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領導的方與圓(袖珍版)作者名: 曾仕強本章字數: 1313字更新時間: 2025-01-20 14:44:02
與上級交往的第一條:不能拍馬屁
與上司相處,首要的一條是不能拍馬屁,因為在中國,沒有一個人是靠拍馬屁成功的。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很多拍馬屁的人都過得很好啊?我想說,那是我們看錯了。
我問過近百位老總:“你喜歡用拍馬屁的干部嗎?”他們會馬上板起臉:“你看看我是那種人嗎?只要有哪個干部被我發現在拍馬屁,我馬上干掉他,因為我遲早會被他害死!”顯然,中國的老總沒有一個喜歡用拍馬屁的干部。
我再問干部:“你喜歡拍老總的馬屁嗎?”他們的臉都很難看:“我拍什么馬屁?我工作做好了就行了,我為什么要拍馬屁?”
學術界的人士都說中國有“馬屁文化”,我覺得很奇怪,因為如果你去問問,去做一下調查就會很清楚!
當然了,誰拍馬屁也不可能承認,但其實也不完全是這種情況。
甲、乙、丙三個年輕人跪在大法師面前要求剃度當和尚。
大法師出來問:“你為什么要來當和尚?”
甲說:“我爸爸要我來的。”
大法師當頭一棒就打了下去:“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不決定,你爸爸叫你來,你就真的來了,將來你后悔怎么辦?”
對于甲的回答,大法師講的話是對的。
大法師再問乙:“你為什么要來當和尚?”
乙一聽甲說“爸爸要我來”會挨打,就說:“我自己要來的。”
這下大法師打得更兇:“這么重大的事情,不跟你爸爸商量就來了,你爸爸向我要兒子怎么辦?”
對于乙的回答,大法師講的話也對。
大法師再問丙:“你為什么要來當和尚?”
丙嚇得一句話都不敢講。
大法師用了全身力氣打下去:“這么重大的事情想都不想就來。”
這才是中國社會。
如果你是第四個人,面對這樣的問題,你怎么回答?
有人會這樣回答:“我受佛祖的感應。”言外之意是,你敢打我嗎?我把佛祖搬出來了。結果大法師兩只手就打下去了。為什么?他完全沒有面子了——修行了幾十年,佛祖都沒有給他感應;你還沒修行,佛祖就給你感應了,看你頭破不破?
這其實是個笑話。
年輕人真的要動一動腦筋。其實,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沒有第二個——“我受到大法師的感召”。因為這句話講到對方的心里去了。所以,什么叫中國式溝通?就是講到對方“打”不下去,講到對方沒轍。
有人會問,大法師會不會說:“讓你拍馬屁!”啪!又打一下?肯定不會。因為這不叫作拍馬屁,這叫作“馬屁味道”。中國人擅長制造馬屁味道,很多人也都喜歡馬屁味道,而實際上卻真的很討厭馬屁精。
那么,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有些事情要做,但不要把它當成是拍馬屁呢?不是這樣的。我認為,還是要看動機,看看你是否存心拍馬屁。
我還必須說明的是,中國人是無法討好的,因為中國人太敏感。
中國人的警覺性非常高,而某些警覺性高的人,他們的疑心也是非常重的。有兩個小女生,只要看到一個大男生從外面笑著過來,其中一個女生馬上會對另一個女生說:“大老遠就在笑,你要小心啊,他不懷好意!”西方人碰到這種事,會認為他只是笑笑而已,而中國人就會提高警惕。
還是前面舉過的例子,如果說那個大法師警覺性很高的話,年輕人回答說“是大法師感召我來的”,還會挨棒子,怎么辦?
在我看來如果是這樣,那個人就沒有資格當大法師了。但我認為,面對大法師的提問,很完整的回答是這樣的:“我受大法師的感召,我爸爸也同意了,我自己也考慮過,而且好像佛祖也有這個意思。”完完整整地回答,他的棒子怎么都打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