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問題學生”問題
- 活的教育書:孩子歸愛所有
- 作家麥納麥
- 3555字
- 2025-02-04 17:35:49
“問題學生”問題
華銀亞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上帝命令我牽蝸牛去散步,由于蝸牛爬得實在太慢,我生氣了。我拼命地牽它,趕它,它還是走得很慢。于是我干脆踢它,打它,可是它還是走不動。結果蝸牛遍體鱗傷,再也走不動了。我也筋疲力盡地坐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望著它。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我就想:我眼中的問題學生不就是蝸牛嗎?2003年第一次當班主任的時候,我對問題學生不正是這樣做的嗎?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總是滿臉睡意的女孩——小雯。
在小雯四歲時,父母離異,法院把她判給了父親。兩年后父親再次成家,又生了一個女兒,于是她就跟著年近八十的爺爺過日子。初一新生報到的時候,她爺爺就向我訴說了這一切。憑著初當班主任的激情,我對這個缺乏家庭溫暖,缺少父母關愛的女孩投入了很多的關注和精力,經常找她談心。初一、初二的時候,她爺爺經常生病住院,她就整夜陪護,柔弱的肩膀過早地挑起了沉重的負擔。從這件事情中,我覺得她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我也能容忍她有時上課睡覺,不交作業。就這樣,她平穩地度過了兩年。可到了初三,隨著年齡增長,她開始與社會上的男青年談戀愛,夜不歸宿,與爺爺吵架、鬧決裂;在學校化妝,帶手機到學校,經常曠課、遲到……一開始,我還耐心地開導她,找她談話的時候,她很感動也表示要悔改,但第二天又是老樣子。這樣幾次下來,我對她喪失了信心,同時也缺乏了耐心。幾次把她送到政教處,甚至建議家長把她送到公讀學校或轉學。因為擔心其他同學會被她帶壞,我還讓班里的同學不要與她交往過密。她也變本加厲,直接與我發生正面沖突,而我也從原來對她的那點可憐變成了對她的可恨。我被她折磨得快發瘋了。那時候我總是想:如果我們班沒有她,那該多好啊!中考之后,她沒有繼續升學,而是在鎮上給人家賣衣服。有一次在街上碰到她,她一臉愧疚地對我說:“華老師,我對不起你,給你添了很多麻煩,沒有聽你的話。”現在回想起來,其實該說對不起的人應該是我。在她走上歧途時,我沒能制止她,反而是把她向前推了一把。至今,我還深深自責,如果換做是一位經驗豐富,更有智慧的班主任,可能會是另一種結果。
2008年第一次班主任接班,接手初三(5)班。一開始就有同事跟我說:“5班有個大姐大——小方。”其實,關于小方的事跡我早已有所耳聞,特別是她喜歡和老師對著干,跟老師吵架。開學前,我就到她家進行家訪,準備提前進入狀態。看到她媽媽,我就知道小方的言談舉止完全是從她媽媽那里學來的,包括她那種大大咧咧像男孩子的性格。在家訪中,小方就表現出很明顯地對我有一種敵對、抵觸的心理。她當著家長的面說所有老師的不足之處,在她眼里,沒有一位好老師。而家訪的兩個多小時里,她自始至終沒有說自己的半點不足。臨走的時候,她對我說:“5班是沒有老師管得好的,即使換了所有老師,也不可能改變5班!”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這句話反而激發了我的斗志。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著。她也冷眼旁觀地看著我所做的這一切。第一次找她談話,是因為數學課上她無視數學老師的存在,直接坐在地上。我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把頭轉向一邊,不看我一眼,無所謂地說:“我喜歡。”換做是以前的我,肯定會火冒三丈,對她進行嚴厲地批評。但我知道,那只會激化矛盾,她可能是想因此挑起事端或者想試探我一下。我對她說:“我要對你說的話,你可以不聽,但我必須要說,這是我的責任。”接著我跟她談了半個小時,她的頭始終轉向另一邊。最后她極不耐煩地問:“你說完了沒有?”第一次談話就這樣結束了。我不知道這次談話對她是否有效,但我知道,這才剛剛開始。看到我們談話過程的同事說:“你看她那個態度,跟她有什么好談的。”還有同事說:“你現在不把她壓制下去,以后會更難。”大概過了十多天,我發現她校服里沒有穿內衣,這對一個已經發育的女孩來說是不合適的。我想可能是她那粗心的母親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女兒已經長大了,而她自己可能從來就沒有把自己當女孩。當天晚上,我打電話給她媽媽,建議她給女兒買內衣。我話還沒講完,電話就斷了。過了一會兒,她媽媽再打電話過來,說是小方擱掉了電話。而這一次,她干脆把電話搶過去,在電話那頭對我吼:“不要多管閑事。”又把電話擱掉了。第二天,我又找她談話,我對她說:“我沒有惡意。”我又跟她談了很多女人之間的私房話。這一次談話,她的頭沒有轉向另一邊,還流下了眼淚。其實,我知道她是想用極強的自尊心來掩飾她內心的自卑。
在后來的日子里,她還是會不做作業,自主管理課還會講話。但我也聽到很多同學說小方已經改變很多了。我私下讓一些學習好的同學和班干部多與她交流,多幫助她。
那次學校運動會,在辦公室里,有同事說:“你們5班體育肯定不會差的,像小方還能拿冠軍呢!”我隨口說了一句:“她不行的,上午的實心球比賽她連名次都沒有。”在下午比賽開始的時候,小方不斷地找事端,好象跟誰有深仇大恨似的。我問她:“你怎么了?”她說:“沒怎么,就是聽說有人在背后說我不行。”沒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傳到了她耳朵里。我連忙解釋:“我是說你實心球不行。”她說:“如果我鉛球拿冠軍,你請我吃飯。”結果,她在鉛球比賽中果然拿了冠軍。我就這樣欠了她一頓飯。
學校組織的初三第二次家長會,我沒想到小方媽媽會來參加,因為據說小方從來不讓家長參加家長會。而這一次卻是她陪著媽媽來參加。她媽媽告訴我,“小方說華老師不會在家長會上批評學生的,所以可以放心來參加。”原來她是很要面子的。她媽媽還說,“她頭發這么長了,都蓋住臉了。讓她去剪她不去。”這時小方竄出來說:“你要我剪頭發,我死給你看。”聽了這話,原本想讓她剪頭發的打算只能先放一放,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
那一陣子,學校正在進行發型整改工作。而小方那批在肩上的頭發肯定是不過關的。有一天,周校長站在我們班停留了幾分鐘,我想機會終于來了。我找小方,對她說:“今天周校長在我們班觀察,你也看到了。他問我,‘你們班坐在最后的那位女同學頭發怎么會這樣的?’讓我叫你整改。”我先說了周校長的要求,然后再談了我的看法。我建議她把頭發扎起來,會很漂亮的。當時她也沒說同意還是不同意。第二天到校,我就看到了一個扎著辮子的清秀女孩。她對我尷尬地笑笑,我也對她會心一笑,并向她點點頭。我想她應該知道我的意思。現在,我發現她越來越像女孩子了。
我們班從新學期開始寫心理周記,第四周輪到她那個組寫,沒想到她會交。我第一本批閱的就是她的周記,字跡非常清秀,很明顯她是用心去寫的。她在周記中寫道:“華老師,我還記得在《成長的足跡》上,你留下的話。當我看完時,我笑了,在那個時候我發現居然還有老師不放棄。我真的很謝謝你,可惜在老師面前我不會說這種話……憑良心說一句,你真的是一個好老師!那種什么學習的話我不會說,也不想去編,就是面對現實,新學期我沒有什么新鮮感覺,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去打擾別人吧!用一句我現在經常用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因為我長大了。是啊,這句話以前經常聽到,總是覺得很好笑,可是現在從自己嘴里說出來有一點不一樣……就快畢業了,你也說了,有些話當面是說不出口的。所以我有一些話想對某幾個老師說,希望你可以幫我轉達。第一個老師是數學老師,她陪伴了我們3年,我不得不承認我不討厭她,反而在即將離開學校時對她有一絲不舍。以前是我不太懂事,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我為什么要這樣做?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不過最讓我開心的是她并沒有因為那些事情而對我不好。也許就是因為一些很細小的原因,才對她有那種不舍的感覺吧……記得開學時,你說以前初一時看到的我很單純。的確,那時候并沒有想到今后的我會變得那么離譜。如果當初你是我們的班主任,那我們班就不會變成這樣了……”
離中考還有二十多天的一個晚上,我收到她的短信,說我還欠她一頓飯。我答應請她吃肯德基,她說還要叫幾個同學,她一個人不好意思去。我問她請其他同學吃飯的理由是什么?過了一會兒,她回短信:“我們班改變了很多,這算不算理由?”我很欣慰。她還給我看了她寫的一點東西:“時間太長,讓人覺得麻木。時間流逝,才讓人覺得可惜。不要等到時間不夠時才知道珍惜,那時時間已悄然離去……”我鼓勵她繼續寫下去。
我不敢說,我的班主任工作使問題學生發生轉化,只能說使問題學生發生了變化。轉化是一個質變,而變化只是量變。小方的案例只是問題學生變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還有一個故事:一天,上帝又叫我牽蝸牛去散步。我無可奈何地望著它,它也十分懼怕地等著我。于是我干脆走在蝸牛后面,讓它牽我去散步。很快,我被眼前的風景迷住了,原來身邊的花兒是那么美,景色是那么迷人,簡直就是世外桃源。當我清醒過來抬頭看蝸牛時,它已爬了好遠的一段,當我趕過去時,它已經向另一個目標前進了。對待問題學生,如果我們能換一個角度,多一些寬容,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會有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