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在萬歷好做官
- 萬歷公務員
- 余秦唐
- 2217字
- 2024-12-23 10:19:16
小院不大。
顧老頭說著話,顧老三和顧陳氏也都聽到了。
可這會兒。
他們的心思也都在顧青身上。
根本就不敢離開半步。
等到顧老頭走進小屋。
顧長樹抬起頭,叫了聲。
“爹。”
顧老頭點點頭,隨即走上前,看向了床上的顧青。
油燈和月光之下。
顧青的臉色蒼白又有一些蠟黃。
還帶著微弱的喘氣聲。
“青兒,你現在感覺怎么樣?”
“有沒有那里不舒服的?”
顧老頭一邊打量,一邊問道。
顧青弱弱地道:“阿爺,就是頭暈,莫得力氣,還有些餓。”
顧老頭松了一口氣。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老天爺保佑,趕明兒個,你們先去龍王爺那里拜拜,再去土地老爺那里拜拜,燒點紙錢吧。”
顧陳氏這才想起來。
是該拜拜。
連忙回道:“知道了,爹。”
老柯氏站在顧老頭身邊,看著床上的顧青,默不作聲,心下似乎有些想法。
但是礙于在人前,也不好說出來。
柯氏和起床趕過來的明氏看著醒過來的顧青,也是心思各異。
顧老頭詢問了一下顧青的情況,確定不是那種回光返照,而是真的吃了幾副藥,醒了過來,也沒得癔癥,就是身子虛了一些。
倒也松了一口氣。
安撫了一下顧青和顧陳氏。
“青兒剛醒過來,身子骨還很弱,需要慢慢地休養,所以我剛讓秀梅熬稀粥,多熬一會兒。”
“你們好生地照顧,有什么需要,可以說出來。”
顧陳氏一聽,心下多少還是有一些感激。
“嗯。”
“爹,時間不早了,你們也累了一天,早些回去休息吧。”
顧老頭嗯了一聲。
轉身看到柯氏和明氏站在門口,說道:“都回去休息吧。”
等到顧老頭等人都離開了。
顧陳氏才對顧長樹說道:“當家的,你也去休息吧,青兒這里有我呢。”
這會兒正式農忙之時。
一百零六畝田。
老大顧長庚天天游學,不著家。
柯氏又是大房,相公還是一位童生,便直接擔任起一天一大家子的兩餐。
老大家還有兩個兒子,長子十四歲,在私塾讀書。
幺兒六歲,也是到了可以讀書識字的年紀,現在天天和村里的孩子四處趕鳥。
而老二一家,則是兩個女兒,長女顧秀月,年芳十一,帶著個七歲的妹妹,和顧秀梅搭伙干活兒,順帶照顧妹妹。
老三家一兒一女,長女顧秀梅,年芳十五,八歲之前,帶著顧青,八歲之后,跟著顧陳氏一起下地。
至于顧青,如今十二歲,也已經下地干活好幾年了。
也就是說。
除了老大一家不用下地之外。
連顧老頭和他老伴兒老柯氏都要下地干活。
一共是六個大勞動力,帶著三個小勞動力,種著顧家的百余畝地。
當然,現在又少了好幾畝了。
顧青這一病。
顧陳氏為了拿錢給他請郎中,賣了屬于自家的那八畝地。
顧家現在又少了八畝地。
卻要養活著一大家子十四口人,外加兩個讀書人。
一旦收成不好。
這一大家子,肯定要有人挨餓了。
顧長樹看了看顧青。
似乎有話要說。
可到了嘴邊。
卻又說不出口。
最后只是“嗯”了一聲,到隔壁房睡覺。
一共就兩間房。
顧長樹和顧陳氏睡在里間。
顧青和顧秀梅睡在外間。
顧長樹后來用土磚在中間壘了一堵墻,把草席給隔開了。
尋常人家,都是這么來的,鋸開幾個木板,往兩排土磚上面一攤,再鋪上草席,墊一床被子,便是窩了。
北方已經開始壘土炕了。
至于南方,還是以往的習俗,木屋、木板床。
當然,木料不夠的地方,用的是磚瓦房、竹房,磚瓦房還不是那種土磚,就是石頭和黏土壘起來的房屋。
一家一點兒柴林,平日里燒火做飯都不太夠用呢。
路邊一根樹枝,那都得撿回去,仍在灶房那邊,當柴火。
因為木料在當時就是主要建筑材料,普通人家連一根木材都買不起呢。
過了一會兒。
顧秀梅端著一個大陶罐、一個碗、一雙木筷,走了進來。
顧青是真的餓了。
餓得沒力氣說話,安靜地躺在顧陳氏溫暖的懷抱中,等到了顧秀梅做好吃的端過來。
這稀粥,用的是小米。
吃起來,口感就好像是那玉米糊一樣。
顧青大口大口喝著,不一會兒,一個陶罐都見底了。
“阿弟,你還餓不餓,我再去給你熬一些?”
顧秀梅見狀,連忙問道。
顧青搖搖頭。
“可以了。”
這身子骨實在是太虛了。
病去如抽絲。
這會兒也不易吃太多。
不好消化,容易頂食兒。
“娘、阿姐,你們也去休息吧,我沒事兒了。”顧青喝完稀粥,精神氣恢復了一點兒。
想要完全消化一下顧青的記憶,好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
顧陳氏現在哪里睡得著。
“兒啊,等你睡了,我們再去休息。”
“你剛好,得人陪著。”
顧秀梅也連忙點頭,說道:“阿弟,我們不困。”
顧青也只好點點頭。
不過一會兒。
就好像是睡著了一樣。
顧陳氏見此,輕輕地把顧青放平,讓他躺在床上,又仔細地蓋好了被子。
“秀梅,你明兒個繼續照顧阿弟。”
“不用去地面干活兒。”
“今兒晚,不要睡得太過,仔細著阿弟,他要是起夜什么的,你來叫我們。”
“記住了嗎?”
顧陳氏輕聲細語地對顧秀梅吩咐道。
顧秀梅重重地點頭。
“嗯。”
其實,顧青并沒有睡著。
先前睡了大概有一天。
現在喝了一陶罐的稀飯,恢復了一點兒精神氣。
倒也睡不著。
閉上眼,開始繼續檢索著原主的記憶。
首先可以確定的事自己穿到了大明萬歷年間。
之所以知道這些,還是從那個游手好閑的大伯口中聽到的。
往常一家子吃飯。
顧長庚就喜歡說一些當朝的局勢。
特別是這位萬歷帝登基之后。
顧長庚似乎很是高興,說什么,萬歷明君、兩朝元老云云。
在顧老頭面前顯擺著自己從狐朋狗友那邊聽到的一些國政之事,還不忘加上一句。
“得遇明君主政,秀才可期也!”
然后也知道了自己現在的身份,以及這一大家子的情況。
大明時代的普通之家。
家境雖然清苦,但是有田、有院、有人,相比較來說,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而顧青因為老領導喜歡萬歷朝的歷史,便也買了一些書,對這一時期的歷史,也有了一些了解。
如今身處萬歷年間,最好的出路,唯有讀書。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自從宋朝汪洙喊出了這句口號之后。
直到穿越之前,此言依然是一碗大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