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智慧:季羨林的110個故事
- 梁志剛
- 1133字
- 2025-01-20 14:30:56
學識字
當年季家院子里有兩棵杏樹,長得高過屋頂。夏天,杏樹上結的杏子又大又圓,味道卻是酸的。喜子和楊狗、啞巴小他們上樹摘杏子,主要是為了玩杏核兒。他們在泥地上挖個小坑,丟一粒杏核兒在里頭,輪番用另外的杏核把它砸出來,每天玩得不亦樂乎。村里別的孩子有時也爬上房頂偷杏子,曾經有個孩子一不小心,從房頂上跌落下來,摔斷了腿。大人們很少有喜歡酸杏子的,可也有個例外,那就是馬景恭。
馬景恭的名字又寫作馬景功,是官莊的一位小知識分子。因為喜歡酸杏子的緣故,他常來季家摘杏子,和喜子混得很熟。喜子的父母讓喜子管他叫“馬先生”。既沒有正式拜師,也沒有學堂,甚至連紙筆課本都沒有,可是馬景恭卻成了季羨林的第一位老師。馬景恭教喜子認字寫字,從未教過什么《三字經》《百家姓》之類,只是在院子里、土地上,拿根蘆柴棒隨心所欲寫幾個字,供學生辨認和臨摹。小喜子對識字很有興趣,腦子又很聰明,雖然不能說過目不忘,但學得很快。沒過多久,常用的漢字喜子就能認會寫了。馬景恭對季羨林的父母說:“這孩子是個讀書的料兒,如果能有好的老師教他,將來可不得了?!笨墒羌依锔F得吃飯都成問題,哪有條件送他上學讀書呢?
恰好這時叔父季嗣誠從濟南回來了。季嗣誠在黃河河務局當小職員,已經娶妻成家,有了一個女兒,小日子過得不錯。這次回來,他驚奇地發現,哥哥嫂嫂家里沒有一本書,甚至連一片帶字的紙都沒有,可是侄兒小小年紀居然能讀會寫不少字。這孩子天分不錯,如此待在家里就被埋沒了,而季家將來正是要靠他頂門立戶的。怎么辦?季嗣誠陷入了沉思。
季家曾經人丁興旺,季嗣誠這一代,堂兄弟就有十一人??墒?,到了季羨林這一代,原來他有個堂兄季元林,被土匪綁票殺害了,現在只剩他這一個男孩兒了。自然,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季嗣誠認為,要實現這個愿望,唯有讓侄兒好好讀書,將來方能出人頭地;而他現在有責任也有能力幫助哥哥嫂嫂,把侄兒培養成才,光耀門庭。于是,他提議帶侄兒去濟南讀書。季嗣廉完全同意弟弟的意見,兄弟倆一拍即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但季羨林的母親壓根兒也沒想到會有這種事兒,她覺得孩子還小,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每天晚上都要在媽媽懷里才睡得著。她著實舍不得、放不下。怎奈家里大事小情,向來都是當家的說了算,她是無權參與意見的。至于小喜子,就更沒人管他愿意不愿意了。
1917年春節剛過,喜子就跟隨父親騎著毛驢上濟南了。一個六歲的孩子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母親和妹妹,告別了親切而又貧困的故鄉,走上了一條艱辛的漫漫求學之路?,F在臨清到濟南的柏油馬路寬闊而平坦,從官莊到省城不過兩個小時的車程??赡菚r候,喜子騎著一頭毛驢在崎嶇不平、塵土飛揚的黃土路上,跋涉了整整兩天。當從來沒有見過山的季羨林見到濟南的南山近在眼前的時候,叔叔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