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3-4章 嚴大學士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2091字
- 2025-01-18 23:54:52
乾清宮,祁景身著龍袍,端坐于御座之上,輕聲詢問身旁的沈煉:“散朝后,他們可有人鬧事?”
沈煉恭敬地回答:“回皇上,百官雖有聚集,但秩序井然,并未發生任何滋事之事,宮中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祁景微微頷首,隨即吩咐道:“嗯,知道了,叫嚴嵩先進來。
不多時嚴嵩在馮保的引領下進來,
步伐沉穩,面容肅穆,跪倒在地,以額觸地,發出了一聲響亮而恭敬的叩拜聲:“微臣參見皇上。”
“免禮”
祁景輕輕揮動衣袖:“此處無外人,朕問你,你昨夜交給沈煉的那封奏疏,上邊說的內容已經有實據了嗎?”
嚴嵩起身,神色凝重,緩緩言道:“回皇上,這里面最關鍵的證據,還要從孫太后那考究。”
祁景聞言,眉頭微皺:“你打算怎么入手?”
嚴嵩關于把朱祁鎮從宗廟移除的謀劃,跟祁景當初剛從沈煉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猜出了一二。
嚴首輔要做成把一個已經死了的皇上從宗廟里移除,從族譜里去掉,
最直接的解題思路就是證明朱祁鎮不是宣宗后代,不是朱家子孫。
昨日嚴嵩給沈煉的奏疏,印證了祁景當初的猜想,但是這件事即便有了這個思路,做成也是極其困難的。
且不論朱祁鎮從出生就一定有明確的內官記錄,史書記載。
宣宗,也就是朱祁鎮和朱祁鈺的爹已經死了,朱祁鎮也已經死了,這兩個關鍵人物都已經沒了;
哪怕古代有滴血認親,都沒有操作的可能性。
而嚴嵩一再提到要照顧好孫太后,這一點上祁景沒有猜透嚴嵩的想法,
難道嚴嵩還能有辦法讓孫太后自己承認她兒子朱祁鎮不是她和宣宗的兒子?
祁景不信嚴嵩能做成這件事,孫太后就是死,被人扔糞坑里,都不會從自己嘴里說出朱祁鎮不是宣宗兒子這樣的話。
嚴嵩輕聲細語的把構思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
祁景細長的手指輕輕敲打案幾,聽完嚴嵩所說的詳細,沒有說話,心中卻在飛速盤算。
嚴嵩的這一計劃,雖看似天方夜譚,但其中蘊含的機巧與深意,卻讓他不得不正視。
政治場上,往往最不可思議之事,卻能在精心布局下得以實現。
片刻后祁景再次開口,卻是問另一件事:
“有沒有想去任官的地方?”
眼下朝局明顯已經激化,僅僅是因為一個狀元給自己議禮;
真應了那句朝局的風云變幻,往往源于細微之處。
一個狀元因議禮之事而引發的風波,竟能掀起滿朝風雨,六部與內閣群起而攻之,滿朝六部內閣跳出來要求給嚴嵩治罪。
這一幕不僅是對嚴嵩個人的考驗,更是對祁景皇權威嚴的一次挑戰。
欺人太甚。
“臣聽憑皇上吩咐。”
祁景看著眼前低頭的嚴嵩。
這位當了二十年的閣老真是極其聰明。
嚴嵩的聰明之處不僅在于他對議禮的精通,更在于他對人心的精準拿捏
今日朝會,祁景甚至懷疑嚴嵩也在暗處給六部和內閣拱火。
祁景要鞏固皇權,就必須有一批忠誠且有能力的大臣作為支撐。
而嚴嵩自己,正是這樣一位既能展現忠誠,又能在關鍵時刻為皇上分憂解難的人物。
嚴嵩在之前看似無意的“拱火”,實則是對局勢的精心操控,他要讓這件事鬧大,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迫使祁景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選擇,彰顯皇權的不可侵犯,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一線生機。
于謙的奏疏只要不在朝會上捅出去,那么暗下處理,祁景八成會選擇放棄嚴嵩。
如果這場爭論能在私下解決,皇帝可能會為了平息眾怒而犧牲他
只有朝會上這件事被捅大,那么嚴嵩才有一絲活路。
嚴嵩在賭,賭祁景不會愿意被百官逼迫。
從任何角度來看,嚴嵩入朝后都在扮演一個只對皇上忠心的人。
嚴嵩這樣的人,是他不得不保的。
因為嚴嵩的立場,就是皇上的立場,嚴嵩的存活,就是皇權威嚴的體現。
祁景需要嚴嵩作為一面旗幟,來凝聚那些愿意對皇上忠心耿耿的臣子,以此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力基礎。
尤其是在明面處。
嚴嵩立得住,才會有更多人愿意獻出對自己的忠心。
“好,你先下去,沈煉會派人護你安全。”
等嚴嵩離去后,祁景沒著急宣見于謙和商輅,他提筆寫了一道圣旨。
“馮保,去叫于少保先進來,讓商大人再等等,然后命人去宣旨。”
馮保離去,不多時于謙走了進來。
祁景沒等于謙行禮問安,開門見山:“于少保想當這大明朝的皇帝嗎?”
此言一出,大殿內的氣氛瞬間凝固,連空氣都似乎為之一滯
于謙聞言,臉色驟變,隨即恢復常態,
他雙膝跪地,額頭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隨即挺直身軀,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
“皇上此言差矣!臣一生所愿,唯國家之安寧,百姓之安康,社稷之永固。臣縱有萬死,亦不敢有絲毫覬覦皇位之心。”
祁景面無表情的看著于謙,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復雜情感:
“朕承認,八年前,是你于少保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救大明于危難之中,保住了祖宗傳下的江山基業。
你的功績,足以青史留名,你的清廉,可與日月同輝。”
隨即又話鋒一轉,祁景緩緩站起語氣變得堅定而有力:
“但朕的皇位皇權不是你于少保和太皇太后給的,朕的皇權是天授的。”
隨著祁景的話語落下,沈煉與數名錦衣衛悄然從側翼走出,
他們的步伐沉穩,面色凝重,尤其是沈煉,
他的目光在于謙的背影與祁景之間徘徊,神色復雜難辨。
于謙自然也察覺到了身后的動靜,但他并未回頭,
只是微微側頭,目光依舊直視著祁景,語氣中透露出一種超脫生死的淡然:
“皇上,可是要賜臣一死?”
祁景聞言,身形微微一頓,隨后緩緩走到于謙面前,蹲下身子,兩人的目光在咫尺之間交匯。
祁景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乃君臣之道,對否?”
這一刻,大殿內靜得只能聽見呼吸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