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來,給百官上KPI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2012字
- 2025-01-15 12:55:05
祁景又一次的舉行了庭前辯禮,
在這場把永樂帝抬為成祖的庭前辯禮,
毫無意料的,
又是嚴嵩取得了勝利,
這次百官再也按奈不住,當庭就有人脫下靴子扔向嚴嵩表示祝賀。
祁景制止并呵斥懲罰了這些御前失禮的行為,安心的又收獲了100點皇威值。
這嚴嵩辯禮比自己在深宮刷皇威快多了,還不傷腎,就是有點傷嚴嵩。
散朝后,莊嚴的紫禁城內舉辦了盛大的1500米沖刺;
至少對嚴嵩來說是全程沖刺;
嚴嵩作為第一名,得到了從東華門成功脫身的獎勵。
“嚴嵩這幾步跑的真有首輔之資,讓內務府給嚴大人做一雙好鞋送去。”
祁景在高臺處遙望百官提著袍子追殺嚴嵩的盛景,
對嚴嵩進行了口頭贊賞和物質賞賜。
現在朝廷百官講禮講不過嚴嵩,又沒辦法親手打死嚴嵩,
只能對嚴嵩進行極盡的人格侮辱,
奏疏上開始辱罵嚴嵩的祖宗;
給嚴嵩扣罪行。
但是這輩子嚴嵩還是干凈的,也捏造不出來什么有實質的罪行。
祁景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罵嚴嵩的奏折,
不禁感嘆,嚴嵩那句議禮者得萬代瞻仰果然不虛!
百官罵嚴嵩已經成為了共識,嚴嵩不當人子成為了景泰八年京城中的第一個流行詞。
內閣放任百官上這種奏疏數日后,又開始調整策略,
一方面拖延執行辯禮結果,
一方面開始引誘百官再次把矛盾轉移到祁景身上;
畢竟嚴嵩是祁景欽點的今科狀元。
“嚴狀元一個人很難頂住百官,讓張探花加快一些進度。”
沈鯉第一次上的考成法,有幾處并不適合景泰朝的地方,
內閣對沈鯉的奏疏贊揚了一番,然后以這個理由讓沈鯉下去沉淀一番。
內閣認為,這種批閱,以及這條新的律法,隨便一個完善,沒有幾年的時間是完成不成的。
但是沈鯉后邊是張居正,張居正腦子里是完善的萬歷十五年革新。
對于這幾處不適合景泰朝的地方,在張居正看來,無非是少了幾個景泰到嘉靖期間的前人更新補丁。
甚至有的更新補丁也是張居正打的。
所以僅僅不到十日時間后,內閣又收到了沈鯉新遞上的考成法。
內容完善,體制健全,法度合理,一時間內閣也無處反駁,而且這份考成法對內閣是有些好處的,便只得將這封奏疏交給首輔商輅大人。
商輅拿著奏疏沉默看完,這份奏疏于國家是幸事,但于現在朝野是禍事。
給官員調整考核,增加淘汰標準,這件事誰做誰要被舉朝攻擊,而且這份奏疏明面上的受益者是內閣。
他商輅現在還沒完全掌握朝野,這件事不能做,倒不是怕百官誤會,畢竟這件事可以讓皇上來背鍋。
“首輔大人擔心皇上不會批準這份奏疏?怕內閣手里的權力過大?”
商輅輕輕搖搖頭:
“不是擔心皇上不會批閱,他不批,我也有辦法讓他批,我是擔心這封奏疏上去后,皇上做了,但做不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份考成法于國有利,但是若是第一次沒能做成,我們后邊即便掌握了大權,再行此法,便會愈加困難,非議也會更多。”
商輅的擔心不是拿眼前這份會給百官火上澆油的奏疏給祁景挖坑,祁景會不中套,而是心疼這份完善的考成法的前途。
“用媚上之臣嚴嵩亂議禮法惹了眾怒,又要革了百官的考核,到時候我們再把沈煉的事情做實,皇上到時候最好的下場也只有退位……”
對面之人緩緩開口,一字一頓。
“犧牲這份考成法雖然可惜,但是未嘗不值得,說不定也能為我們做嫁衣。”
看商輅還是在猶豫,那人繼續游說:“把沈鯉這人保下來,還會有更好的考成法,但皇權若是不斷,后世沒有更好的出路。”
商輅輕輕把奏疏放在書案上,心中已經被對面之人說動。
乾清宮
“皇上,沈鯉的考成法內閣奏疏已經批閱。”
祁景翻看奏疏,內閣上邊批閱,請皇上決定。
“馮保,勾紅,蓋印。”
祁景可不懼怕百官的怒火,眼下就是要收拾這些官員,樹立自己的皇威。
至于這件事眼下的內閣會受益?那也無妨,反正后邊都會換成自己的名臣。
這份考成法,本質上是一套對于朝廷官員的KPI考核制度。
明朝早期其實是有對官員進行考核的制度,叫做“京察”京官每六年一次,地方官員每三年一次。
但是到了景泰這時候,已經流于形式,官員還是鐵飯碗。
考成法用一個很簡單的辦法,使得原本的官員考評機制能夠落地,并且使這件事不受權力斗爭影響。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該辦理的事情登記在三本賬薄上,
其中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一本送六科,一本呈內閣。
由六部和都察院按照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
每完成一件,登記一件,如果有哪件沒有完成,則必須如實申報,否則論罪處罰。
六科也可以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內閣可以對六科的稽查進行審核和二次核查。
這套考成法對內閣其實是有利的,這也是為什么內閣會批準,商首輔會對沈鯉大加贊賞的原因。
考成法以內閣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把內閣徹底改革為權力的中樞,從而延伸到朝廷各部,再到各地行政機構。
這種內部的調整,也是革故鼎新的必要準備。
這套考成法會形成以內閣統領監察機構,再以監察機構監督中央六部,以六部協調統領文武百官的完善考評機制。
從某種角度來說,把原本屬于吏部的一部分權力,重新拿出來交付給了內閣。
從實際落地上也規定清楚了官員應做之事,使得下邊的官員目標清晰。
考成法是一根鞭子,它的目標是督促一切政務的進行。
只是掏出這鞭子的人,必然會被百官記恨。
所以內閣不明確批,而是讓祁景來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