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如日中天,京都作為王朝的心臟,處處彰顯著繁華昌盛之景。
大街小巷,熙熙攘攘,行人摩肩接踵,叫賣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這座城市特有的喧囂,大街上車水馬龍,商販的吆喝聲與馬蹄聲交織成市井交響。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綢緞莊、酒樓、茶館等應(yīng)有盡有,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然而,在城西南一處鮮有人至的槐花巷里,卻發(fā)生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命案,如同平靜湖面被投入巨石,打破了這座城市表面的寧靜。
陸知白剛剛處理完一樁棘手的公務(wù),正欲稍作休息,便接到了手下的緊急稟報。
他神色一凜,深知命案重大,容不得絲毫耽擱,立刻帶著素有“妙手驗真兇”之稱的一等仵作李云還有吳立冬等人,快馬加鞭地趕往事發(fā)現(xiàn)場。
衙役們高舉的“回避”牌子將巷口圍得水泄不通,腐臭的血腥味混著夏日暑氣,令來往的行人掩鼻急走。
此時,國公府的葉朝顏,正與侍女星月在城中閑逛。
葉朝顏身為國公府的孫女兒,雖為女兒身,卻天生對各類奇案充滿了好奇,骨子里有著一股不輸男子的英氣與果敢。
聽聞附近有命案發(fā)生,她眼中瞬間閃過一抹興奮與急切,全然不顧星月的勸阻,執(zhí)意拉著她一同前往案發(fā)地點。
當她們趕到現(xiàn)場時,衙役們早已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往右邊一看,陸知白等人也是剛到,葉朝顏抬手跟李云打了招呼。
一股濃烈且刺鼻的血腥氣撲面而來,令人作嘔。葉朝顏下意識地捂住口鼻,強忍著心中的不適,隨著陸知白等人一同擠過人群,走進現(xiàn)場。
只見小巷中央,橫臥著一名中年婦人的尸體。
周圍的地面被鮮血肆意地染紅,在陽光的無情映照下,散發(fā)著令人膽寒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這里剛剛發(fā)生的慘烈一幕。
婦人雙眼圓睜,空洞的眼眸中似乎還殘留著臨死前的恐懼與絕望,死不瞑目。
她臉上的肌肉因極度的驚恐而扭曲變形,那猙獰的面容,讓人看一眼便終身難忘。
頭發(fā)如同一團亂麻,毫無章法地散落在地上,幾縷發(fā)絲緊緊地黏著已經(jīng)干涸的血跡,像是歲月中被定格的悲慘畫面。
陸知白表情凝重,他快步走到尸體旁,蹲下身子,開始仔細地查看現(xiàn)場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處血跡的分布,每一個可能留下線索的角落,都不放過。
與此同時,李云也迅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
他熟練地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對尸體進行查驗。一邊查驗,一邊向陸知白匯報情況。
“大人,死者頭部遭受了極為猛烈的重擊,顱骨已然破裂,從傷口的形狀和深度來判斷,這無疑是致命傷。而且,造成此傷的兇器大概率是鈍器,比如棍棒之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死者身上還有多處刀傷,分布在手臂、腹部和腿部等部位。這些刀傷皆是生前造成,從傷口的走勢和力度來看,兇手似乎對她懷有極大的恨意,下手毫不留情。”
葉朝顏強忍著內(nèi)心的翻涌,緩緩湊上前去觀察。
只見婦人身上的衣物早已被撕扯得破破爛爛,布料上沾滿了血跡和泥土,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殘酷的搏斗。
她的雙手呈一種不自然的扭曲狀,不難想象,在生前,她曾怎樣奮力地掙扎,試圖擺脫兇手的控制,求生的欲望是何等強烈。
就在這時,葉朝顏敏銳地注意到,婦人的右手緊緊地握著,指節(jié)因用力而泛白,仿佛在拼盡全力攥著什么至關(guān)重要的東西。她心中一動,直覺告訴她,這或許就是揭開案件真相的關(guān)鍵所在。
“陸大人,這姿勢……”
陸知白順著葉朝顏的目光看去,同樣注意到了婦人緊握的右手。他輕輕地握住婦人的手腕,試圖掰開她的手指。
然而,由于死亡后的僵硬,婦人的手如同鐵鉗一般,緊緊地閉合著。
陸知白眉頭微皺,加大了手上的力氣,一點一點地嘗試著。
吳立冬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忍不住低聲說道:“這兇手實在是太過殘忍,究竟和這婦人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下如此狠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與不忍。
葉朝顏沒有回應(yīng)吳立冬的話,她的目光緊緊地盯著陸知白的動作,心中充滿了期待,希望能盡快知道婦人手中到底握著什么。
李云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站起身來,走到陸知白身旁,與葉朝顏一同注視著那只緊握的右手。現(xiàn)場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謎底的揭曉。
終于,在陸知白的用力下,婦人的手指開始逐漸松動。隨著最后一根手指被緩緩掰開,一個精美的物件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
那是一只龍鳳鐲,龍鳳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奇異的光芒,龍身與鳳身相互纏繞,栩栩如生,鱗片與羽毛的雕刻細膩入微,龍眼和鳳眼處鑲嵌的寶石散發(fā)著神秘的光澤。
這只龍鳳鐲無論從材質(zhì)還是工藝上看,都絕非尋常之物,價值必定不菲。
葉朝顏不禁輕呼一聲:“好漂亮的龍鳳鐲,如此精美貴重,想必大有來歷。”
陸知白仔細端詳著龍鳳鐲,神色愈發(fā)凝重,說道:“這龍鳳鐲絕非普通人家所能擁有,看來這很可能是兇手行兇的動機之一。但如此殘忍的手段,又似乎不僅僅是為了這只鐲子,背后或許隱藏著更深的緣由。”
李云點頭表示認同,說道:“大人所言極是。從這龍鳳鐲的工藝來看,應(yīng)是出自技藝精湛的工匠之手,或許是京都哪家有名的珠寶行打造的。我們或許可以從這里入手調(diào)查。”
陸知白將龍鳳鐲小心地收好,對身旁的衙役說道:“立刻將這龍鳳鐲帶回大理寺,詳細記錄它的特征。然后,你們分成幾隊,去京都城內(nèi)所有有名的珠寶行打聽,是否有人記得打造過這樣一只龍鳳鐲,務(wù)必問清楚這龍鳳鐲的來歷、定制之人以及相關(guān)的一切信息,不可有絲毫遺漏。”
“是!”眾人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