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奇策(大王快來追我呀!)
- 大秦帝國之三世皇帝
- 零七度
- 2298字
- 2025-02-05 23:22:42
人太多了。
這般聯營無盡的感覺,讓子嬰有種回到了剛到南鄭,十多萬追隨而來的百姓棚戶的錯覺感。
“陛下!”
酈商拱手行禮。
子嬰忽然想到了些什么,指著城外的火光沖天的叛軍營地問道:
“叛軍如此扎營,我軍能不能夜間吊著草人往下放,佯裝偷襲呢?”
“嗯?”酈商回頭看了一眼叛軍營地。
子嬰解釋道:“疲敵之策也,卿家你看可行否?”
酈商立刻點頭道:“或可一試!”
他擠滿傳喚親衛近前來,仔細吩咐了一番。
那親衛立刻傳達軍令下去。
不一會兒,便有六七百個披著鎧甲的草人,出現在了城樓上。
外城上如此大的動靜,李信、王元立刻就趕了過來。
弄清楚子嬰的想法后,李信瞬間震驚地看了看子嬰。
他可是很清楚,自家大王是個不知兵的,平素最喜干的,莫過于自降身份,做些拉攏人心的事情。
可是今日這個辦法——太妙了啊!
子嬰被李信看得面紅,他只是記得唐朝名將張巡守睢陽城的時候,曾玩過這樣的戰法,把敵人折磨個半死。
難道……這種嫁接不成功?
只是不成功也就罷了,李卿怎么用這種眼神看人?
我的兵法難道很蠢的嗎?
“若是不行,撤銷了便是。”子嬰輕咳一聲道。
“哪里的話?”李信拱手道:“陛下此法,簡直堪稱神來之筆。”
“嗯?”子嬰自認為和李信很熟了,但是也沒分清楚這句話到底是夸自己還是損自己。
他心里可不認為,李信這樣的大將不敢損自己。
李信這邊呢,是瞬間就懂了子嬰這個“嗯”的意思了。
“陛下,臣所言,皆出自于肺腑,此法或許可以令我軍轉危為安。”
子嬰深吸一口氣,一句“這么厲害”差點就脫口而出了。
“只不過,現在不合適。”
“不合適?”子嬰奇怪道:“什么時候合適?”
“等到敵我雙方都疲乏的時候。”李信盯著城外道:“此計能有奇效!”
酈商在一邊上面露沉思之色,“不用等到那個時候,也一樣能有奇效,此法重在疲敵,多次重復之后,讓敵軍認為我們是故意嚇唬他們的,便不會放在心上。”
“時機成熟的時候,一鼓作氣,便可一戰功成。”
李信點頭道:“太仆之言有理,但隕關存亡,關乎重大,慎重一些,遲上一兩日用此法,也無傷大雅。”
他轉頭看著已經被披上鎧甲的草人道:“夜間時候,用草人披甲佯裝人數眾多,威懾敵軍,也是好辦法,便不撤了。”
酈商立刻看向子嬰。
子嬰思量片刻,便道:“就依照李卿所言吧,將來若計謀成了,太仆當親率精銳外出,以求功成!”
“喏!”
酈商得到這個許諾后,心中便沒有半點不舒服了。
劫營之戰,一旦功成,便是潑天之功了!
這一夜,就這樣過去了。
天色剛剛發亮,猝然響起的戰鼓聲,瞬間把子嬰從睡夢中驚醒過來。
“父王!賊兵來攻關了!”
嬴騏已經穿戴整齊——他穿了兩層甲……虧得是身體棒,就算是兩層甲,也一樣行走自如,甚至給子嬰一種穿三層甲,也能奔走如飛的感覺。
子嬰看著神色慌張的次子,沉穩地坐起身來:“莫慌,端水來,給阿父洗漱。”
“喏!”
嬴騏端來熱水的時候,依舊有些慌張。
子嬰倒也沒什么責怪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臨危不懼的氣度。
他匆匆洗漱后,便直接走出樓門外,看向了城外浪涌一樣的叛軍。
子嬰看了一眼正準備升起來的龍纛,對著嬴騏說:“你去升起龍纛。”
“喏!”
嬴騏做完這些后,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內心忽然不是那么恐懼了。
隆隆震動的戰鼓響徹戰場。
子嬰平靜地坐在高大的椅子上,扭頭看了一眼身邊安定些許的次子。
“不管我們怕不怕,敵人都要來的,怕,反而還會自亂陣腳,讓敵人的攻擊更猛烈;但若是沉下心來,壓下恐懼,便可以應對敵人的攻擊,并且在攻守之間,找出破綻,從而取得勝利。”
嬴騏臉上漲紅,點頭道:“兒臣知道了。”
子嬰微微一笑,但是目光看向城外的時候,卻難免變得緊張起來。
“自上次攻關之戰時,秦王子嬰的龍纛便在內城樓門上高高豎起。”
樊噲哼道:“既是如此,何不請項王大纛前壓,以壯軍心呢?”
劉邦笑罵道:“你個豎子,廢話真多,那是我能請的動的嗎?”
邊上其他的人也跟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張良扭頭往側邊的山坡上看了一眼,那是項羽等諸侯王所在的方位,他拱手道:“漢王,未必不可也。”
“嗯?子房以為可行嗎?”劉邦頗為重視張良的意見。
韓國僅有兩萬人的韓軍,韓王韓成更是被項羽死死地控制著。
并且把韓國兵馬排在了漢軍之后。
換言之,漢軍進攻不力的話,下一個就是讓韓國上了。
人馬本就少,若是攻關再死傷多一點,韓軍實力銳減之后,只怕項羽都不把韓王當人看了。
也正是為此,張良這個韓國司徒這才領著衛隊,來為劉邦攻關做謀劃。
畢竟,若是漢軍攻關得勝,那韓軍肯定就不用消耗了呀!
“可不可行,秦王的龍纛都在內城升起來了,霸王的大纛若是不往前壓,總覺得低人一頭。”
張良拱手笑道:“我愿為漢王去見項王言說此事。”
“如此,有勞了!”劉邦心里沒啥感覺,自己的王旗不往前壓,卻用項羽的,想想就夠郁悶的。
可為什么,張良好像很樂意見到這事兒一樣呢?
前方,軍士混著民夫開始越過了第一道矮墻。
這倒不是人多力量大的問題,純粹是第一道矮墻是用來惡心人的,遠在城墻上秦軍弩箭的射程之外……
它的作用,在于阻擋攻城一方軍械的推進速度,還有……惡心人。
再加上隕關這邊的地形,不利于大軍展開人數優勢的攻擊。
每次三千人攻關,就已經把隕關外的地形完全擠滿了。
最優解,甚至反而是兩個千人隊攻關。
因為,攻關的時候,也需要舉著盾、攻城軍械等,導致地形空隙的需求,也會變大。
換言之,兩千人合適,三千人擁擠。
因此,任何能阻擋敵軍攻城腳步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挖平了第一道矮墻后,便是第二道有人肩膀高的矮土墻。
只有挖掉這兩道攻城障礙,才能去填護城河。
漢軍前隊稍微一接觸這第二道矮墻,密集的箭雨便開始朝著這邊傾瀉,幾乎是瞬間便出現了不小的死傷。
內城樓門上,子嬰看著蜂擁挖墻的漢軍,正在思索能不能將劉邦的王旗引誘上前的時候,他看到了令他血脈賁張的一幕。
項羽的王旗來了!
“快!讓李卿準備好投石車,砸死項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