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之傳,至孟氏而息。千五百余年,濂溪、明道始復追尋其緒……”
老者的學說,從他口中一一表達,儒生們認真記下,不敢放過一個字,記錄圣人的言論,是他們的榮幸。
老者談天說地,引經據典,言論古今,他的學說漸漸清晰,他的道,今日問世,世間儒生,多了一個學派,知行派。
天光漸漸黯淡,今天的講學也結束了,老者離開,許青也走了,在場的儒生卻是一個也沒有走,沉浸在嶄新的學說當中。
小院中,許青回來入定,聽完老者講學,許青總感覺自己體內有什么東西松動了,他要閉關探尋。
這一閉關,就是半個月。
這段時間,徐嬸兩口子每天過來給他送飯,許青除了吃飯,其余時間都在入定,對徐嬸夫婦的解釋就是修煉凡俗武功。
徐嬸夫婦也就不敢打擾他,這半個月,外面翻天覆地,知行派席卷整個吳國,各地建了許多的知行書院,上到朝堂,下到民間,知行學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哪怕是不識字老人幼童都能口述幾句學說觀點,真正是為往圣繼絕學,澤被蒼生萬民。
至于老者,也被人尊稱半圣,王守業。
許青此時,正好奇的“看”著丹田里的一株幼苗。
這不得不從半個月前說起。
聽學回來,許青立馬入定,腦海里古松的形象越來越清晰,竟然勾連了儲物袋中的五行松種子。
半圣言論化作文字,紛紛涌入靈種里面,靈種吸收完,直接進入丹田,扎根沙土之中。
靈種入丹田氣海,直接生根,發芽,出苗,就這樣,許青的丹田種出了一株靈根幼苗,附著淡青色靈力,朦朧虛幻。
靈根只有一片葉子,其上,是半圣王守業的虛影。
“這叫什么事啊?”
許青有些不知所措,盡管知道這是好事,但許青從未聽說過,有人在練氣期就種道的,自己,只怕前無古人。
“既來之,則安之。”
許青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任由丹田中幼苗的成長。
嗯!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時隔半月,許青終于出門,陽光明媚,很暖。
“掌柜,這是我剛剛抄完的,您看看能得多少錢?”
好巧,許青剛出門,就又遇到了當初進城時遇到過的少年秀才,李山。
書店里,許青剛進去,就看到李山和掌柜在交談,結算工錢。
“字跡工整,鋼筋漂亮,字更好看了,一本《大學》,一本《大吳律法》,《紫薇算數》,共七百有八文。”
“給,李秀才收好。”
“多謝掌柜。”
“客氣,客氣……”
許青進店,一口氣買了很多的書,雜七雜八,他想看看,這個世界的儒道跟前世有沒有區別。
很早他就發現了,此世也有儒道,有孔圣,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所熟知色那個孔子。
買的太多,掌柜吩咐伙計上門送貨,許青求之不得,,笑著點頭,拱手:“多謝掌柜了。”
“哈哈,應該的……”
出門,見李山抱著幾本書,一堆空白紙張出來,許青上前搭訕,一次遇見是巧合,兩次就是緣分,何況,他對這個十五歲的秀才挺好奇的。
是的,不用摸骨,許青神識一掃,就已經知道了李山的骨齡。
“兄臺,在下許青,不知可否共飲一杯?”
許青指向一旁的茶樓,對著李山,說道。
李山也無不可,沒感到奇怪,中秀才后,總有人來結交他,當即應下,“在下李山,請。”
來到茶樓,找個包間,兩人落座。
許青一落座,開口就問:“李兄,敢問我們所在的地方隸屬哪國,距離青云山多遠?”
李山錯愕:“你不是吳國人?”
“不瞞李兄,我一個月前迷了路,不知怎的就到了這里,還進了城……”
編了一筐子話,許青開始賣慘,假裝一個迷路的江湖富家公子。
李山不疑有他,說道:“我們所在的國度名為吳國,此地為順天府治下的積合縣,周邊,還有十一縣……”
李山描述,吳國地處東嶺域,是個純正的凡人國度,有三十八郡,治下州府縣無數,他們所在的縣城叫積合縣,順天府治下。
吳國重學,以文立國,太祖皇帝周元明世家出身,正值亂世,群龍無首,太祖皇帝知人善用,其下門客大儒無數,才學驚人,據說不費一兵一卒,門客四處游說,太祖皇帝也時常到各地講學,天下共尊之,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吳。
自此,吳國文風大盛,重學風氣濃厚,太祖皇帝還專門改革科舉,寒門崛起,階級流動不再固化。
為應對敵國入侵,還重開武舉,武人地位提升……
“至于青云山……”李山沉吟許久,說道:“我們吳國好像沒有叫青云山的地名,也可能是我見識淺,孤陋寡聞。”
“不過,南邊,有個國度,南明王朝,據說那里武道興盛,江湖門派林立,那里有個天下第一門派,青云門,不知道是不是跟青云山有關?”
許青閉目,仔細回憶,好像是有這么個下屬勢力。
收徒大會上,當時聽說有人就是通過青云門過來清風宗的。
希望是吧。
許青睜眼,對著李山說道:“多謝李兄,那應該就是我要找的青云山了。”
李山連忙罷手,“不用客氣,我只是說了自己知道,能幫到你就好。”
接下來,兩人就最近火熱的知行學派開始談論。
李山意外,許青雖然談吐間學問并不高深,可以說是淺薄,但思想天馬行空,觀點新穎,總能讓他撥云見月,困擾他多日甚至多年的難題迎刃而解。
李山有感,若許青讀書,肯定成就不低,忍不住說道:“許兄學思敏捷,何不若讀書,你若讀書,他日黃金榜上必有你一席之地。”
“哈哈,再說,再說……”
許青呵呵笑著,看玩笑,上輩子讀了一輩子書,把自己讀死了,這輩子,不可能,更何況有修仙大道在,誰還讀書。
當然,這肯定不能說,只能笑笑揭過,打趣道:“若有那么一天,我肯定會請教李兄。”
李山也看出許青不想讀書,不勉強,跟著打趣,“好啊,到時我當你先生,我收你做弟子。”
殊不知,一句玩笑,竟然一語成讖,不過,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此刻,兩個少年互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