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我從實際的工作、經營中學到的真理、經驗法則——人們應該遵循的原理原則——每一條都平凡無奇,都可以用淺顯的語言表達。但我想,正因為平凡、單純,才與“普遍性”相通。
下面我簡單地介紹幾條。
首先講“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條法則在前文中已經介紹過。公式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思維方式”。
想為社會、為世人做一點貢獻。但是,像我這樣能力平凡的人,怎樣才能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呢?經反復思考,我想出了這個方程式。此后,無論是工作還是人生,我都把這個方程式作為我思考的基礎。
這個方程式的關鍵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頭腦聰明能力可得90分,但此人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熱情只發揮30分,兩者乘積不過2700分。
相反,另一個人才能平庸只夠60分,但他有自知之明以勤補拙,以90分的飽滿熱情投身工作,結果乘積為5400分,比那位有才能無干勁的人高出整整一倍。
然后,在這之上還要乘上“思維方式”這一要素。而“思維方式”之所以最重要,在于它有方向性,就是說“思維方式”有好有壞。根據“思維方式”的不同,有的人熱情和能力向好的、正的方向發揮,有的人卻向壞的、負的方向發揮。
因為這個“思維方式”存在負數,所以熱情和能力分數越高,而“思維方式”是負值時,三者相乘的結果(人生·工作的結果)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數。那些智能罪犯把滿腔熱情用在欺詐、盜竊之類的“工作”上,因為“思維方式”是負數,下場一定不妙。
既然人生方程式用乘法表述,那么“思維方式”必須朝正向發揮。否則,哪怕你才高八斗,哪怕你熱情洋溢,結果不僅“抱著金碗沒飯吃”,而且難免加害于社會。
后來,我讀到福澤諭吉的講演,其中有一節和我的“人生方程式”不謀而合: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
心術高尚正直比元祿武士,
加上小俗吏的才干,
再添上土百姓的身體,
方能成實業界之俊杰。
實業界出類拔萃的人物必備的條件——按重要程度排序——像哲學家那樣深思熟慮,有武士般清廉之心,有小俗吏的才智,有農夫那樣強健的體魄。這四條齊備,才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大人物”。
福澤諭吉所講的深遠的思想和清廉的心相當于方程式中的“思維方式”,小俗吏的才干相當于“能力”,有強健體魄能不懈努力相當于“熱情”。這樣都一一對應——我因此更加強了自信,再次深切體會到“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有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