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狀元人選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2054字
- 2025-01-04 22:37:26
祁景走到正在答題的學子旁邊,從中間的過道穿行,有些正在答題的學子不經意的側頭,視角里出現的龍袍險些嚇得手中的筆掉落下來,立刻重新低頭,緊握住筆,不敢再動。
能與天子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已經讓他們感到萬分榮幸,有一個學子在祁景走到身邊時,為表示尊敬,屏氣不敢呼吸,但是祁景卻在這人身邊停了下來,結果這位考生一直屏氣直到暈了過去。
祁景停下自然不是因為這位學子,而是他找到了張居正。
看著面前這人下筆行云流水,紙張左側上**考生張居正幾個字格外有神。
只是祁景看張居正寫的內容時,皺起了眉頭,雖然張居正也是寫的八股文引經據典,避開了時政,但是所寫的內容依然可以隱約看出來,這家伙政治野心也不小。
祁景從張居正身邊走開,然后找到了嚴嵩。
嚴嵩的文章寫得就很符合祁景的心意。
嚴嵩的文章可以看出,嚴嵩的政治理念是帝王唯心論。
在嚴嵩看來,帝王不僅決定了人事隆替,世道興衰,而且決定了自然界的運轉。
“五行氣質必賴人君建極以為之主,感之以王事,驗之以庶征,乃能使陰陽順常,天地定位,而其氣不乖,其質不變,其用不匱也。……則年和歲豐,民安物阜,所謂皇建有極,而賜福于庶民矣。”
簡單說,嚴嵩是認為皇帝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而張居正的文章理念則處處透露著,道理才是世界的根本。
不是說張居正輕皇權,而是張居正跟于謙的政治觀點有些相近。
簡單來說,祁景提出一個要求,嚴嵩會立即想要去執行,而張居正則會先考慮祁景的這個要求是不是正確,于國于民是不是有利,而他們這種行為在他們自己看來,都是忠心的。
祁景簡單掃視完一圈,又看了沈鯉和申時行的文章,便返回高臺。
手指輕輕拍打龍椅,祁景心中有了計較。
正臣于國有益,奸臣于朕有利,這兩者朕都要用,而且要一起用。
很快,這些考生已經大部分都已經作答完了第一題,但是第二題則徹底讓他們不知如何下手。
大明寶鈔已經快跟廢紙一樣,這是眾人心照不宣的事實,但是這種事情怎么能寫在殿試的考卷中?
抨擊時政,尤其這還是太祖時期發布的,這根本就是自斷前途。
而若是夸獎大明寶鈔,那又過于虛偽,偏偏第二道題只有論大明寶鈔幾個字,想要回避都回避不上來。
“皇上有旨,第二道題不強要求眾位考生作答,本次殿試只以第一道策論選取論成績。”
隨著馮保這句話說出來,考生們齊齊松了一口氣。
隨后禮部開始封裝收卷,第一道題的禮部都收走,今夜便開始批閱,而第二道題則轉交給馮保,呈祁景閱覽。
300份卷子,有一半考生沒答這道題;
剩下的一半有50份不知所云;
50份把大明寶鈔的由來寫了出來,講述了大明寶鈔發行的年份,中間幾次調整;
20份把議論文寫成了故事,講述起自己與大明寶鈔一起經歷的那些事兒,這里面倒是有兩個人以故事的形式,寫出來大明寶鈔貶值對百姓的影響,但是沒寫到如何改善這一項政策。
10份膽子比較大的考生,直言不諱的抨擊了大明寶鈔,估計這幾個人是已經得了進士,心中有了底,殿試也不打算拿成績了,放飛了自我,甚至有一個人直接寫,不停印大明寶鈔,這大明朝就要亡國。
還有10份正好相反,對著大明寶鈔這一政策大夸特夸。
最后10份才是對大明寶鈔提出建議的,
2人委婉的建議,朝廷應該定期贖回大明寶鈔。
2人建議朝廷應該換一種新的貨幣來重新替換大明寶鈔
1個人建議減少發放,逐步回收,最后取消大明寶鈔流通。
剩下5個人,除去張居正,沈鯉,申時行,嚴嵩,
居然還有一個“人才”,
這“人才”的建議大概總結為,別管大明寶鈔,存在既合理,這東西貶值,恰恰證明了百姓或者說市場選擇的存在,然后又寫了一堆贊頌祁景和太祖皇帝的話。
你說這人傻,他居然能意識到市場經濟選擇,雖然他文章里不是這樣直接寫的,但是你說他真是個人才,這人又隔靴搔癢,一陣拍馬,讓人不知道這人到底肚里還有沒東西。
真是林子“鳥”了,什么“大”都有。
按照殿試流程,今天晚上審卷官要熬夜批閱,最后內閣會在第二日上午選出前十名比較好的文章,首輔會把這次科舉自己認為前三的人,放在整批試卷的最上面。
然后會有唱卷官,拿著試卷來念給祁景聽。
一般情況,皇帝會聽完前三個,定下三鼎甲排名,剩下后邊的再交還內閣來定。
定好后禮部通知各位參加殿試的人員,此日舉行傳臚大典,當眾唱出三鼎甲和三甲之人姓名,籍貫。
傳臚大典結束后,禮部會張貼皇榜,隔日再召見學子入宮參加晚宴,這晚宴主角一般只有當年中了三鼎甲的三位,而參加的大臣則朝中官員全部都要到場。
由于祁景已經提前看過張居正嚴嵩等人的文章,所以當禮部唱卷官讀完前三份試卷的時候,祁景就已經知道,內閣選出的前三順序分別是張居正,申時行,沈鯉。
祁景示意唱卷官不用繼續讀了,把試卷都擺在自己面前,然后從試卷里開始翻找,把嚴嵩的那篇直接提到最上面。
“本次科舉,此人的文章當為狀元。”
商輅等人微微皺眉,但是并沒有多說什么,他們不會知道嚴嵩這人,以后帶來多大的麻煩。
祁景召這些自己的名臣,最重要的事情,是收攏朝臣的權力,等權力收歸自己手里,再發出去給賢臣能臣來治國。
所以祁景選嚴嵩來做狀元,看似嚴嵩祖墳冒煙,實則把嚴嵩頂到了最前面,讓嚴嵩來掀起朝臣之中的風浪。
用嚴嵩開團,嚴閣老扛得住,再上張居正等人,嚴格老要是倒下了,那也不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