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頭把肩上的豬肉交給了老柯氏。
“我就知道,那事兒肯定是瞞不住,早晚都會被賢梅知道。”
“本就是長庚不爭氣,好好的書不讀,非要去招惹別人,最后還害得自己被人打斷了腿?!?
“這事兒誰都不怪,只怪他自己!”
“賢梅現在知道了,心下有氣是一定的。”
“先挨過今晚吧?!?
“明兒個,等那不孝子醒了酒,再說話?!?
老柯氏看著顧老頭的神色,就知道,他肯定是有了什么主意。
便連忙問道:“老頭子,大哥、二哥他們可說了些什么?”
顧老頭看了看顧青所在的西屋,說道:“我們爺們商量的事情,你一個婦道人家打聽作何?”
“先把肉腌了。”
“這是我那二哥的一點兒心意,專門給顧青和學州補身子,讓他們好生地讀書?!?
老柯氏心下還是有一點兒為顧長庚擔憂,卻也只能是提著豬肘子,去廚房忙活。
顧陳氏給顧青量好了尺寸,收好了繩結。
這一年來,顧青其實長高了一些,也長得壯實了一些,以前的一些衣服不僅小了,而且也比較破舊,甚至是洗的有點兒掉色兒。
他如今可是縣案首,自然不能再穿以前的那些衣袍。
丁家家主送來的十匹布,那真的是雪中送炭,甚至是比文房四寶還要貴重呢。
這也是丁家家主會來事兒。
沒有給什么金銀財寶,顯得俗氣,而是十匹布,讓縣案首有幾件衣袍,撐個場面。
顧陳氏收好繩結,又開始裁剪那十匹布。
就按照顧青所言,裁剪出來她和顧老三、顧秀梅每人一套衣服的布,剩下的,交給顧老頭。
任由顧老頭如何分,那都是他的事兒。
顧家如今是顧老頭當家做主,這十匹布,按理來說,本就應該由顧老頭分好。
不過,顧陳氏這么做,也沒什么錯。
她現在有了顧青撐腰,在這家中,自然也有了話語權,甚至是在顧老頭之下。
因為她的意思,可能就代表著顧青的意思。
一直等到顧老頭和老柯氏腌好了肉,顧陳氏才帶著顧老三,一人抱著布匹,一人提著曲米。
“爹,娘。”
到了堂屋,叫住了打算休息的顧老頭和老柯氏。
“這是江浦縣丁家大善人贈送給青兒的布匹和曲米?!?
“本來有十匹布,我想著顧青這一年來長了個子,以前的衣服肯定是穿不了?!?
“如今又是縣案首,成了小相公?!?
“以后肯定會和那些同窗好友一起游學,這出門在外,不能沒有幾件好的換洗衣裳?!?
“便留下了四匹布,打算給青兒縫幾件衣裳以作換洗。”
“剩下這六匹,爹守著,可以讓娘縫一件新衣,以后有什么喜慶事兒,也好穿著?!?
顧老頭讓自己的聲音盡量溫和一些,說道:“既然是丁大善人贈送給青兒的,你們留著便是?!?
“我們的衣服又不是不能穿,還有好幾件呢?!?
“你多給青兒縫制幾件,讓他換著,他現在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再過一兩年,這些衣服肯定穿不了,又得縫制新衣呢?!?
顧陳氏開口道:“爹,無礙,我和長樹還在接活,再過兩年,去縣城買兩匹回來給青兒縫制新衣便是?!?
“這布放個兩年,到時候也已經受潮掉色了。”
顧老頭這才伸手,接下了六匹布。
“好,好,好,我收下了?!?
顧陳氏又從顧老三的手中提過曲米,遞給了老柯氏。
“娘,這是曲米?!?
老柯氏連忙笑起來,皺紋擠在了一起,像是一朵金絲菊。
“哎,你有心了,這些曲米,就專門留著給青兒和學州兩人吃,他們回來了,就給他們煮。”
“長個子的時候,可要吃好一些?!?
顧陳氏回道:“謝謝娘。”
老柯氏笑著道:“我們一家人,還說什么謝謝,弄得這么客氣作何?”
顧老頭也接話道:“你娘說的對,我們是一家人,自當以家為重,你且先回去休息吧?!?
“今日的事兒,也別太放在心上。”
“好生地照顧好青兒,至于那事兒,明天,等你大哥他醒了酒,我會給個說法?!?
“不能讓青兒委屈了!”
顧陳氏之所以挑選這個時間點,等著顧老頭和老柯氏腌完了肉,才連忙把布匹和曲米送來,等的就是顧老頭這句話。
那顧老大今天在宴席上,指著青兒說是他搶走了文氣,還要撲上去,對青兒動手。
要不是她擠進去的時候,那顧老大已經躺在了地上。
她肯定是一百個不行,非要撕爛了顧老大的嘴不可!
就算是叫人看了笑話,她也得把這口氣給出了。
這些年來,顧老大天天不著家,回來就是伸手要錢,地里的活兒是一點也不管。
這也就罷了。
柯氏還仗著顧老大的童生身份,便在這家里,不給明氏和她這兩個二房、三房的媳婦好臉色。
整日里,就只是負責灶臺。
而她和明氏還要下地干活兒。
這也就算了。
她們兩人的娃也要跟著一起下地干活。
要不是顧老大自己胡求混,搬石頭砸了腳。
她家的顧青肯定是一直都沒機會去上學。
顧陳氏的怨氣,也大著呢。
得了顧老頭的這句話,顧陳氏這才帶著顧老三回到了西屋,心情又好了一些。
顧青忍不住在心中給顧陳氏點了個贊。
剛剛,顧陳氏的舉動,還有顧老頭的話,他都聽到了。
只覺得那句話說的不假。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一夜過后。
第二天,顧老頭還是早早地去了地里忙活。
如今是三月初,正是農忙的時候,實際上,從二月中旬開始就要育苗了。
水稻育苗、番薯育苗、春小麥等。
顧青也是在前年跟著一起下地干活的時候,才知道,這時候的應天府之地,已經開始耕種番薯。
而這個番薯,也就是那紅薯。
只不過,這時候還沒有很好地育種,也沒有更好的耕種技術,以至于產量并不是很高。
最大的番薯,也就比顧老三的拳頭還要大一些。
所以,番薯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也就是顧家這種有著十余畝地的家庭,才會種上一些。
如今少了三畝地,自然也少了兩畝番薯地。
顧老二、顧老三、明氏、顧陳氏、顧秀月、顧秀梅、顧秀芹都跟著一起下地了。
顧青則是被顧老頭叫著,去了祖祠那邊看書,由顧二爺在一旁照看著。
一直到了中午。
顧老頭才親自去領回家。
走在路上。
顧老頭開口道:“青兒,你可怨你大伯昨個兒當著眾人的面說出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