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讓多納想不清楚的事情。
回答毋庸置疑。哪是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能數清楚的?
多如牛毛,就像多納的名字,多多益善,數不勝數。
這個世界上,想不清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有多少事情是靠想一想,就能想清楚的。
或者應該說,想清楚一件事情,是關于反思,是在做了以后根據結果的反饋,才能有可能想得清楚的。
在做之前,沒有什么是能想得清楚的,因為連事情本身可行不可行,會遇到哪些支持遇到哪些阻礙都完全靠猜測,怎么可能把事情真正的想清楚呢?
這個世界,未知與不確定,永遠大于知道與確定。而且知道得越多,不知道的也會跟隨著越來越多。確定的越多,不確定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
所謂確定與知道,只是相對的,在一定領域一定時間一定人群內,回到不知道有多大的宇宙、廣闊世界,這些所謂的確定與知道,是那么微乎其微。有趣的是,人們需要在確定與知道里有假設的自信,否則當我們只看到茫茫人海,大千世界的龐大,那就什么也干不了,一份被淹沒的渺小感會讓我們以為自己是無力的、無能的,而實際上回到我們可以確定與知道的范疇內去行動,我們就會有信心、有對自我認知的確定感。
所以,在確定的范圍內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保持對不確定與未知的好奇與勇于探索的勇氣,這興許就是中正的生活態度吧。也是理想的態度。但我們不可能百分百地做到,只能是盡可能地接近理想狀態。
由此,誰又能清晰知道自己的理想狀態是怎樣的?如果是可測量的,那一定也有內部可量值的方法,但是僅限于每個人的內在。所以那些可以公開學習的學科,也就是幫助人類知道參考值、數值、測量以及大家可以參考的標準來幫助溝通和回應。外化的學科如此多,每個學科又分了很多細小的科目,如此細化下去,人類想要想清楚但是總也想不清楚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
多納想到這里的時候,心情好了許多,畢竟,想不清楚各種事情是人類的常態,并且想得清楚的事情越多,想不清楚的事情也會同節奏的越來越多。“哈哈哈哈哈~~~”多納忍不住大笑,這是我名字對于人類世界各種想得清楚與想不清楚的事情發展規律最好的詮釋嗎?
這么想來,那么自己的父母看來還是很智慧的,他們想得比較多,有遠見。
哎~~~~~雖然知道他們活得很有意思,也很智慧,但是一想到他們,還是禁不住傷感和無奈,把剛才那有趣的時刻很快又淹沒了。
多納就是這樣,想到高興的樂一樂,但是總會有不高興的事情很快又把高興的感覺沖得很淡。這是不是與確定和不確定有些許關聯呢?有啥關聯?好像有,但是應該不同。
高興不高興是一種情緒,一種可以持續與不持續的感覺體驗。但是確定與不確定呢?也是一種感覺?當確定感越強,人的情緒越是高漲。當不確定感越強,人的情緒也許就是焦躁不安、抑郁的?那么解決問題的路徑是否都在確定與不確定間去探索與落實?
如果聚焦在不確定里探索確定,那么就會享受探索的樂趣?
是嗎?多納想不清楚,所以多納決定不想了,畢竟,選擇不去想,是多納可以確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