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建康城群懦云集
- 六龍同朝,家父千古暴君?
- 幸我所得
- 2771字
- 2025-02-03 17:37:20
二十三日晚,接替蕭衍成為建康最高統帥的南梁太子蕭綱做出了一系列任命:
蕭綱長子宣城王蕭大器為臺內大都督,總管京城防務。
一腔熱血始終不涼的老將羊侃則出任軍事將軍,輔助蕭大器。
南浦侯蕭推駐守臺城東南方向四里遠的東府城。
西豐公蕭大春守衛臺城西北九里遠的石頭城。
輕車長史謝禧和尚未赴任的始興太守元貞駐守臺城北郊長江邊的白石壘。
蕭綱第四子,寧國公蕭大臨屯守朱雀橋南段,秦淮河南岸的新亭。
右衛將軍柳津留守宮城和朝堂。
......
蕭綱還下詔讓各地刺史前往建康勤王。
是日,羊侃提議:“我們應該讓把守朱雀橋的庾信早點斷開朱雀浮橋,以防止叛軍渡過秦淮河!”
蕭綱深以為然。
蕭正德面色激動:“不可拆,千萬不可拆!
太子殿下,拆除了朱雀橋就等于是向叛軍示弱,會影響軍心!
況且眼下侯景來得迅猛,還有許多老百姓來不及進城。
這么早斷橋,手無寸鐵的百姓定會被叛軍所蹂躪,民心也一定會驚亂!
如果定要要拆除朱雀橋,那么等到侯景殺到再拆也不遲?!?
宅心仁厚的蕭綱,聽從了蕭正德的建議。
蕭綱指示庾信等敵人殺到朱雀橋再斷橋。
由于之前京師的禁軍有相當一部分跟隨著蕭綸北伐壽陽而去,蕭綱擔心兵力不足,于是下令赦免包括在東、西冶煉場和尚方錢署等場所勞作的建康城內的絕大多數囚犯,統統分派出去守城。
蕭綱還令建康所有府庫的公款也全部搬運至德陽堂以充軍實。
【東、西冶煉場:負責金屬冶煉,內含鍛造勞作的罪犯
尚方錢署:負責鑄造錢幣,內亦含鑄造的罪犯】
然而侯景來勢洶洶,速度遠比蕭綱預想的要快,派去屯守新亭的蕭大臨還未整軍出發,侯景的軍隊便以迅猛之勢占據了新亭,朱雀橋南段,兵臨秦淮河南岸。
侯景看著河對面雄偉的建康城,沒有貿然進攻。
侯景顧慮:“如此天下名城,我這八千人馬真的可以攻克嗎?”
謀士徐思玉自告奮勇:“大王,鄙人愿以求和為由,充當使者,親身進城去刺探建康虛實。”
九月二十四日,徐思玉以講和為名,請求單獨面見梁武帝。
蕭衍分析:“眼下朝廷大軍盡赴壽陽,建康守備松懈,雖擁兵兩萬有余,多為富貴子弟,可堪一用的也不過五千。
而這侯景來勢洶洶,不過兩日,便從采石磯一路沿江而下,如今八千人馬兵臨秦淮河。
我們應該避其鋒芒,權且緩兵之計,以待勤王之師?!?
是日,蕭衍同意讓徐思玉入朝講和。
蕭衍在凈居殿接見了徐思玉,正要屏退左右侍衛時,中書舍人高善寶急忙阻止道:“徐思玉從敵營中來,且不說講和真偽難測,又如何能確認他不會是刺客呢?豈能讓他獨留殿上?”
朱異為徐思玉辯護道:“徐思玉乃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怎么可能是刺客???”
徐思玉并不認識滿朝公卿。
徐思玉拿出侯景寫的奏章欲要呈予蕭衍。
蕭衍讓他直接照讀即可。
徐思玉開口便氣如沉鐘道:“朱異等奸人弄權,河南王乞求陛下允許他帶甲入朝,以誅殺奸佞,清君側!”
朱異腳趾扣襪,當場紅溫。
徐思玉中氣十足:“河南王還請求陛下,希望陛下能派一個明事講理的人來秦淮河對岸,聽他的解釋。”
......
蕭衍和徐思玉之間的會談進行得十分順利,雙方最終達成了一致,決定要先擱置爭議,通過談判來解決彼此之間的爭端。
來而不往非禮也。蕭衍遂派中書舍人賀季帶著自己的親筆詔書,隨著徐思玉前往侯景軍中進行回訪。
一見面,賀季便問道侯景:“河南王,今天你行如此悖逆舉動是想要干什么?”
侯景不假思索回答道:“欲為帝也!”
一旁的王偉連忙近前遮掩說道:“朱異等人亂政,河南王是為誅除奸臣而來!”
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侯景的話顯然已經覆水難收。
于是侯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扣留了賀季,還讓人棍棒伺候了其一頓。
是夜,蕭衍見賀季遲遲不歸,遂再次強調全城戒嚴。
二十五日,身騎白馬的侯景率軍來到了朱雀大橋以南處。
把守朱雀大航【朱雀浮橋的雅稱】的乃是新任建康令庾信。
庾信,出身高門,父子兩人都是文學家,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大的影響。
庾信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亦是太子文學集團的中堅人員,但騎馬射箭等武藝,卻是一竅不通。
但這些對于領軍者都不是什么大問題,畢竟韋睿身體瘦弱,不會騎馬,依舊取得了卓著的武略功績。
最為致命的是,庾信身為守將,他卻是一個萬分惜命的膽小鬼,此乃兵家大忌。
為將者,什么都可以沒有,卻唯獨不能沒有一顆武膽。
【歷史上的庾信“歷四朝”而“奉十帝,一直茍且到了隋文帝時期,可見并非忠義之人】
而在朱雀橋背后駐防建康南大門【即朱雀門】的正是早已和侯景暗通曲款的蕭正德。
侯景聲稱老皇帝蕭衍已經晏駕西去,讓把守朱雀橋的將領不要負隅頑抗,趕快投降!
穩坐后方的庾信還未親臨戰場,性雖膽小卻也還未顯露,遂對侯景的聲稱置之不理。
二十五日上午,庾信見叛軍旌旗浩蕩前來,急忙下令撤航斷橋。
少頃,庾信見叛軍人馬鐵甲獵獵,各個如同惡鬼一般,遂退到朱雀門后,向左右要了一根甘蔗來解饞。
【南北朝制糖不易,甘蔗是貴族才能吃到的食品】
庾信稍作歇息,剛開始品味第八口甘甜時,一支冷箭就嗖的飛過來,正中他身旁的門柱。
庾信面色大駭,非但手中的甘蔗落了地,便連口中的粗糙的渣子都嚇得滑入了肚子。
庾信:“在下不才,吟詩作賦尚能信手拈來,領兵防御敵人實在非我所長,陛下且容臣保全性命,來日再為朝廷效力。”
大才子庾信遂轉頭,慌忙逃走,這時候浮橋剛撤下一半。
庾信一逃跑,他手下的士兵軍心大亂,也跟著撤退。
附近駐守南塘的游軍將軍沈子睦恰好是屬蕭正德一黨。
沈子睦摩拳擦掌:“如此天賜功名,豈能錯過?”
沈子睦見庾信落荒而逃,遂率領部眾趕來合攏浮橋,迎接侯景過橋。
與此同時,坐鎮朱雀橋的蕭正德也趕來迎接侯景。
蕭正德事先早已命令手下的士兵,全都穿著青色里衣和絳色外袍。
現在蕭正德成功與侯景匯合,隨讓部眾將衣袍反過來穿,和穿青袍的侯景軍隊合兵到了一處。
半刻鐘后,蕭綱得知朱雀橋失守,趕緊派王質率領三千部眾前往朱雀門救援。
自認看透的王質看見侯景軍隊勢大和蕭正德臨陣倒戈,不愿戀戰,還未交手,便立刻率兵撤走。
王質:“我就知道這蕭正德其心有異,不曾料想,竟然有異到與侯景狼狽為奸。”
天下之大,懦夫處處都有,而在蕭衍任人唯親、用人尤甚重視門第的影響,承平已久的建康內懦夫長官比例極高。
是日,奉命守衛石頭城的蕭大春和守衛白下城的謝禧等人也全都聞風而逃,棄城而去。
不到半天時間,蕭綱精心構筑的臺城外圍防線一觸即潰。
二十五日下午,侯景自朱雀門兵進建康城內,兵鋒直指城內的官衙府屬。
是夜,連太子所住的東宮,以及梁武帝曾經舍身的同泰寺也都被侯景全部占領。
侯景不免驕傲道:“這江南兒郎都是怎么回事?我至此沒有付出一個人的傷亡,建康怎么就不攻自破了呢?”
王偉:“菩薩皇帝一心向佛,自詡為人節儉,卻是耗費大量錢財大興佛事,魚肉百姓多年,老百姓們早已不堪重負。
如今明公扛起義舉,一路減免賦稅,百姓翹首以盼明公的來到,自然是所向披靡!”
王偉繼續進言:“眼下建康這座雄踞寰宇的巨大城池,已經落入了明公的掌握中,明公還需派兵嚴加把守,防止城內百姓外逃!”
侯景遂派人分守朱雀門等建康外城門,只進不出。
一時之間,整座建康城儼然與外面各地隔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