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光景在笑鬧中很快過去,暮色來臨時,天被染成黛色,半透明的天穹隱沒了最后一絲夕照。一串串紅燈籠高懸在張府的屋檐下,那柔美的光芒透過透明的紗罩傾灑而出,為整個庭院披上了一層溫馨的薄紗。微風拂過,花朵輕搖,空氣中彌漫著臘梅的清幽香氣。
眾人圍坐在暖閣內,喝完手上這一杯消食茶,趙廷佑一家也要告辭家去了,這時三三小姑娘突然哇、哇、哇哭起,眾人笑道小家伙這是不舍得回去呀!奶娘連忙上前把她抱下去,原來小家伙是尿濕了,經過好一番收拾,夜色已經更加深沉了,眾人出了暖閣,緩步將趙家人送出院子,張氏邊走邊回頭,想著這一去,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與母親哥哥們團圓,她眼圈有點發紅,趙廷佑從旁扶著她,手不斷在她背上輕撫,他知道張氏生下來就掉在福窩窩里,哥哥們從小把她護到大,加之她又聰明伶俐,學什么都快,連威嚴肅目的老父親在她面前都是笑語殷殷的慈父,從沒大聲對她說過一句重話。要不是當年老丞相急流勇退,偏安一隅到西南這地兒來落腳,要不是他剛好在這邊從這軍,剛好勤勉上進、潔身自好又英挺俊俏還背靠伯府,在一眾候選人里頭哪輪得到他娶張氏。這些年兩人相濡以沫、情意甚篤,娶她是他此生做過最正確的事,沒有之一。
說時遲,走時快,張家的宅院就那么大,再是依依,也到了分別的時刻,蹬上回府的馬車,車夫悠悠揮著韁繩,馬兒蹄蹄踏踏地遠去了,漸漸地走到路的盡頭,經過一個拐角,終至不見。
接下來幾日,趙家繼續去趙廷佑以前的上鋒、同僚家拜年。趙相語趁著拜年的機會向小姐妹林婉清、梁雨微、龐玉瑤一一做了告別,期間她們不免問起張明慧姐妹倆,聽說她們也和趙相語一起去京城,她們無不遺憾,山高水長,以后天各一方,恐怕再難有機會見面了,于是,各自噓嘆不已!
很快到了趙廷佑一家回京的日子,趙府的主子統共就四人,趙廷佑騎馬,剩下三人帶上奶娘一輛車足矣,謝大夫一輛,丫鬟、婆子兩輛、行李三、四輛,加上張明慧她們姐妹倆和一干護衛人員,零零散散也湊出了一個小車隊。
兒行千里母擔憂,一早張老夫人在早膳時分就老是欲言又止,張從德也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家老娘心中的煩悶,與張從義對視一眼后向自家媳婦低語:“一會兒我和二弟去送行,你和弟妹好好安慰一下母親吧!”“妾身省得。”許氏心里也難受,兒子皮實,丟出去摔打摔打更成器,可如花似玉、嬌嬌軟軟的親親閨女也要離巢高飛了,那顆失落的母心喲,也想求安慰來著。轉念一想,好在,還有個小子在,從此,張明哲如何水深火熱地承受來自長輩們無處安放的關愛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