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的方與圓(袖珍版)
- 曾仕強
- 1210字
- 2025-01-20 14:43:51
合理變通
依理應變
從時間的觀點來看,“法”是過去產生的,是基于過去的經驗、設想而訂立的,往往時過境遷,執行起來窒礙難行;“情”是未來的伏筆,不可寄望過高;只有“理”才是現在的指標。
所以,我們最好“依理”來應變。因為“理”會變動,具有彈性,可以因時制宜產生合理的效果。所以,隨時應變可以解釋為“隨著時間而合理應變”,這是中國式管理的“權變”思想。
依理應變必須掌握一些要點:
第一,依理應變絕對不是一味求新、求變。
一心一意求新、求變,偏重變,實際上是一種偏道思想。我們必須將變與不變結合起來,找到一條如前文所講的“不可不變,不可亂變”的合理應變途徑。
第二,依理應變要以不變為根本的思考點。
“本立而道生”,只有站在不變的立場上思考變的可能,才能合理。能不變的部分即不變,不能不變的部分再合理求變。茍非如此,可能會產生亂變的惡果。
第三,理本身是變動的,所以,應變之時必須找出當前的理,而不是依照前例來處理。
依例行事,按照先例依樣畫葫蘆,實際上是找不到此時此地的合理點,才不得不依賴先例以推卸自己的責任。而一般人合理合法,寧愿一切依法行事,便是不喜歡動腦筋、怕負責任、又不善于思考所呈現出的一種無奈。
依理就變,以人為本
若以事為主,那就只好依法辦理了。而事一旦離開了人,便變得刻板,缺乏變化。其實,這正是美國式管理應變能力較差而中國式管理具有變動性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國式管理法治大于人治而中國式管理人治大于法治的根本所在。
另外,內、外環境都在變。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內部的環境,另一方面還要看到外部的環境。其中有四個方面是最要緊的:
第一,市場的變化是最要緊的。市場永遠是模糊不清的,要不然怎么會那么難呢?如果市場看清楚了,那你做事就很容易。
第二,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后面的追兵要上來。現有的競爭對手都不可怕,因為你都清楚了,那個突然冒出來的才厲害——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
第三,不同的行業會把你整個兒打垮。以前只是同業競爭,現在不同行業的競爭者也會把你打倒。
第四,內部也是一樣,也是要關注的。比如人的變動、材料的供需問題等。只要來料一斷,整個工作就無法進行。所以,平常跟人家殺價殺得狠了,市場一發生變化,你的來料第一個就會被斷掉。
以上這些變化是管理者要注意的,這一切都靠“人”。所以,我們才會拿“人”做“中”,人永遠處在中間位置。
現在的理論過分強調變,其實不然,不能變就是不能變,因為能變的部分畢竟是很有限的。你只能在20%的范圍內變化,不要在80%的范圍內變化。
另外,一切都深受人的主觀因素影響。你說統統變了,它就統統變了;你說沒有變,它就沒有變。一切都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問題。也就是說,變和不變都是相對的。
我認為,整個市場都深受人性影響。當變到所有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被統統激發出來,過量生產、過量消費的時候,就會變成死路一條。消費者會覺得這個不好,那個不要,這個不行。這時老板就完了——被自己逼死了。假定大家都慢一點,消費者就不會要求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