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宋姜塬 應戰
- 大宋宰執:從挽救范仲淹開始
- 我不懂網文
- 2028字
- 2025-06-08 22:18:40
“咦,固之兄你出去面見公主,咋簪上花了?”
晏幾道擠眉弄眼,口吻隨意。
誰敢想??倒饔H手為姜塬簪花啊。
姜塬神色自然,“反正宴會也開始了,提前簪上省得忘記。”
幸好福康公主懂規格,簪得是絹花,符合他現在的官職身份。
北宋簪花是有一套規制,不是你看中哪枝花朵,就有資格簪上,被發現僭越會有官員上奏彈劾。
“那小弟也先簪上,集英殿御宴馬虎不得。”
晏幾道突然靠譜起來,尋上絹花簪上。
半柱香時間過去。
內侍譚睿悄然來到,“趙殿直、姜副使、晏公子,可以赴宴集英殿了?!?
“還未恭喜你升官了?!?
離去前,姜塬輕聲道。
譚睿面容慶幸的說道,“全是仰賴姜副使的恩榮,譚睿才能從無品級的小黃門,擢至正九品的殿頭?!?
“你辦的差事若是不好,怎有資格晉升。”
姜塬肯定了譚睿的能力,然后就真的出去了。
集英殿。
時值百官、使團入殿,一眼望去全是背影,還有熟人停下腳步互相客套。
按品級,姜塬肯定是在末尾。
譚睿在一旁,為他們介紹使團的身份,區分出遼、夏國、高麗、交趾等使者。
倭國自大唐衰落后,它覺得已經學完巨唐的好東西,官方層面上已經不跟天朝上國來往,所以御宴并無它的身影。
民間方面依舊有來往。
狗的習性,沒骨頭翻臉不認人。
大理國與宋廷的關系不算熱絡,派遣正旦使的次數更是少得可憐。
吐蕃諸部,西域諸國也不是每年必到。
“姜塬?!?
忽然的,一位身穿紫袍,頭發半白半黑,簪著臘梅花,官威極重的老者走近。
姜塬看清來人的容貌,迅速起身,作揖,“韓計相,有什么注意事項要指導晚輩嗎?”
來人正是總攬大宋全國財政的三司使韓琦。
“今晚你必須壓遼朝使團一籌,別辜負了官家的期望?!?
韓琦再三叮囑,本朝文風昌盛,視之為國策,若是在集英殿當著文武百官、外國使節的面,比試詩詞輸給遼朝,國面會丟個干凈。
明日的騎射輸了就輸了,沒本事贏過遼、夏不出乎意料。
姜塬應承下來,“晚輩曉得利害,自當盡力?!?
韓琦聞言,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繼續往前走了。
之后陸陸續續又有不少的官員走入,尋到自身的位置。
轉眼間,集英殿里已經近乎坐滿官員,很難找到空出的席位。
駙馬都尉李瑋路過的時候,對方還跟姜塬點頭對視,搞得他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頭上的絹花是??倒魉ⅰ?
宴會里的面孔,有著諸多老熟人,例如龐籍、梁適、富弼、晏殊等人。
還有幾天前遇到遼朝使團中那三位桀驁不馴的貴族少年。
這時有內侍鳴鞭肅靜,讓眾人知道大宋官家即將出來。
緊接著響起鐘鼓樂聲,趙禎從后閣出,升御座,侍從卷起御座前黃羅簾幔,龍顏落于百官的目中。
通天冠,絳紗袍,紅色翹頭禮鞋,大宋官家參加大典禮的標配。
曹皇后則是在內殿,宴請嬪妃公主、外命婦,與外朝形成涇渭分明的禮制。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姜塬起身跟著百官山呼萬歲。
“眾位愛卿免禮?!?
趙禎雙手抬起,示意群臣起身。
蕭別刺里偷偷打量大宋官家,悄咪咪的說,“以前聽聞南朝官家體弱多病,而今我看傳聞有假啊?!?
“昨晚你睡著早,沒來與我們商量事情,我已經打聽到消息,前不久宋廷得到一名叫姜塬的少年神醫,把南朝官家身子調理好了,另外還給他們的官家帶去子嗣的希望?!?
蕭惟信壓低了聲音回答。
兩人是用契丹語交流,特別避開宋廷的大通事聽到。
大通事屬于翻譯官,隸屬國信所。
這個機構是宋真宗與遼朝締結澶淵之盟后所成立,歸入內內侍省與鴻臚寺分掌。
“那這個姜塬真是可恨,竟然治好宋廷皇帝病情,幫助他延綿皇嗣,減輕南朝的內部爭斗。”
遼朝派出大量的細作進入宋朝國土,專心打探各種消息,以耶律信先的身份,是有權利得知一些。
宋廷內部爭得狠,政權和政策就會嚴重的不一致,情況肯定有利于遼朝的一方。
宴會酒過三巡,歌舞盡興。
氣氛十分的熱絡。
在交趾、高麗、夏國的正旦使向趙禎恭賀后,輪到遼朝的正旦使蕭德、副使遼朝漢官王惟吉祝賀。
“大宋陛下,我大遼素來仰慕中原文化,除了儒家典籍,也有詩詞歌賦,正巧使團中有三位英雄少年略懂詩詞,他們想與貴國切磋一下?!?
蕭德用著中原官話,有禮有節的說道。
“遼朝蕭惟信請賜教。”
“遼朝蕭別刺里請賜教?!?
蕭惟信與蕭別刺里同時起身,以不太熟練的中原官話說道。
耶律信先不擅詩詞,所以沒有主動請纓,他目標是明日的騎射。
趙禎心中早有預案,不假思索的說,“今晚歲除夜百官歡喜,朕盛情難卻,本朝可有少年迎戰?”
趙仲忽率先脫離座位,拱手,“宗室趙仲忽,愿為大宋應戰。”
“晏幾道絕不負陛下期望?!?
晏幾道不甘落后的說道。
姜塬最后一個起身,中氣十足的說道,“大宋姜塬,應戰。”
他就是姜源?
這句話同時在多個人的心里響起,蕭惟信、蕭別刺里、耶律信先,夏國、高麗等使團。
趙宗實因為身份特殊,很少有進宮的機會,所以與破壞他心中大計的姜塬,至今素未謀面。
好一副臭皮囊。
認清姜塬面容后,又同時羨慕嫉妒的吐槽。
“好,我大宋兒郎果敢英勇,朕欣慰,今夜是歲除,以此節日作詩,不拘束于五言七言,盡情施展你們的才華吧。”
趙禎很開心的說道。
在當下中原儒家文化圈里,夏國、交趾吸收有限,高麗是忠心大宋的藩屬國,不能跟宗主國對著干。
唯有遼朝漢化的程度較高,他們又是表面兄弟相稱,大家樂得讓兩虎爭斗,不做那個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