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選注
- 葛兆光
- 266字
- 2025-01-06 17:26:22
蟬
垂飲清露①,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②。
①:古人帽子上的垂帶,蟬有觸須似垂帶,所以說“垂
”。
②藉:借。這兩句說蟬聲傳得遠是因為它居于高處,并不是憑借秋風傳音的力量,這顯然是以蟬喻人。南朝梁代詩人吳均《初至壽春作》有一句“飄揚恣風力”、《紅樓夢》第七十回薛寶釵填的《臨江仙》末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都不免要借助風力,而這首詩卻不然,所以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曾拿它和駱賓王、李商隱的兩首詠蟬詩比較,說它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