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盤教練:把組織經驗轉化為績效
- 石鑫 陳曉燕 姚志玲 褚冬彪
- 1035字
- 2025-01-20 14:42:17
2.1.1 習慣性防衛——不敢講真話
習慣性防衛,是指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說真話受窘或感到威脅而形成的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性。習慣性防衛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不敢或不愿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怕受到攻擊,或者怕得罪他人,即“說真話的恐懼”;二是為自己的行為、觀點辯護,證明自己是對的,即“自設的保護殼”。
習慣性防衛在團隊復盤時表現為:團隊成員不敢講事實,怕被指責;不敢講真話,怕被“甩鍋”;不敢暢所欲言,怕被排擠;甚至看領導或者他人的表情進行選擇性發言,怕被“穿小鞋”。
習慣性防衛在參與復盤的團隊成員之間設下了一道屏障,阻礙了成員間的正常交流和溝通,使得他們難以實現共同學習。在復盤過程中,習慣性防衛最常見的四類表現如下。
第一,習慣用“但是+原因”句式。
在復盤會議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伙伴面對評委的犀利提問找借口,或進行神轉折。比如,“我們都做好規劃了,但是廠家沒有及時發貨,造成產品銷量上不去”“我們已經備好貨,但是突然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門店客流量銳減”“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
“但是”這兩個字太有殺傷力了,屬于“消除類的詞匯”,只要“但是”后面接的是原因類的描述,前面的信息就通通被消除了。找到一個看起來貌似對的原因,讓結果看上去合理化,實際是浪費了發現真實原因的機會。
第二,“聽我說”。
“聽我說”主要表現為:與人對話的時候,還沒等對方說完,就急著表達,尤其當雙方觀點不同的時候,還沒聽完他人要表達的意思,或者只是表面聽了就著急回應,而不是去理解他人的真實意圖。
比如,“我并不太認可你說的意思”“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們的業務邏輯,我們實際上都已經想過這些了”“剛才我的匯報中已經說過了,我再說一遍”“是這樣的,你先聽我說”……這類現象的背后隱藏了一個事實,就是說話者覺得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想要對方讓步,努力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第三,對事就是對人。
復盤會上,面對不同意見或者被挑戰時,人們的第一反應經常不是思考對方的提問或者質疑是否合理,對方為何會問這樣的問題,而是常把對方的意思解讀為“你反對我的觀點,就是反對我這個人”。回過頭看,往往雙方當時都沒有認真傾聽彼此的建議,只是下意識地感到被冒犯,習慣性防衛就這樣悄然產生了。
第四,說三分留七分,點到即止。
這類表現主要體現為:在復盤會上看到對方的問題卻不說出來,或者只是輕描淡寫點到即止,花花轎子人抬人,相互客氣留足臉面。
在缺乏安全和信任的環境里,習慣性防衛造成團隊的真實問題被掩蓋,復盤不敢觸及深層問題,以至于最終讓復盤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