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傳道《孟子》上
- 封神:我不當惠岸行者
- 逆子多多
- 2173字
- 2025-03-12 12:00:00
夜色漸深,森林中的喧囂逐漸平息,只剩下微風拂過樹梢的沙沙聲。
木吒帶著蘇妲己離開了那片危險的區域,找到了一處相對安全的空地,與劉壬辰重新匯合。
篝火燃起,火光映照在三人臉上,蘇妲己的神情依舊有些恍惚,顯然還未從剛才的驚險中完全回過神來。
木吒看了她一眼,心中暗自嘆息。
他知道,這個時代的女性大多被束縛在禮教和家族的框架中,很少有自我意識覺醒的機會。
而蘇妲己,作為有蘇氏的后裔,她的命運早已被家族和時代的洪流所裹挾。
木吒輕聲開口,打破了沉默,“如果你還想學道法,我可以教你一些簡單的法術,用來防身。”
蘇妲己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抹激動,只是很快又黯淡了下去:“或許道長說得對,我本來學法術的心思就不單純,就算學會了道法,也很難得到爹爹的認可。”
木吒笑了笑,感覺自己一路上的口水沒有白費:“不學道法也行,論實力,上古時期的人類不如妖獸,有時候智慧比力量更重要,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女性像你一樣,擁有非凡的潛力和智慧,只是她們往往被世俗的規則所束縛,無法真正展現自己。”
蘇妲己眨了眨眼,顯然對木吒的話感到新奇:“道長,您說的‘世俗的規則’是指什么?”
木吒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比如,女子必須依附于男子,不能有自己的追求;比如,女子必須遵從家族的安排,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這些規則,看似是為了保護女性,實際上卻限制了她們的成長。”
蘇妲己低下頭,輕聲說道:“可是,女子不就應該以家族為重嗎?我從小就被教導,要聽從父親的安排,將來嫁入豪門,為家族爭光。”
木吒搖了搖頭:“家族固然重要,但你的人生屬于你自己。你有沒有想過,除了嫁人,你還可以做些什么?”
蘇妲己愣住了,顯然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我可以做什么?”
木吒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堅定:“你可以學習,可以思考,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比如,你可以像男子一樣讀書寫字,甚至可以像我先前說的那樣,學習治理國家的方略,你的命運,不應該由別人來決定。”
蘇妲己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下來:“我也很想像婦好一樣,可是爹爹都不讓我出門,他說相夫教子,為男人管理好家中事務便是合格。”
說實話,蘇護的觀念還是有些超前了,當下還處于母系社會往父系過渡的階段,并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
只不過為了更好鞏固父系地位,自從婦好去世以后,中原諸侯這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能獨掌大權的女人。
木吒嗤笑一聲:“‘才華和品德從來都不是對立的。一個有智慧的女子,不僅可以為自己謀得更好的生活,還可以幫助他人,甚至改變這個世界。”
蘇妲己聽得入神,忍不住問道:“道長,您說的這些,真的可以實現嗎?”
木吒點頭:“當然可以。在我的家鄉,有許多女性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學者、醫者、祭司,甚至是領袖。她們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證明了女子并不比男子遜色。”
蘇妲己的眼中漸漸燃起了希望:“道長,您的家鄉在哪里?那里的女子真的可以如此自由嗎?”
木吒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家鄉很遠,那是一個我在短時間內無法再見到的地方,當然,這并不重要,你只需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
眼前的人兒陷入了沉思。
這種驚世駭俗的言論對他的沖擊力是巨大的,諸侯和商王朝用子女聯姻已成慣例。
就像是武丁伐荊楚,就是嫁過去女人,在荊楚部落歡天喜地的辦婚宴的時候,來了一出‘白衣渡江’,直接打斷荊楚脊梁骨,從此荊楚劃入南疆版圖。
周易里常說的帝乙歸妹,就是季歷死后姬昌伐紂,剛剛繼位的文丁為了穩住周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姬昌,來換取他東線繼續攻伐東夷的時機。
帝王之女都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一個小小的冀州侯女?
木吒笑道:“學習的過程可能會很辛苦,你需要有足夠的毅力和決心。”
“如果真的可以如道長您所說的那樣,些許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木吒滿意地點了點頭,很是贊賞蘇妲己身上的那股韌性,也不枉他冒著被天機察覺的風險去救她。
說起來,他也是有點小激動,給妲己傳輸一些獨立自主的思想,應該也算是一種改變吧?
看著眼前眼中似乎有光的蘇妲己,木吒笑了笑,從儲物袋中,取出了上九宮山之前準備好的一堆竹簡。
竹簡分別有兩卷,上面刀削斧刻的印記上寫著兩個碩大的標題。
《孟子上》;《孟子下》
感謝九年義務教育,感謝上輩子參加的國學研學會,讓他還能磕磕巴巴把這本儒家以仁治國的圣人言說給默寫出大半。
他轉身看了看蘇妲己,又看了看一臉期待,卻又怯于表達自己的劉壬辰,露出了一個和善的微笑。
“早年間,貧道得一神人贈我兩卷王道之術,讓我受益匪淺。”
“今日既然兩位有心習練,貧道便將兩卷王道之術轉贈二位,希望二位能以此為根本,仔細鉆研,造福天下百姓!”
二人不敢怠慢,急忙雙手接過了竹簡。
蘇妲己接過的是上卷,劉壬辰則是下卷。
上卷主要是結合了孟子之說的《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與《萬章》,比較偏向于對話的形式展開,多以治國當以仁,包含了諸多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
下卷篇幅較短,但是更適合劉壬辰這種草根出身,《告子》告訴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多是對人性的探討,也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勉勵,而《盡心》則是告訴如何追求盡善盡美的道德,稟明君子之道的修行。
自此篝火處漸漸陷入了安靜,夜色愈發深沉。
木吒坐在樹下打坐,身邊的劉壬辰和蘇妲己,則是抱著兩卷竹簡,津津有味的品讀了起來。
漆黑的瞳孔中倒映著火光,閃爍著撥云見月般的驚喜。
木吒嘴角淺笑,種子已經種下,或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生根發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