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墨染流年殤
- 錦箋墨客
- 2039字
- 2025-01-21 21:08:14
男子佇立在刑場,目睹那血腥一幕落幕,道玄的鮮血在熾熱的陽光下迅速干涸,在黃土上留下觸目驚心的暗紅色痕跡。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有悲憫,也有轉瞬即逝的決絕。深吸一口氣后,他緩緩轉身,衣袂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拂過地上的塵埃,身影逐漸沒入人群,朝著遠方走去。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道玄被行刑一事已然過去了數月,被人們漸漸淡忘。但在這看似平靜的日子里,一場關乎無數人命運的盛事——科考,正悄然拉開帷幕。
科考當日,考場內靜謐無聲,只有考生們奮筆疾書的沙沙聲。窗外,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欞,灑下細碎的光影。那位身著月白長衫的男子,此刻正專注地凝視著試卷,他的眼神深邃,手中的筆似有靈韻,在潔白的紙張上揮灑自如。
幾日之后,榜單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張貼而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將榜單圍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急切地尋找著自己的名字。男子不慌不忙,穿過擁擠的人群,目光在榜單上徐徐掃過。終于,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一瞬間,他的眼眸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光亮。
他微微低下頭,嘴唇輕啟,心中喃喃自語:“舉人……這只是計劃中的第一步?!彼难凵褡兊糜l堅定,仿佛透過眼前的榜單,已然看到了未來的宏偉藍圖?!按竽暗拿恳淮缤恋?,每一個角落,都將在我的掌控之中?!彼站o了拳頭,暗自下定決心,隨后轉身,闊步離開,他的背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堅毅。
時光悠悠流轉,三個月轉瞬即逝。在一個晨光熹微的清晨,那身著月白色長衫的男子,與一眾在榜上留名的考生們,懷揣著滿心的憧憬與緊張,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車馬粼粼,塵土飛揚,眾人的臉上雖帶著旅途的疲憊,可眼中卻閃爍著對殿試的期待。
終于,他們抵達了繁華的京城。這座古老而宏偉的都城,紅墻金瓦,雕梁畫棟,處處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莊重。殿試的日子來臨,考生們依次步入宮殿,在肅穆的氣氛中完成了這場決定命運的考試。
幾日后,盛大的傳臚大典在皇宮太和殿前拉開帷幕。寬闊的廣場上,新科進士們身著嶄新的服飾,整齊列隊,神色緊張而又激動。太和殿金碧輝煌,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金色光芒,殿內香煙裊裊,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
一位身著緋紅色官服的鴻臚寺官員,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殿前。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而清晰地開始宣讀榜單:“一甲第一名,王鑫,貫籍逐州……”每念出一個名字,廣場上便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被念到的考生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與自豪的神情。
“一甲第三名,裴柏之,貫籍寒州!”當這一聲響起,人群中,那男子微微一怔,旋即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待鴻臚寺官員念完排名,一位身著青色官服的禮部官員快步上前,引領著念到名字的考生們前往大殿??忌鷤円来芜M入殿內,只見殿內龍椅上端坐的大陌圣上,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面容威嚴。
新科進士們按照順序,一個接一個地走到皇帝面前。他們先是整齊地跪地,雙手伏地,隨后緩緩叩首,額頭觸碰到冰涼的地面。如此三次跪地,九次叩首,每一個動作都規范而虔誠,以最隆重的禮節向皇帝表達著感恩之情。裴柏之在行禮時,目光始終低垂,心中卻思緒萬千,他深知,從這一刻起,自己正式踏入了仕途,也向著心中的宏偉藍圖邁出了重要一步。
暮色如墨,緩緩浸染了京城的天空。裴柏之拖著疲憊的身軀,行走在京城熙熙攘攘卻又透著幾分陌生的街道上。參加殿試耗盡了他幾乎所有的盤纏,如今,他的囊中羞澀,好在腹中的才學和心中的志向,依舊熾熱。
抬眼望去,街邊一家不起眼的客棧,招牌在晚風中輕輕晃動。裴柏之深吸一口氣,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走了進去。他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幾枚碎銀,遞給柜臺后的掌柜,聲音帶著幾分疲憊卻不失沉穩:“掌柜的,給我一間房,住幾日。”
掌柜的接過銀子,在手中掂了掂,臉上堆起一抹笑意,說道:“客官,樓上請,小店雖簡陋,卻也干凈,包您住得舒心?!?
裴柏之微微點頭,拖著步子上了樓。房間不大,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可在他眼中,這已是此刻最溫暖的港灣。他躺在床上,望著斑駁的天花板,思緒萬千,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未知的忐忑。
接下來的幾日,裴柏之每日清晨便起身,在客棧房間內,借著透窗而入的微光誦讀經典,或是在城中的街道漫步,觀察著京城的風土人情,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這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裴柏之的床榻上。他剛整理好衣衫,準備出門,就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裴柏之打開門,只見一位身著官服的差役站在門口,手中捧著一卷明黃色的詔書。
差役高聲說道:“裴柏之接旨!”裴柏之心中一緊,隨即迅速跪地,恭恭敬敬地俯下身去。
差役展開詔書,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裴柏之,才學出眾,殿試表現優異。特任命其為正七品給事中,望其恪盡職守,輔佐朝廷,欽此!”
裴柏之心中一陣激動,雙手接過詔書,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臣裴柏之,謝主隆恩!”待差役離去后,裴柏之緩緩起身,手中緊緊握著那卷詔書,眼中閃爍著光芒。他知道,自己多年的苦讀與堅持,終于在此刻得到了回報,而這,也僅僅只是他踏上仕途、實現計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