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論文、拿項目,其實很簡單(2021版)
- 老踏
- 1287字
- 2025-01-20 14:59:30
論文寫不下去了,我該怎么辦
相信每一個在科研之路上孜孜以求的人都遇到過這個問題:你想到了一個好的選題,情不自禁地贊嘆:“實在太棒了,哇,填補空白啊!”然后,滿懷激情,帶著各種可以描述的野心和不可描述的幻想,落筆,去寫這篇注定讓你揚名立萬的論文。
然后,少則兩個小時,多則一個星期,就沒有然后了……什么?你只寫了這么一會兒就寫不下去了?
問題是這玩意兒寫起來咋這么難呢?
我的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你,在沒有然后之后,該怎么想,該怎么辦。必須承認,絕大多數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而絕大多數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是這么想的:
就事論事型想法:看來這個東西比我想象中復雜得多,容我捋一捋思路啊。要不,我先去喝杯咖啡吧!……喝完咖啡之后,這篇論文就更加沒有然后了。
自我否定型想法:唉,這么好的主意,就是落不到實處,看來我真的是沒啥天賦,根本就不配做學問啊……
吐槽憤青型想法:這該死的科研體制,我怎么走上這條路了呢?
怎么樣,看著眼熟不?就是這些想法阻擋了你奮進的腳步,扼殺了你的學術成長之夢。記得美國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先生曾經說過:轉變思維方式,你的人生會減少85%的煩惱。其實,你該這樣想:
001 學會接受,接受論文就是會寫不下去的事實
論文寫作和任何一種寫作一樣,是艱苦的創造性腦力勞動,而任何一種創造都很艱難。你所遭遇的這種情況不是特例,而是常態。事實上,在老踏還是小踏的時候,也會經常寫不下去。甚至,就算到了現在,也還是經常會寫不下去。比如現在這篇文章,我也是放下了好幾次又再寫的—此時此刻,我正坐在飛往浦東機場的飛機上,一邊看著窗外的云層浮想聯翩,一邊硬著頭皮往下寫。
寫作就是這樣。寫作,就是很難很苦很累啊。
002 計劃是永遠趕不上變化的,計劃就是用來被打破的
要知道,寫作計劃是永遠趕不上寫作過程中遇到的那些變化的—可那些讓你懷疑人生的變化,恰恰為你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新的出口。別忘記那句話: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你得知道,寫作過程是不會按照原計劃來進行的,包括論文框架和主要觀點,一切都會改變—變化才更接近論文寫作的真相,事實上,這也是人生的真相。你要提醒自己:雖然你完成的不是計劃中的那篇論文,但你會得到一篇更好的論文。
003 堅信自己會寫出一篇論文,哪怕它和預想的不太一樣
比如你預想是要寫五項內容的,結果只寫了三項。那就承認你的論文就只有三項內容的事實好了,并且堅信,這三項內容的論文是最好的。不太一樣,太不一樣,都不等于不好。雖然你沒有完成當時預想的那篇論文,但是,你完成了另一篇論文。而你所完成的這篇論文,是更具文獻支撐的、更接地氣的好文章。
004 別幻想一鳴驚人,也別奢求字字珠璣,放下苛求,先完成它
記住,完成就是最好的結果,是美好的事。別苛求質量,好論文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不寫出初稿就無法修改,所以,先寫出初稿,再慢慢打磨。
接受論文寫不下去的事實,這是常態,而非特例。按照正在發生的變化來不斷調整你的論文,堅信每次調整都更有利于完成它。別讓完美主義的傾向摧毀你完成論文的野心。完成,就是一切。這就是當你寫不下去論文的時候,你要在心中默默念叨的。不信,你試試,效果包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