能不能獲得大多數的同意,而獲得大多數同意的方法,最有效的是辯論。只須旁聽一次,就知道辯論在政治上是何等的重要。不但政壇如此,其他一切組織,一切社會,莫不如此。如果沒有辯論的能力,胸中雖有絕好的主張,也難以如愿貫徹。這就是辯論在政治上最大的用處。

2.外交 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力爭山東問題的情形,大家應還記得。外交上折沖樽俎的時候,雖然要有國力為后盾,但若無辭令,哪能全部奏效?

(四)就學術而言

學術的發達進步,第一要有人研究,第二要有法傳授。研究的人,要有清楚的腦筋,有條理,善觀察,能分析。傳授的人要有清楚的語言,明白的文字,處處正確明晰。辯論術所訓練的,第一就是精細的推理,第二就是清楚的語言。所以與科學的進步,有密切的關系。中國學術的不發達,研究無條理和傳授不清楚是最重要的兩個原因。翻開古書來看,材料雖然汗牛充棟,試問有系統、有邏輯、能自成一科的有多少?不含糊、不深晦、不駁雜的又有多少?至于口頭傳授的弱點,只須聽一聽那些老先生們說話講書的口氣,便可知道。“天地玄黃,在上的是天,在下的是地……”“凡陰陽不調便要生病。”……這一類的話,空空洞洞,究竟傳達了什么意思?以這種話為傳授的利器,難怪學術不進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双城市| 汕尾市| 琼结县| 漳浦县| 江陵县| 民乐县| 且末县| 禹城市| 澄江县| 阿尔山市| 施秉县| 突泉县| 宁阳县| 阳朔县| 望城县| 安岳县| 谢通门县| 白沙| 汾西县| 宁津县| 宝山区| 石屏县| 炉霍县| 南部县| 安龙县| 化州市| 永城市| 淅川县| 讷河市| 腾冲县| 孟津县| 运城市| 西安市| 洪湖市| 额尔古纳市| 霍林郭勒市| 孟连| 乌审旗| 潼南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