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8章 殿前問軍

乾清宮

祁景一邊翻閱張居正最新寫上來的兵部折子一邊聽張居正的敘述:

“從明朝初年直到萬歷年間,大明朝最大的敵人是北方的蒙古。

蒙古又分瓦剌和韃靼等,并非一個統一的部落。

明朝對蒙古的策略,第一是修筑北方的邊墻,就是萬里長城;

在長城以內設有九鎮:

遼東、薊州、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太原、固原。

用現在的術語來說,便是九個軍區,所謂“神游九塞”便指的是這九個軍區。

河套一帶,敵人的勢力比較薄弱,因此西部四鎮不十分吃重,包括太原在內長城以內也還安定。

軍事防御比較吃緊的是遼東、薊州、宣化、大同四鎮。

薊昌的士兵不到十萬人,其中老弱病殘占了一半,這些士兵分散在各位將領麾下,散布在兩千里的地盤上。

如果敵人聚集起來攻打這四個地點,明朝守軍要分散防守,

便會出現人數多少、力量強弱都不對等的情況。

從于謙開始,兵部便一直在屢次請求加強大明邊軍的軍隊訓練;

但這件事不是大明朝重視邊軍訓練,邊軍就會變得強大,這里面還有四個難題要解決。

大明朝如果不解決四個難題,邊軍終究無法訓練好。

蒙古瓦剌也好,韃靼也罷,長處在于騎兵,以大明這個時代現在有成熟的軍制,

要對騎兵,至少要招募三萬人刻苦練習車戰,否則對戰不能占到優勢。

祁景聽到這里合上奏折,

“這三萬人,按霍將軍說的全部按照精銳配置,培養這些精煉的兵馬需要多少錢?”

張居正回答:“臣測算一個月至少要五十四萬,

一年就近六百五十萬。”

祁景沉默,擴招增養3萬精兵,一年要六百五十萬,這簡直是天價。

這是個什么概念,

眼下大明朝景泰年一年的稅收才三千多萬兩。

張居正看祁景沉默,繼續開口說:

“三萬人每月的軍餉軍備要五十四萬,這便是第一個難題。

燕趙之地的士兵的精氣神都消耗在邊防上了,

如果我們不招募一萬二千名吳越之地擅長戰斗的士兵混合訓練,事情肯定做不成。

招募他們,他們馬上就能來,但這些人可不可信,任用他們也不專一,這是第二個和第三個難題。

軍事講究嚴肅,但燕趙之地的士兵一向驕橫,突然看到嚴格的軍法,肯定會非常震驚害怕。

而且這里離京城很近,流言蜚語容易傳播,只會讓人受到牽制而無法建功,還會引發其他問題,這是第四個難題。

按照現在的打算,請調集薊鎮、真定、大名、井陘以及總督、巡撫的標兵共三萬人,

分成三個軍營,讓總兵、參將、游擊將軍分別統領,并授予霍去病總理練兵的職責。

春秋兩季邊防緊張時,三個軍營的士兵都移到靠近邊境的地方,到了邊境就在邊外阻擋敵人,如果敵人進入境內就決一死戰。

如果這兩種情況都沒能奏效,就應當論罪處理將領。

另外,練兵不是短時間內能實現的,現在夏季邊防已經臨近,迅速調集浙江的三千士兵來應急,

等邊軍訓練好了再讓他們回去。”

祁景開口問出另一個關鍵的問題:“霍去病跟你說要招新兵從頭練起,

為什么不從各地部隊抽調選已經成體制的軍隊?”

張居正:“霍將軍去軍中逛了幾日,認為軍中多有惡習,從兵者數年已經難以調教,

惡習難改,一支部隊哪怕有一點毛病,都會在戰場上被放大,霍將軍對軍隊要求甚高。”

祁景點點頭,這倒是有道理:“霍將軍說多久能練成?”

張居正:“霍將軍說三年時間,這支部隊能橫掃蒙古,

除了培養這只部隊,他可以點一只邊軍今年秋天先入草原打幾場仗,摸一摸蒙古瓦剌的底,

臣以為霍將軍即便一戰解決瓦剌也先,但這支3萬人的部隊還是要培養,

瓦剌也先現在雖然在草原聲勢大,但各部落也只是暫時歸順,若是瓦剌也先死了,必然各自立山頭。”

一年增加650萬軍費,眼下朝廷每年的預算都只是勉強持平,國庫年年攢不下多少錢。

再增加這么多預算,這實屬不易。

而且打蒙古這幫騎兵,根本沒有什么收益,不能以戰養戰。

“算上6月份后,以實米給百官發放俸祿,朝廷這一年預算要增加近1000萬,

扣掉國庫現有不在預算內的余度,恐怕差額要800萬,這還不能算若有天災,各地賑災所需資金。”

祁景聽完張居正的匯報,點了點頭,只是輕聲說了一句:“朕知道了”

似乎并沒有憂慮該如何在數月時間,憑空湊出來近千萬兩白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新竹县| 诸暨市| 梁河县| 镇雄县| 明溪县| 石河子市| 汉阴县| 上高县| 馆陶县| 新野县| 镇宁| 上蔡县| 汉阴县| 潞城市| 文化| 正阳县| 南木林县| 白沙| 东光县| 新昌县| 三亚市| 墨竹工卡县| 永定县| 阿瓦提县| 威远县| 观塘区| 游戏| 莎车县| 峨边| 新乡县| 商城县| 驻马店市| 资兴市| 滁州市| 滦南县| 收藏| 贞丰县| 夹江县| 德阳市|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