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條款
- 舊巷弦歌
- 七怪愛吃餃子
- 3767字
- 2024-12-28 14:42:23
沒過幾天,那文旅公司似乎察覺到硬來不行,又換了副面孔。這次派來個能說會道的公關專員,姓張,踩著高跟鞋,一身利落的職業裝,臉上掛著親和力十足的微笑,手里還拎著幾盒包裝精美的點心,走進了老茶館。
張專員先是甜甜一笑,把點心往桌上一放,“各位街坊鄰里,之前多有得罪,公司這回是真心想把事兒辦好?!闭f著,她從包里掏出一份嶄新的規劃圖,小心翼翼地在桌上攤開,“您瞧,這新方案專門請了文化專家把關,不僅保留舊巷大部分原汁原味的建筑,還打算打造文化研習基地,定期請各地大師來講學,以后孩子們寒暑假都能有好去處,多學些傳統文化知識?!?
眾人狐疑地湊上前,林羽眉頭微皺,仔細審視著這份規劃。乍一看,確實誘人,可經歷之前的波折,誰也不敢貿然輕信。這時,一直沉默的陳阿婆開口了:“姑娘,說得好聽,這資金投入、盈利分配咋算?別到時候又是畫張大餅,最后落得一場空?!?
張專員早有準備,翻開規劃圖旁的文件冊,指著一串串數字解釋:“阿婆您放心,資金七成歸政府專項扶持和社會眾籌,公司只出三成,盈利之后,先保障舊巷基礎設施修繕,剩下的才按比例分成,絕不讓大家吃虧?!?
可街坊們還是半信半疑,私下里湊一塊兒嘀咕。教書匠張老師悄聲道:“咱不能光聽她嘴上說,得實地考察考察,他們公司其他項目運作咋樣?!北娙思娂婞c頭。林羽自告奮勇,拉上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跟著張專員去文旅公司實地走訪。
這一去,倒是有幾分意外收獲。公司展示的幾個古鎮開發案例,確實保留了當地風貌,還盤活了經濟,帶動不少居民增收。可林羽心里還是犯嘀咕,回來跟大伙匯報時說:“看著是不錯,但咱舊巷有咱自己的特殊情況,不能全照搬?!?
就在大家猶豫之際,轉機突然出現。一位舊巷走出去的老藝術家聽聞家鄉這事,在社交媒體發聲力挺,瞬間引發海量關注。網友們一邊倒地支持舊巷守護傳統文化,輿論熱度飆升,連相關部門都再次介入,表態會全程監督項目。
文旅公司這下徹底坐不住了,高層親自致電老茶館,承諾開放賬目,接受舊巷街坊推選的代表全程監管資金流向與工程進度。而舊巷這邊,眾人商量后,決定給這份誠意一個機會,選出幾位細心又公正的長輩和林羽一起,組成監督小組。這場拔河賽,似乎終于朝著和解共贏的方向,艱難又緩慢地挪動了一小步,只是未來施工中的磨合,想必也不會一帆風順,不過此刻,舊巷上空總算透進一絲曙光。眾人隨著張專員實地考察回來,一路上神色各異,心里都沉甸甸地揣著事兒。剛進老茶館,還沒坐穩,急性子的趙叔就扯著嗓子嚷起來:“哼,雖說看著有模有樣,可誰知道是不是專給咱演的一出戲!那些古鎮項目再好,也不能保證咱這兒就不出岔子?!?
旁邊幾個大媽也跟著附和,你一言我一語,滿是擔憂:“就是就是,咱這舊巷打小就住慣了,真要改得四不像,哭都沒地兒哭。”“到時候錢砸進去,人來人往把清凈攪沒了,可咋整?”
林羽倒是沒急著表態,手指無意識地在茶杯邊緣摩挲,沉思片刻才緩緩開口:“叔、姨們,我知道大伙顧慮重,可這次看下來,確實有可取之處。咱也不能一味抗拒,要是錯過機會,舊巷說不定就真困在這老舊殼子里,越來越衰敗?!?
陳阿婆輕敲著拐杖,點頭道:“羽娃子說得在理,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那監督小組得立好規矩,每天工程進展、每筆錢咋花,都得明明白白記下來,一絲一毫差錯都不許有?!?
眾人紛紛稱是,當下就圍繞監督細則熱烈討論起來。正說著,外頭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出去一瞧,竟是幾個陌生年輕人,扛著攝像機,滿臉堆笑。帶頭的小伙忙不迭介紹:“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我們是省臺的記者,聽說了舊巷的事兒,想來做期專題報道,也幫大伙把把關?!?
這一下,像是給舊巷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街坊們七嘴八舌,把過往的糾葛、如今的擔憂與期待,一股腦全倒給記者。有了媒體撐腰,底氣更足了幾分,監督小組的成員們眼神也越發堅定。
張專員得知記者來了,匆匆趕回舊巷,臉上雖還掛著笑,卻藏不住一絲緊張。她陪著記者四處取景,每到一處,都詳細解說新方案亮點,試圖把輿論風向穩穩攥在手里。
當晚,節目播出,全省觀眾的目光聚焦過來。網友評論如潮水般涌來,多數夸贊舊巷文化底蘊深厚,呼吁文旅公司好好開發。這股熱度,倒逼文旅公司第二天就送來正式合同,條款比之前承諾的更優厚。
不過,老賬房周爺爺還是瞧出了幾處模糊字眼,他扶著眼鏡,用筆一一圈出:“大伙別樂昏頭,這‘相關費用’‘酌情處理’,都得掰扯清楚咯。”于是,新一輪唇槍舌戰又拉開帷幕,舊巷的這場保衛與重生之戰,就在這你來我往的較真里,朝著更明朗的方向緩緩推進。眾人圍著合同條款,逐字逐句地摳,張專員在一旁耐心解釋,額頭上卻也隱隱冒出了細汗。每被質疑一處,她就得賠著笑臉,掏出文件佐證或是許下新的承諾,忙得不可開交。
經過幾輪拉鋸,大問題總算梳理得差不多,可小爭議依舊不斷。就在這時,一直跟著長輩們忙活的幾個孩子,舉著一幅手繪海報跑了過來。那海報上,畫的正是舊巷的標志性老門樓,色彩斑斕,周邊環繞著孩子們歪歪扭扭寫下的“守護舊巷,留住美好”。孩子們眼睛亮晶晶的,拉著大人衣角說:“叔叔阿姨,爺爺阿婆,不管咋開發,咱們得把最有意思的老東西保住呀?!?
這童言童語,像是點醒了在場所有人。林羽靈機一動,提議道:“要不這樣,趁著方案還沒最終敲定,咱在舊巷辦個小型文化展,就把那些平日里不常見的老物件、老手藝都擺出來,讓大伙重新估量估量咱的家底,也給文旅公司看看,哪些是動不得的寶貝?!?
此提議一出,眾人紛紛叫好,說干就干。家家戶戶開始翻箱倒柜,把壓箱底的好東西往外掏。老木匠搬出了他雕琢了半輩子、紋理間藏著歲月故事的木屏風;女鄰居捧出了那把傳了幾代人的琵琶,琴弦雖舊,卻依舊能彈出婉轉曲調。教書匠張老師則帶著學生,把收集來的舊巷傳說、民俗故事,手寫整理成冊,擺在顯眼位置。
文化展當天,舊巷熱鬧非凡,游客、附近居民、文旅公司代表都聚了過來。大家穿梭在琳瑯滿目的展品間,時而驚嘆,時而感慨。文旅公司那些原本只盯著盈利數據的高層,也不禁動容,私下里交頭接耳,似乎在重新考量開發計劃里的不少環節。
可就在氛圍一片融洽的時候,一個神秘電話打到了張專員手機上。接完電話,她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趁著沒人注意,匆匆走到角落,又撥了幾個號碼,聲音壓得極低,透著焦慮與慌張。林羽眼尖,覺察到不對勁,悄咪咪跟過去,隱隱約約聽到“投資方撤資”“項目風險”之類的字眼。他心里“咯噔”一下,尋思著這好端端的項目,怎么突然又起波瀾,難不成之前的努力都要付諸東流?而這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緣由,是公司內部爭斗,還是另有隱情?林羽不動聲色地退回人群,心里卻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他深知這“投資方撤資”的消息一旦泄露,剛剛穩下來的局面又得炸鍋,舊巷街坊們的心血也會白費。于是,他悄悄把陳阿婆、周爺爺拉到一旁,低聲道出了自己偷聽到的情況。
陳阿婆一聽,拐杖重重一跺,“哼,我就知道這事兒沒那么順當!他們文旅公司別是想拿這當借口,再給咱下套,把之前答應的條件都推翻咯?!敝軤敔攧t推了推眼鏡,目光深沉:“先別聲張,看看這張專員后續咋應對。要是他們誠心解決,咱們也不是不通情理;要是妄圖糊弄,咱可絕不輕饒。”
張專員好不容易穩住情緒,重新回到人群,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那笑容比哭還難看。她硬著頭皮陪著眾人繼續參觀,心思卻全然不在這兒,時不時偷瞄手機,盼著有轉機。
展覽結束后,張專員把監督小組拉到一邊,咬了咬牙,還是坦白了:“各位長輩、林羽,實在對不住,公司剛出了點變故,投資方臨時撤資,項目……項目可能得緩一緩。”話音剛落,趙叔就怒目圓睜:“緩一緩?說得輕巧!咱為這項目前前后后忙活多久了,你一句緩一緩就打發了?”
林羽趕忙攔住趙叔,看向張專員問道:“張小姐,那公司現在有什么應對的法子?總不能直接撂挑子吧。”張專員忙不迭點頭:“公司正在緊急聯系新的投資方,也重新評估成本和規劃,爭取把項目規??s小一點,但品質絕不下降。這幾天,我們會給出新方案,還請大伙多給點時間?!?
舊巷眾人無奈,只能暫且應允??扇兆右惶焯爝^去,新方案遲遲不來,街坊們的耐心漸漸耗盡。就在大家準備上門討要說法時,張專員帶著一位儒雅的中年人匆匆趕來。原來,這是一位對傳統文化癡迷的本地企業家,聽聞舊巷的事兒后,決定注資?!斑@次,咱們不圖快,也不盲目逐利,就想把舊巷的文化傳承好、開發好?!逼髽I家真誠說道。
有了新金主,氛圍一下子又活絡起來。但這次制定方案時,舊巷街坊們不再被動等待。陳阿婆組織起各家各戶,開了一場又一場“家庭會”,把大伙心底對舊巷開發的愿景、底線都一一羅列清楚。林羽則聯合幾個懂網絡的年輕人,在社交平臺發起舊巷開發民意征集,收集來天南海北網友的創意與建議。
監督小組更是天天往文旅公司跑,和設計師、策劃師們碰頭。周爺爺拿著算盤,一筆一筆算著成本賬,稍有不合理的開支,立馬提出質疑。老學究李爺爺則翻出古籍,給設計師們科普舊巷古建筑的講究,防止出現不倫不類的“混搭”設計。
文旅公司起初還不太適應這種高強度的“民間監督”,但幾次交鋒下來,也發現不少新思路被激發出來。設計師們對著孩子們畫的舊巷理想圖陷入沉思,決定增添親子互動式的傳統文化體驗區;聽了老木匠回憶往昔熱鬧的集市,又規劃出一條還原舊時光商貿場景的特色街。這場風波后的方案制定,不再是文旅公司單方面的“表演”,而成了舊巷全體與資本、創意深度融合的新嘗試,只是磨合之中,新矛盾與新驚喜依舊交替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