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蔡蕊屹:沿著北山街一直走
- 許多人,許多的說說,許多的青春
- 萬物和生長
- 1357字
- 2025-01-28 14:28:30
在杭州住過幾十年的人,應該對那時北山街略有印象。一條背倚著寶石山,前擁著西子湖的老街,一條彎彎曲曲如西子波濤般不曾筆直的老街。街兩旁植著的那些已參天了的法國梧桐,一到秋日,便成就了一路的金黃,樹下寬闊的花壇生著各色的花,大朵地綻放,街旁不時有可以彎入的小巷,集著如同這山水一般秀麗的老房,對著一湖的水與荷。只是那時,還沒有一路的浪漫咖啡吧和餐館,樹下的花壇還沒有因黃金周的擠踏而改得如此之小,公交車道沒有變得如此驚險,湖邊沒有木船港。而那些老房,也沒有現在這樣的空寂、整潔而稀有。
幸運的是,我們的那幢老房還在,快樂的一群我們,也還在。
沿著北山街一直走,見了一扉黑色鏤空鐵門,拉開這帶了些銹跡的老門,往里走。一彎,入眼的只是一兩間矮房和叢叢密密的高樹,直走,再一彎,越過被樹遮住的視線,眼前忽而就躥出了條青石小巷。凹凹凸凸的青石板,踏上去略略不穩,啪嗒啪嗒地輕響,在狹長的巷子里回蕩,聲線很長,很長,集著停留的時光。盡頭,是幾級石階,登上,抬腳,踏過木門檻,棕木的老房便已將你包圍,仰看天空的藍從天井中透下,映著腳下的青石。老房分上下兩層,全由石和木建成,結構與四合院相似,一間間房分布于天井四周。右邊有一個木樓梯,倚墻而建,一踩上去,便支支呀呀的搖,像哼不完的歌謠。
上了樓,繞著天井也是一圈房和廊,不同于一樓的是這層的房分布于廊兩邊,門對門地建著。再一彎,有一條深深的長廊,沿著它走,一直走便又見了另一條筆直通入不知何處的木樓梯,層層疊疊,幽幽暗暗。那是我小時最不敢去的,每次壯起了膽,卻也只是站在那樓梯的入口,向著黑呼呼的下面望著。那時往往午后,老房里總是陽光明媚,唯獨這條廊似乎從沒有陽光,每次去也都只是一個人,長長的一條廊沒有一點人聲,出奇得靜謐。望著望著,總覺得背后發涼,有風帶著木的氣息流過,終于撒開兩條腿跑,大跨步跑得很快,生怕有什么跟著似的,一口氣跑出了那條廊,不敢回頭,直到有陽光灑在身上,才靜靜地回頭,望著那陰暗的廊盡頭那個深深的入口發呆。莫名覺得它定是通向世外桃源,但終究不敢踏下一步。
因為老房是木結構,蜘蛛、飛蛾、壁虎、蝙蝠、千足蟲還有不知名的小蟲子都是???,只是害怕白蟻和蛀蟲。一到春夏,就是浩蕩的滅蟲行動。老房與植樹早已不分彼此小花小草不知何時生在窗臺,木架是很常有的烏瓦上滿是風吹來發出的雞毛般的野草,廚房灶旁總是能長出蘑菇,白白胖胖的身子,頭頂個黃棕小帽,一天就能長長、長胖,可惜夜晚自然脫逃不了老鼠先生的光顧。
我的房間在二樓廊的盡頭,面對著西子湖,抬頭便可望見。還有窗邊樹上一窩忙忙碌碌的松鼠,已是老鄰居。晴天時,陽光透過每一絲木縫滲入,老房便蕩漾著橙黃色暖暖的氣息,這時候,天井里就擺上了幾大排衣架,掛著各式滴著水的衣褲。棕紅的木被陽光曬著,整座房便都成明色調,就像陽光下的透明的泡泡。雨天時,老房的木石似都映著這江南的雨絲而成了棕青色,雨在房上匯聚,滴落于瓦檐,打在天井的石階上,濺開朵朵水花。老房滲水,往往是屋外青絲,屋里也落,相知相融。
老房無論夏春秋冬,晨午夜黎,都美得如江南水墨,又或明媚如西方油彩?;蛟S是西湖太美,北街太美,而襯了老房吧?;蚴侨邕@般的老房襯出了北山街的一絲秀麗,西子湖的一抹典雅。又或是老房的美,源于我們,因為她是我們的家,因為她已然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