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大戰霧霾

20世紀初,世界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快速發展,卻也陷入了大戰的陰霾。1914年,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如同點燃了火藥桶的導火索,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以此為契機,蓄勢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歐洲大陸瞬間淪為戰場,各國迅速動員,軍隊開赴前線。西線戰場,英法聯軍與德軍展開激烈廝殺,壕溝縱橫交錯,鐵絲網密布,士兵們在泥濘中苦守,炮彈如雨般傾瀉,硝煙彌漫,“凡爾登絞肉機”讓這片土地成為人間煉獄,數月間雙方死傷慘重,生命如螻蟻般消逝,戰爭的殘酷性展露無遺;東線戰場,俄軍與德奧聯軍對峙,戰線綿長,戰斗同樣慘烈,寒冷的氣候、匱乏的物資讓士兵苦不堪言,可他們仍在槍林彈雨中沖鋒,只為各自國家的利益與榮譽。

戰爭不再局限于陸地,海戰同樣驚心動魄。英國皇家海軍與德國公海艦隊在北海展開多次交鋒,日德蘭海戰規模宏大,巨艦大炮相互轟鳴,戰艦在波濤中劇烈搖晃,火光沖天,雙方都試圖爭奪制海權,以切斷對方的海上補給線,保障己方物資運輸。而潛艇戰的出現,更是讓大西洋航線危機四伏,德國潛艇神出鬼沒,商船屢屢被擊沉,大量物資沉入海底,給協約國造成巨大損失,也引發國際爭議,美國因潛艇攻擊導致平民傷亡等問題,逐漸對德交惡。

戰爭背后是各國綜合國力的較量。參戰國全力開動戰爭機器,工廠日夜生產武器彈藥、軍裝軍需,婦女大量涌入工廠,填補男性勞動力空缺;農業生產也為戰爭服務,糧食被征調,實行配給制,民眾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饑餓籠罩著許多城市。

隨著戰爭陷入僵局,美國于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參戰,猶如天平上的重磅砝碼,瞬間改變戰局。美國憑借強大工業實力,為協約國提供海量物資、先進武器,大批美軍開赴歐洲,生力軍的加入讓協約國士氣大振,德軍逐漸不支。1918年,同盟國集團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

這場大戰給世界帶來毀滅性打擊,歐洲作為主戰場,經濟凋敝,城市滿目瘡痍,大量人口傷亡,勞動力銳減,曾經的繁華之地淪為廢墟;各國債務纏身,為支付戰爭費用,政府大量印鈔,通貨膨脹肆虐,民眾財富瞬間縮水,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戰后,戰勝國急于重構世界秩序,1919年召開巴黎和會。會上,列強各懷鬼胎,英國、法國企圖削弱德國,以維護自身霸權,大幅削減德國領土、軍隊規模,索要巨額賠款,讓德國經濟瀕臨崩潰;美國雖倡導“十四點原則”,希望建立公平國際秩序,卻因英法抵制,未能完全如愿,不過也通過國際聯盟的創立,試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殖民地問題上,列強并未放松瓜分,只是變換形式,以“委任統治”名義,繼續掌控亞非拉廣大地區,民族解放運動面臨新阻礙。中國作為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卻遭受屈辱,山東權益被轉讓給日本,引發國內五四運動,民眾高呼“外爭主權,內懲國賊”,掀起反帝反封建愛國浪潮,也讓世界看到東方睡獅正在覺醒。

與巴黎和會同期,蘇俄因十月革命退出戰爭,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內憂外患,國內白軍叛亂、經濟封鎖,卻頑強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集中力量保障戰爭需求,后又推行新經濟政策,恢復經濟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20世紀20年代,世界進入短暫調整期,美國經濟憑借科技進步、大規模生產迎來“柯立芝繁榮”,汽車、電器等產業蓬勃發展,民眾消費熱情高漲;歐洲在廢墟上艱難重建,德國在道威斯計劃扶持下,經濟逐步復蘇。然而,繁榮背后暗流涌動,金融市場投機盛行,股票泡沫嚴重,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危機席卷全球,世界再次陷入混亂,失業浪潮洶涌,工廠停工停產,銀行倒閉,各國政府手忙腳亂,紛紛出臺措施應對,有的實行貿易保護,有的加大公共工程投資,世界在危機中掙扎,等待新的變革力量打破僵局,重塑生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镇平县| 大渡口区| 卢湾区| 望奎县| 河北省| 丰原市| 湟中县| 长宁县| 遂川县| 祁门县| 麻栗坡县| 新田县| 怀安县| 共和县| 九江县| 西安市| 辉南县| 商水县| 临夏市| 泗阳县| 贡嘎县| 张家界市| 喀喇沁旗| 巴青县| 巍山| 汽车| 栾川县| 资源县| 河津市| 兰西县| 定南县| 城固县| 汉阴县| 茌平县| 平遥县| 姜堰市| 辰溪县| 黄石市| 鹤壁市|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