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治大河使西域,兩面開花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chuàng)不朽世家
- 魚羽漁鈺
- 4097字
- 2025-01-25 00:01:31
——堪稱完美助攻!
顧康此言一出。
剎那間,大殿內(nèi)的氣氛陡然為之一變。
群臣瞬間心領(lǐng)神會,先是目光投向顧康,旋即又偷偷瞥向劉莊。
雙唇微微顫動,卻仿佛被什么哽住,終究是說不出話來。
還能再說些什么?
大勢已成!
之前的他們利用劉秀昔日的行為,再加上這次的天象,已經(jīng)將劉莊逼到了絕路。
而現(xiàn)在,他們便要承受大勢逆轉(zhuǎn)的后果。
大勢已然不可逆也!
雖然此次四路大軍只有一路大軍大勝。
但其余三路雖無果,但卻亦無傷亡。
這便足矣!
要還想著由此借口去攔著劉莊,那得先問問自己脖子硬不硬!
這些臣子們絕非愚鈍之人,短暫沉默之后,他們紛紛朝著劉莊拜倒,齊聲高呼:
“恭賀陛下!!!”
劉莊看向顧康,臉上笑意更濃。
他如此寵信顧康可不僅僅是因為才能。
同樣還是因為顧康始終都可以跟他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且能給他打出完美的配合。
“好啊!好啊!”
劉莊連聲稱好,旋即下令,“立刻將此事昭告天下。”
“我漢軍勝了!”
“而且還是大勝!”
“另外,傳朕詔令,此次北伐之軍,都有封賞!”
此刻的劉莊,盡顯明君風(fēng)范,有條不紊地進(jìn)行著一系列的封賞舉措。
竇固直接被其提拔到了征虜將軍。
這也算是意料之中,畢竟竇固本來就是奉車都尉,如今立下大功,成為雜號將軍也屬合理。
讓人意外的則是顧晟。
劉莊竟要拜他為破虜將軍,與竇固同為雜號將軍。
這一決定,著實出乎所有人的預(yù)料。
要知道,雖然這次顧晟也立下了大功,但其原本只是軍司馬,遠(yuǎn)不及竇固。
按理而言此次受封偏將軍最為合適,拜雜號將軍則是有些過了。
群臣皆是駭然。
甚至有人立刻開口諫言,言此舉或引起邊疆不穩(wěn)。
畢竟兩人皆是雜號將軍這以后聽誰的?
但劉莊卻絲毫都不在意,直接將眾人的情緒壓了下去。
雖然他們說的這種狀況或是對的。
但卻不適用于當(dāng)下。
顧晟是誰?
他可是顧嘯之子!
其身份在這些個功臣家族之中本來就有著足夠的影響力。
更別說如今的顧氏早已不是昔年顧康顧晟剛剛踏入洛陽時的那般了。
如今之天下,誰敢小覷顧氏?
更何況顧晟此次還立下了如此大功?
對此,顧康則是沒有多說什么。
他自然知道,劉莊這是為了防范竇固于邊疆一人獨大。
若是沒有合適的選擇,劉莊或許還不會這樣做,但如今有了顧晟,他就注定會安排好一切。
他就是這樣的皇帝。
帝王心術(shù),平衡之道。
隨后,劉莊又拜班超為軍司馬,并對此行所有將士全都進(jìn)行賞賜。.....
........
南宮。
“哈哈哈,痛快!今日真是痛快!”
時隔多日,劉莊那爽朗的笑聲終于是再一次在南宮之內(nèi)響了起來。
他實在是壓抑太久了。
這種事哪怕他是皇帝也根本不可能完全解決,只能一直壓抑在心中。
今天,這個心結(jié)終于徹底散了。
顧康此時也是難得的在劉莊面前露出了笑容。
顧晟終于立下功勛了。
這距離他當(dāng)年重臨洛陽時定下的目標(biāo)又近了很多。
只要繼續(xù)這樣順?biāo)煜氯ィ麄€顧氏便有可能在劉莊這一朝達(dá)到一門雙侯的盛況。
屆時,顧氏便有了躋身于天下最強(qiáng)大族的聲望!
他又豈能不欣喜?
“濟(jì)世,你今日便在宮中用膳。”
劉莊興致頗高,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你我君臣二人,就如當(dāng)年一般,好好暢談一番。”
顯然,昔年劉秀大業(yè)未成,旦夕身死的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不想浪費任何的時間。
“臣領(lǐng)命。”顧康微笑著拱手應(yīng)承。
兩人就這樣在南宮一同用膳,而后自然而然地談及政事。
如今大勢已成,他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西域。
而事情也正如原本歷史的發(fā)展一般。
劉莊打算派班超為使出使西域,憑借此次漢軍大勝的聲威,一舉平定西域。
顧康對此深表贊同。
自班超與顧晟結(jié)拜之后,他也是先后與班超接觸了多次。
政治水平高的人通常都有一個特點。
那便是識人。
對于班超的才能,顧康早已了然,更別說如今他還立下了功勛。
但顧康卻說起了另一件事。
——治水!
“陛下!”
“自昔年平帝時期起,大河、汴渠多次決口泛濫,百姓深受其害,傷亡無數(shù)。”
“隨后天下大亂一直都沒有得到整治。”
“如今盛世來臨,但兩岸百姓卻仍深受其害,臣曾細(xì)細(xì)探過此事,百姓皆望朝廷能夠整治大河。”
“此乃民心所向。”
“臣以為時機(jī)已到,該行治水。”
顧康毫無保留地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其實他早就有此念頭了。
顧康本就對農(nóng)耕之事極為精通,深知水患對農(nóng)業(yè)的危害。
自治天下之田后,更是愈發(fā)察覺到了大河、汴渠如今的狀況。
并為此做出了準(zhǔn)備,先后集結(jié)了一批于水利方面頗有造詣之人。
但治水之事,必定影響甚大。
群臣的心思他看的太清楚了解了,他一直都在等待著機(jī)會。
如今,這個時機(jī)終于來了!
聽聞此言,劉莊不禁微微皺眉。
他自然知曉大河與汴渠的水患。
同樣也十分明白若是當(dāng)真能做成這件事,定是一件福澤后世之事。
對于大漢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但他想的是,如今的大漢,真的有能力同時兼顧這兩件大事嗎?
雖是遣班超赴西域為使。
但在這其中也必定有大軍相護(hù)。
當(dāng)然,并不是直接隨班超遠(yuǎn)赴西域,而是給予震懾。
這件事可大可小。
劉莊原本的想法是直接大型興兵,待西域一定,立刻揮兵徹底解決掉北匈奴。
但要行治水之事,那此事便一定要擱置。
絕不能動用太多的兵馬。
治理汴渠與大河,這注定是一件損耗極大之事,容不得他不多加考慮。
“陛下,若是當(dāng)真能治水成功。”
“不僅僅可以造福兩岸百姓,期間可多出來的耕地亦是一項好處。”
“.....”
顧康仍是在幫劉莊分析著其中利害。
劉莊聽得十分仔細(xì),直至顧康說完后,他心中也是做出了決定,直接點了點頭:“大河之患,卻是我大漢心腹之患。”
“如今天下安康,北匈奴之禍暫解。”
“若能趁著撫平西域之際,能夠解決此患,確是福澤天下之事。”
劉莊是個十分英明的皇帝。
尤其是對待百姓,他從來都不會吝嗇,并沒有過多糾結(jié)。
無非便是暫放心中大事,少派些兵罷了。
昔年劉秀為了息民能拒絕“萬世刻石之功”,他又豈能給劉秀丟臉?
“陛下圣明!”
顧康再次朝著劉莊一拜。
旋即便與劉莊詳細(xì)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按照顧康的計算,至少要征調(diào)十萬的甲士,且還要有數(shù)十萬的百姓.....
這注定是一件大事。
兩人更是就如同當(dāng)年那般直接談?wù)摰搅松钜埂?
顧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表情不由得愈發(fā)復(fù)雜。
——相比于如今的天下人,他更加清楚如今大漢的國力到底到了什么地步。
治黃河,撫西域。
劉莊只要不發(fā)動那種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同時做這兩件事其實還真的不足以傷筋動骨。
真正讓顧易在意的是這兩件事發(fā)生的時間。
一切都提前了!
顧氏的橫空出世,不僅僅是讓劉秀在開國時期免去了很多麻煩,減少了不知多少的傷亡。
如今更是讓劉莊一朝更加強(qiáng)盛了。
顧易記得很清楚。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漢明帝這一朝,以當(dāng)下的時間節(jié)點來看,甭說是如今北伐,就連治水都是還要再等兩年的。
至于北伐之事更是直接要等到了永平十六年。
但現(xiàn)在大漢卻有能力同時做這兩件事。
以此可見,這兩者的差距到底有多么大。
顧易如今就是在思考,若是真的在劉莊這一朝大漢就已經(jīng)強(qiáng)盛到了這個地步。
那未來到底會發(fā)生多大的改變?
顧氏若是一直都在。
如此強(qiáng)盛的大漢還會以原本歷史之中的那種方式落幕嘛?
這個問題,如今就連他此時都不能完全確定了。....
........
劉莊與顧康皆非優(yōu)柔寡斷之人,就在當(dāng)天兩人詳細(xì)談好了其中的各種細(xì)節(jié)之后。
次日,便直接宣布了此事。
在如今的這種時代,面對火力全開的明君賢臣,天下注定將迎來巨變。
于廟堂之上,劉莊先是宣布了對于西域的安排。
經(jīng)過他與顧康的商談,決議先不調(diào)兵,僅將原有人馬留守,并令將士們在伊吾盧城屯田。
借著此次大勝的威望,盡可能的獲取大漢于西域的利益。
群臣聽聞此消息,心中皆是一喜。
陛下這是放棄大規(guī)模興兵了?
陰霾頓散。
他們每個人都期望能繼續(xù)維持當(dāng)下的太平,全力發(fā)展農(nóng)耕。
但緊接著,劉莊便直接宣布了治水之事。
當(dāng)聽到所需征調(diào)的人數(shù)后。
朝野巨震!
所有人的表情都變了。
但僅僅瞬間,他們便又都冷靜了下來。
相比于大規(guī)模的動兵,治水對于他們而言確實是要好接受一點。
因為他們亦能得到好處!
而且最關(guān)鍵的是,面對如今攜大勢而來的劉莊與顧康二人,群臣根本沒有理由也不敢反對。
劉莊于殿前賜顧康《山海經(jīng)》、《河渠書》、《禹貢圖》等圖。
并下令各郡國必須要嚴(yán)格執(zhí)行征調(diào)。
但凡有地方豪強(qiáng)敢于通過各種手段免除徭役者。
一律處以重刑!
大漢的強(qiáng)盛,在這一日盡顯無遺。
明明是征徭役。
但當(dāng)天下百姓們聽說要治理大河之后,尤其治理之人還是顧康后,還是為之歡呼雀躍。
要知道,大河一旦決堤,受影響的可不僅僅是兩岸百姓
青、冀、兗乃至徐、豫等州,皆曾深受其害。
天下百姓早已不知道有多少人盼望著朝廷有一天能夠來治理大河了!
如今,這一天終于來了。
最關(guān)鍵的是,治理大河之人還是顧康。
如今的顧康在天下百姓心中,可以說就跟仙人一樣。
這可是能讓他們豐收的仙人。
如今,他又來治理大河了!
天下側(cè)目!
當(dāng)消息傳開的那一刻起,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誦起了顧康的名字,并朝洛陽而拜,感恩天子的仁德。
而顧康也迅速做好了一切安頓,旋即便直接帶人離開了洛陽。
........
伊吾盧城。
班超正在與顧晟道別。
“兄長,你無需擔(dān)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弟此行定能揚我大漢國威,以震西域。”
看著眼前一臉嚴(yán)肅的顧晟,班超笑了笑,“兄長曾多次與弟說起,昔年相面之人于我兄弟二人說過的話。”
“如今這豈不就是弟的機(jī)會?”
班超的臉上沒有半點畏懼。
顧晟就這樣看著他,腦海之中思緒不斷。
他自是知道此行兇險。
甚至還想過與班超一同前去,但班超卻怎么都不答應(yīng),甚至還拒絕了顧晟要多給他點人馬的想法。
按他的話來說,只要他之前的三十六人馬足矣,若遇意外,人多反倒是累贅。
對此,顧晟也是萬般無奈。
班超說的確實沒錯。
西域地廣,此次出使不同于上一次,帶多少人馬并無太大意義。
唯一能依靠的便是漢軍的聲望。
顧晟顯然是知道這點。
為此,他早已做好了與北匈奴再戰(zhàn)的準(zhǔn)備。
此次大勝若不能讓西域明白大漢如今的強(qiáng)大。
那便再戰(zhàn)一場!
兩場!
只有不斷的大勝才能讓班超更加安全。
沉默了片刻,顧晟也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恰似當(dāng)年一般,他再次輕輕拍了拍班超的肩膀,而后朗聲說道:“好!”
“今日你我兄弟在此分別。”
“只待他日你定西域,我蕩平北匈奴,屆時天南海北,兄弟再相見!”
兩兄弟目光交匯,旋即放聲大笑。
“拿酒來!”
顧晟讓甲士取來了酒。
兩兄弟就此碰杯,一飲而盡。
兩人沒再多說任何話。
班超只是朝顧晟拱手作別,迅疾便轉(zhuǎn)身上馬,帶著眾人絕塵而去。
大漠孤煙。
如血的殘陽將班超以及那三十六人的身影拉得極長。
顧晟亦是未曾停留,轉(zhuǎn)身便回了城內(nèi)。
大丈夫既心意已決又何須多言?
待得封侯重會日,縱酒長歌敘華年。
......
(ps:求個月票推薦票,另外兄弟們千萬不要養(yǎng)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