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晌午。
王嘉胤在衛淵的陪同下,巡視了秦營。
從昨晚交談中,他已經得知秦營的規模,可今日一看,還是被眼前景象,震撼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望著那兩千輛,裝著糧食的馬車,王嘉胤的眼睛都紅了。
這幸虧是衛淵的糧食,而且旁邊還有幾千兵馬守著,要是換成其他人的,他真有動手搶糧的心思。
要知道,自己的老兄弟們,這會兒還勒緊褲腰帶,跟饑餓做抗爭呢,府谷大營里,早就從原先的兩餐變成了一餐,即便如此,剩下的糧食也僅能維持一月。
王嘉胤心里那個憋屈啊。
大家同樣是反賊,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向秦營這樣富足?以前衛家沒反時,偶爾還能得到衛淵的接濟,現在衛家自己都反了,恐怕再想接濟自己,也是有心無力了。
又過一日。
王嘉胤帶來的騎兵,也都歇的差不多了。
中軍大帳內,衛淵沒有絲毫猶豫,看向外面的天空深吸口氣,當機立斷下達了軍令。
兵進延安府!
是騾子是馬,終究還是要拉出來溜溜了,藏鋒十年,他手中的這柄劍,就是秦人飲血的長劍。
最先出動的是塘騎。
五騎一塘,每路二十四塘,遮蔽大軍方圓二十里。
這些塘騎都是輕騎,各備五色旗矛、腰刀、弓箭,相距一里,前后跌進,一名接一名從營門跨出,向北方奔去。
很快天色漸亮,半輪紅日在山巒起伏的翻騰云海中灑出紅線。
天地初分之際,秦營前哨開拔,前面排著五列,身穿黑色布面鐵甲的軍士,清道旗、金鼓旗、五色飛虎轅門旗、封門豹尾長幡、五方元帥神旗......
各色令旗幾乎遮住了整個步兵隊列。
接下來,就是王嘉胤手下的馬軍。
這些馬軍騎術精湛,三列縱隊,在一丈寬的山道上輾轉騰挪,隊列絲毫不亂,其中除了有少量的蒙古人,剩下的幾乎全由邊軍和驛卒組成。
前哨步卒跟隨在馬軍后面,以隊為單位,將隊中的馬車護在中間。,衛淵親率中軍,緊隨其后,與前哨保持兩百步的距離。
秦字大旗飛揚在空中,大旗的金邊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左側同樣是黑底紅字的衛字帥旗,只不過少了金邊;右側是鷹揚旗,黑底上繡著白色海東青,神峻異常。
旗號之下,他與王嘉胤相伴,楊云霄率領四名親兵拱衛身旁。
一百親兵皆穿鐵甲,呈三列縱隊,牽馬在側,亦步亦趨。
最后就是后哨。
兩千多輛四輪馬車,被后哨軍士護在中間,其中大部分軍卒都披著甲胄,刀不離手,警惕異常,押運著秦營幾乎所有的糧草輜重。
大軍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再往北就是中部(今黃陵)、洛川、鄜州(今富縣)、甘泉,最后就是延安府了。
一千里的路,大軍走了整整半個月。
衛淵現在有些緊張,第一次領兵作戰就對上李卑,說實話他心里還是有些發怵。
這個李卑可不是庸才。
猶記得崇禎二年,陜西巡撫劉廣生討伐延慶回賊,也就是以老回回為首的這些反賊,當時官兵三路進軍,命令李卑與游擊將軍伍維藩從西路。
領到軍令后,從延安府發兵開始,李卑所部的行軍速度,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突突直進,在第一日,就甩掉了延安衛的八百衛兵。
發兵次日,他便在一百二十里外的延川縣,擊潰混天王部義軍,傳送首級八十六;第三日,他再次疾馳縱橫八十里,擊潰王左掛部將大紅狼,傳送首級一百二十;第五日,復又打進黃龍山,擊斬大小首領十三人。
黃龍山是陜北農民抗稅的大本營,早在萬歷年間就有百姓攜家帶口進入山中。
李卑率二百騎兵,在其中橫沖直撞,像捅進了馬蜂窩,老回回帶兵一路奔逃,成千上萬的農民軍一邊跑一邊潰散,他追了兩天兩夜,老回回跑了兩天兩夜,一口氣追到寧塞堡。
直接把老回回部趕出了邊墻。
這件事就在去年剛剛發生,衛淵現在想想還心有余悸。
他生怕去年的悲劇重新上演,所以在距離延安府不到一百里的地方時,衛淵喝令全軍原地止步。
“傳令塘騎、鷹揚騎,絞殺延安府官軍哨騎。”
令旗搖動,馬蹄聲急響,傳令兵從隊列兩翼飛掠而去,留下道殘影,高聲傳達軍令。
鷹揚騎的騎兵,已經飛馳而去。
兩個完整的二十四塘塘騎、再加上鷹揚五百輕騎,還有高杰率領的五百輕騎,三方合力剿殺延安府在外的偵騎。
衛淵要讓李卑變成瞎子,讓他不知道秦營大軍的動向。
......
延安府城,參將署。
李卑坐在太師椅上,頭輕輕后仰,兩只手在太陽穴上輕輕搓揉。
他這會心中有些煩躁。
前些日手下塘騎來報,反賊王嘉胤率領千名騎兵,正極速南下已到綏德,收到消息,他即刻領兵前往延長準備攔截。
可王嘉胤實在太小心了,大軍在急行途中,塘騎還放出四十里外,提前得知自己領兵抵近,連打都沒打,直接調整路線向東逃了。
今時已不同往日,陜西的反賊在這兩年迅速成長。
而王嘉胤部下的這些騎兵,都稱得上是軍中精銳,百戰悍卒。
這次,李卑沒像去年那樣領著兩百騎去追。
可即便是敵人遁走,他也因此抓住了戰機。
賊兵精銳的騎兵不在大營,連賊首王嘉胤也南下在外,那么剩下的那一兩萬盤踞在府谷縣內的賊寇,豈不是可以打了?
此番正是一鼓作氣,剿賊的大好時機。
李卑沒有猶豫,回到延安府城,便立刻給延綏巡撫洪承疇去信請戰。
得到回應后,他布置好延安府的防備,打算揮師出兵府谷縣,都準備起營了,卻突然發現,自己派出去的塘騎不見了!
整整二十六塘塘騎,直至夜里居然連一騎也沒回來。
他知道出了問題。
塘騎失蹤,沒準就和前些日子南下的王嘉胤有關。
李卑正愁思間,一名家丁從門外走了進來,拱手行禮。
“將軍,馬百總到了。”
“讓他進來吧。”
聽見家丁的聲音,他坐直了身子,理了理衣襟。
馬科頂盔摜甲的進來,身上甲葉鏗鏘作響,抱拳一禮:“將軍!”
“坐吧。”
李卑隨意指了指堂下椅子。
馬科也不客氣,見禮之后“嘿”聲一笑,直接大刀闊斧的坐了下來,眼睛在室內四處亂掃。
見到這幕,李卑不禁也笑了笑。
他就喜歡年輕人這樣。
打了半輩子仗,從薊鎮打到山海關,被罷免后,回到陜西還得打,他什么人沒見過?
年輕人有些傲氣又能怎樣?
沒有傲氣的年輕人,那還能叫年輕人嗎?
......
注:崇禎二年,陜西巡撫劉廣生議討延慶回賊,三道進兵,命卑與游擊伍維籓等由西路入。卑簡精騎二百,迫擊兩晝夜,行四百里抵保安寧塞,連破之,共獲首功一千有奇。——《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