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血戰十式
- 從白蛇開始主宰三界
- 奔波爾灞
- 2010字
- 2025-01-18 23:59:49
第十三章血戰十式
“如今我煉精有成,肉體脫胎換骨,可以選一門武藝來練一練。”
武藝可護道,亦可修身。
若是有一身的好武藝,他也不必縮在這荒山上,直接高來高去,尋那幕后之人。
來個近在咫尺、人盡敵國,何其快意恩仇。
說做便做,喂了阿寶一道本源之炁,李墨便趁著夜色一如既往地來到趙家莊。
中間雖遇到了些山民,但都被他避了過去。
嗅覺的靈敏,讓他在黑暗中絲毫不受限制。
“兄弟,你怎么晚上來了?可是遇到了那伙衙役?”
趙烈披著獸皮襖,點著一盞油燈,等橘色的光映照在李墨的臉上,他驚訝得無以復加。
“兄弟,你……你……你這是?”
李墨露出淺笑:“修行略有突破。”
“看出來了,這筋骨皮肉,脫胎換骨,煉精有成啊!”
趙烈請李墨坐下,親自斟了一杯熱茶遞上,眼中滿是欽佩:“兄弟這般精進,真是令人嘆服。”
“也是運氣使然,可惜我雖然煉精有成,卻沒有武藝傍身。唉!”
趙烈拍著手,興奮地站起身,喜上眉梢道:“兄弟,你若是不嫌棄,我趙家有門刀法,你拿去先用。”
李墨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接過茶杯輕啜一口,溫熱入心:“多謝兄長美意。”
趙烈快意一笑:“兄弟,我趙家在太宗時便是府兵,曾在李衛公麾下做過百夫長,這門刀法便是衛公所傳。”
李衛公,便是李靖李藥師。
東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DTZ,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
他毫無疑問是唐初第一名將,無論戰功、能力、知名度、后世評價,堪稱大唐軍神。
大唐設置武廟,李靖名列武廟十哲,和韓信、白起、孫武、吳起等古之名將同列。
頓時,李墨有了極大的興趣。
“李衛公這門刀法,喚作血戰十式,傳承者眾多,但我趙家也得了真傳。”
趙烈取了佩刀,便在雪地里展開了陣勢。
曾經的大唐軍兵,授“血戰十式”,仰之與敵搏殺。
此乃上乘刀法,練至高深之處,可得軍陣殺伐之刀意。
趙烈在這門刀法上修煉二十年,橫刀一抖,“兩軍對壘”!
這是“血戰十式”的第一式,弓起腰背,上身微俯向前,刀橫于胸。
在寒風瑟瑟的院子里,在趙烈一招一式的指點下,李墨由第一式兩軍對壘,接著鋒芒畢露、輕騎突出、探囊取物、一戰功成、批亢搗虛、兵無常勢、死生存亡、強而避之到第十式君臨天下,只覺每招均得心應手。
而每刀劈出,都是以命搏命的招數,一時物我兩忘。
得了“血戰十式”的刀法,李墨心滿意足。
都說“年刀,月棍,一輩子的槍”。
刀法在兵器中還是很好掌握的,李墨又脫胎換骨,身體素質遠超常人,只一晚便練得有模有樣。
“兄弟,我沒什么可教你的了。只要勤于修煉,兄弟必有大成。”
“還是兄長教得好。”
李墨也不和他客氣,此恩此情,記在心里,等自己發達了,再涌泉相報,也不遲。
“不瞞兄長,那群衙役便是來尋我的。我不能在這里久留,現在天還未亮,我該走了。”
趙烈沒開口留,而是去屋內取了一口橫刀遞給李墨,刀身寒光閃爍:“此刀乃是先祖所留,今日贈于兄弟。以兄弟的本事,此刀必能一展鋒芒。”
“我不能奪人所愛!”
趙烈苦笑一聲:“先祖曾隨衛公去過漠北,用此刀斬殺蠻夷。可落到我手里,難道拿它殺豬宰狗?此刀偶爾夜里長吟,我卻無法展露它的鋒芒……唉!兄弟修行中人,莫嫌棄才是。”
“錚!”
刀鳴如龍吟。
趙家先祖曾是百夫長,這口橫刀便是工部鍛造出來的精品。
甚至都已經達到偶爾會在晚上長吟若猛獸嘯鳴的境界,這已經是即將形成器魂的象征了。
武將一旦是天生殺伐的命格,陽剛逼人,那么便絕不怕陰鬼冤魂,死在他們手下的人的怨念和煞氣往往都會凝聚在刀上,與武將自身的意志同化,慢慢的形成器魂,一旦成型的話,那么便是有名的兇器。
而當器魂進一步成長可以化形以后,就又被稱為是殺器!擁有殺器的,往往都是戰場上有名的猛將,征戰四方所向披靡的那種。
這把橫刀本來鍛造得就是精品,歷經大唐立國的殺伐,又經過塞外異族的洗禮,已經幾乎快要形成器魂了。
李墨握刀,精魄白蛇在識海中游動,只覺一股寒意透骨,仿佛能聽見刀中無數亡靈的低吼。
“好刀!”
“兄長,大恩不言謝。未來李墨若又所成,必來回報今日傳武贈刀的情誼。”
“兄弟必能如那大鵬鳥,扶搖直上九萬里。”
“借兄長吉言,我去也!”
一人一蛇一刀,漫天大雪,身影漸隱于蒼茫之中。
“呼……吸……”
雖然大雪紛飛,可是城門口處依然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騾馬嘴嚼子里面吐出來的白氣都一股一股的,幾乎要連接成云霧一般。
李墨早已經換了一身著裝,連容貌都經過了偽裝,又經過脫胎換骨,皮膚白凈,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氣。
哪還有那股子柔弱書生的模樣。
任誰看了,都只當是哪家公子出游,氣宇軒昂。
酒肆內,炭火正旺,熱氣騰騰。
一絲絲肉眼不可見的氣味因子在空氣中彌漫,李墨輕抿酒杯,眼神陡然銳利如刀,捕捉到一絲熟悉的氣息。
從窗口往外一看,果然見到幾名衙役匆匆往衙門趕去。
‘能驅使稅吏,又能如此驅馳衙役,那幕后黑手大有可能就是官府中人了。’
‘縣令、縣丞、主簿、縣尉。’
‘縣令可以排除,三五年一調任。’
‘縣丞是副手,本地人擔任。主簿負責文書工作和行政管理,縣尉負責治安、捕盜和司法事務。’
‘這三個都有可能。’
‘我聞著氣味慢慢排除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