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攪吧攪吧,他們就攪吧!
- 三國:我劉辯,讓大漢再次偉大
- 一覺睡到下午醒
- 2422字
- 2025-02-09 23:45:13
“太子殿下,有人從雒陽至。”
聞言,正在批閱奏疏的劉辯,手中的筆猛地一頓,墨汁在絹帛上暈染出一小團污漬。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直直地投向步入書房的陳群。
短短一日,陳群的身份便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潁川陳氏家主陳紀的嫡長子,一躍成為潁川陳氏的新任家主,又從白身獲任秩二百石的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雖同于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為太子侍從,卻不似太子中庶子和太子庶子那般有發言權且時常受到太子問策,常選良家子任之。
而陳群好歹是潁川陳氏家主,太子卻只給了他一個太子舍人的職位,可見對潁川陳氏的厭惡。
不過劉辯也在觀察著陳群的反應,終歸是能在青史留名甚至成為托孤大臣的人,若是陳群能表現出應有的能力為他效力,他也不會將潁川陳氏一棍子打死。
那日見陳紀“吐血昏厥”,劉辯策馬離去后尋來了許縣中為喪事吹曲的人。
如果陳紀還冥頑不靈試圖對外抨擊他,說是被他羞辱至吐血昏厥以至病重,那他便會將這些吹奏喪曲的人派至陳氏府邸外日日吹奏喪曲。
好在潁川陳氏還是有曉事之人,荀彧向他舉薦了陳群,同時坦白了與陳群友人的關系,表示陳群從最初便反對陳紀如此行事,并替陳群擔保懇請太子接納陳群入仕太子府。
而被太子舍人一職“折辱”的陳群也不惱,他每日早早來到辦公處,正襟危坐,勤勉盡責地處理本職工作,閑暇之余,還主動為荀彧分擔部分事務。
其實陳群看得很開,潁川陳氏得以保全就是萬幸,何況太子舍人雖官職卑微,如今太子身邊卻是沒有幾名太子府家臣輔弼。
除去負責護衛的典韋、許褚以外,只有太子中庶子荀彧,太子洗馬陳琳、牽招,太子庶子郭圖,太子廄長李肅,太子庶子荀攸,算上他不過七人。
其中陳琳另有軍糧御史一職,李肅則為軍械御史,牽招為軍馬御史,負責監督輜重營各級將佐,這些時日還斬了四名倒賣軍資的司馬。
郭圖這些時日則是在為太子負責勸說潁川郡各縣世家豪門“自愿”為討逆大軍捐獻軍資,太子派了一百名太子府衛士在其身旁護衛,這些時日也是四處奔波不見停歇。
因此實際上太子身邊真正能為太子分憂的,只有太子中庶子荀彧和太子庶子荀攸兩人。
在這種情況下,荀彧怎能不受太子倚重?
而既然太子眼下身旁缺乏人手,那么他的職位高低還有意義嗎?
他這些時日根本就是以太子舍人的職位,干著太子中庶子的活,只要向太子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何須憂慮官職大小?
而聽聞有人從雒陽前來,劉辯眉頭微蹙,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心中不禁涌起一絲不安。
雒陽若有有事,多是以奏疏匯報即可,即便有緊急軍報亦是如此。
此番卻特意派人前來,莫非雒陽或是冀州發生了變故?
劉辯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壓抑的急切道:“宣!”
隨著劉辯的宣見,兩名模樣相似的年輕人緩緩步入書房內,俯身行禮。
“臣侍御史劉岱,拜見太子殿下!”
“臣侍御史劉繇,拜見太子殿下!”
“哦?”劉辯停下了手中的筆,挑了挑眉看向二人,臉上不由露出一抹笑意,看向身旁的太子庶子荀攸道,“公達,我家千里騏驥至矣!”
劉岱和劉繇兄弟二人聽聞太子的夸贊,原本緊繃的臉上露出一絲欣喜,胸膛也微微挺起,心中頗為受用。
盡管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卻意味著太子對他們的關注與了解。
平原名士陶丘洪曾向青州刺史焦和舉薦劉繇為茂才,因上一年他已向青州刺史焦和推舉了劉繇兄長劉岱為茂才,焦和覺得連續舉兄弟二人為茂才會惹來非議,陶丘洪便以“所謂御二龍于長涂,騁騏驥于千里”才夸贊劉岱與劉繇兄弟二人的才干,認為既是舉有才之士為茂才,何須擔憂旁人非議?
不過,陶丘洪對二人的贊譽并非廣為人知。因此,兄弟二人不禁認為,太子必定早已關注他們這兩位宗親子弟了,否則怎會知曉如此鮮為人知的贊語。
這倒也是實情,在漢室威嚴尚存之時,宗親仍是劉辯放心任用的自家人,他自然會留意宗室中的有才之人。
劉岱和劉繇是已故山陽太守劉輿之子,已故太尉劉寵(與陳王劉寵同名)之侄,在宗室子弟中,堪稱難得的賢才。
“公山(劉岱表字)、正禮(劉繇表字)此次為何事而來?”客套完了,劉辯微微前傾身子,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將話題引向正事,“莫非朝中有大事發生,還是哪一州軍情不利?”
“臣等不便多言,有宗正手書及各州軍報一封,權請殿下御覽。”
劉岱與劉繇對視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各自從懷中取出一份文書。
荀攸上前,雙手恭敬地接過,轉呈給劉辯。
宗正劉虞?
太平道叛亂后,劉辯便重新啟用了當初因病而辭官的劉虞,并以劉虞為宗正,卻不想他卻在這個時候有書信至。
劉岱和劉繇二人見太子閱覽書信和軍報時,臉色先是微微一變,隨后愈發陰沉,不禁暗自嘆息,低著頭縮著肩膀,準備迎接太子的怒火。
“混賬!”
劉辯猛地站起身,雙手用力將手中的奏疏擲出,桌上的筆墨硯臺都跟著震了震,臉上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戾氣。
宗正劉虞的書信中表示,下邳王劉意竟公然帶著家眷財貨棄城而逃,致使黃巾軍突襲城門奪下下邳城,下邳王劉意不知所蹤。
此外,冀州的常山王劉暠、甘陵王劉忠、安平王劉續三人數次不遵冀州刺史盧植號令,眼見張角三兄弟勢大也棄國而逃,致使郡國兵士氣低落,常山相馮巡力戰而亡方保常山國郡治真定縣不失,而逃跑的三王之中,甘陵王劉忠、安平王劉續還反被黃巾軍俘虜。
黃巾軍以二王性命威脅其封國內諸多城池投降,一時間令冀州局勢惡化,盧植在冀州與張角三兄弟好不容易拼搏到勢均力敵的態勢硬生生被這三頭蠢豬葬送了!
盧植自黃巾叛亂以來的兩三個月里被張角三兄弟攻下的城池數量,都不及拜這三頭蠢豬丟的城池數量多,甚至蔡邕、盧植二人因出兵救援而損兵折將。
而那下邳王劉意、常山王劉暠竟然還上書彈劾蔡邕、盧植不肯竭力相助,致使他們不得不出逃,還將常山相馮巡的戰死也歸咎于盧植見死不救。
被俘后扣押在廣宗縣的甘陵王劉忠、安平王劉續還受張角之命給盧植送去書信,希望天子和太子能夠支付四千萬錢贖回他們。
冀州本就是黃巾軍大本營,盧植靠著郡國兵和劉備那一支長水校尉部本就是疲于應對,焦頭爛額之下好不容易維持住如此態勢,卻又被這三頭蠢豬坑害。
劉辯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地起伏著,心中怒火勃然噴發:“攪吧攪吧,他們就攪吧!”
“攪得蔡邕、盧植后方大亂,吃了敗仗!”
“攪得各州大亂,把大漢朝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