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頭確實是有這個意思。
因為顧青這段時間來的表現,他也是看在眼里。
以前從未入他眼的二孫兒,現在總算是長大了、懂得孝順、嘴也甜、會說話。
關鍵是,作為過來人。
顧老頭總覺得自己似乎在顧青的身上,看到了一股子的穩重。
這原本不可能屬于顧青這個年歲的少年郎該有的性子。
他最后只能是歸結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以及一場大病,讓他懂事了。
“唉,大郎不好生讀書,還惹了禍,把自己給害了?!?
“學州讀了四年書,考了四年,也沒能通過縣試,如今就好像是著病了一樣。”
“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病秧子?!?
“不是我要偏心大郎,而是早年就看出來,你們兄弟三人,也就大郎有點兒讀書的料子?!?
“二郎、三郎的性子都不適合讀書?!?
“小青,小青他以前也和三郎你一樣,出力氣是好手,讀書未必就能成?!?
“可自從他這一次病好了,就像是長大了,又懂事兒、又孝順?!?
“我也想著,要不要讓小青也去讀書,試一試?!?
顧老頭說到這里。
停頓了一下,似乎很是為難。
“可是你們也知道,家里現在欠了不少賬,我就算是想供小青讀書,可拿不出錢來啊?!?
顧家二代,顧老大已經廢了。
顧家三代,也就顧學州、顧青、顧學裕三個帶吧的。
顧學州現在已經無心讀書,而且,考了幾次,也沒考中,連科舉考試的大門,一個縣試都過不了。
后面還有府試,還有更難的院試呢。
這完全就看不到一點兒希望了。
顧老頭為了顧家,也想要讓顧青去試一試。
以前的顧青不太可能,現在的顧青,說不定能成呢?
然而,想要讀書,首先就得有錢供,沒錢,連筆和紙都買不起,更別說束脩了。
顧陳氏聽了這么多年顧老大的畫大餅。
她其實也學會了一些。
當即說道:“爹,欠的賬可以慢慢還啊,再說,若是小青他真的高中,欠的那些賬就不成問題。”
“到時候,我愿意擔保,請小青負責還了那些欠的賬!”
顧老頭看了看顧陳氏。
這話聽著,怎么就那么的耳熟呢?
眼看著顧陳氏還要繼續求情,他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們先起來吧?!?
等到顧老三和顧陳氏站起來。
他背著手,一邊走,一邊說道:“要不要讓小青去讀書,我們說了也不能完全定下來?!?
“還要問問小青的意思,看看他愿不愿意?!?
“還有私塾的夫子那里,若是沒有夫子愿意收,就算是我們想要供、小青愿意學,那也無法?!?
說到這里。
他頓了頓。
最后還是緩緩地說出了一句話。
“試一試吧。”
……
“你們先別忙著走。”
晝食吃罷。
本該收拾碗筷的顧陳氏沒動,想要回去休息的顧老二被叫住。
眾人看著顧老頭。
顧老頭看向了顧青。
“小青,阿爺問你一個事兒?!?
顧青看著顧陳氏那鼓勵、焦急、激動、擔憂的復雜神色,還有顧老三的眼神。
就明白,自己讀書的機會來了。
“阿爺,您問?!?
顧青端正著身子,態度也有一些恭敬。
顧老頭看著顧青,眼里的滿意之色又多了幾分。
“你可愿意讀書?”
顧青抿著嘴、重重地點頭,認真地回道:“想?!?
顧老大看到這一幕,臉色陰沉了一下,當即就輕哼一聲,想要開口說道說道。
讀書豈能是你想要讀就讀的,是你說讀就可以讀的?
縣試是那么好考的?
我那聰慧的兒子都考不中,你這般怕是夫子都不會要。
然而,顧青卻先顧老大一步,開了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顧老大不敢相信地瞪大了雙眼,張著嘴,看著背誦著《千字文》的顧青。
顧老頭、顧老二、顧陳氏、顧老三也都是一樣。
只有顧秀芹年歲太小,不明其意,只是覺得顧二哥變得有一些陌生了。
顧秀梅和顧秀月更是敬佩地看著顧青。
她們也聽到過顧學州在教顧學裕讀書,讀的便是這內容,只不過,她們記得不是很清楚便是了。
而顧學裕也是一樣,覺得二哥好了不起。
他大哥讓他背誦這些,他就是記不住,每一次念完之后,就忘了。
二哥卻能背的這么多。
實在是太厲害了。
顧青其實還能背的更多,但是為了低調,為了不讓顧老頭等人覺得他很陌生,甚至是變了個人。
也就只背了這么多。
“阿爺,大哥每次回來教三弟讀書,我也聽到過一些,年關的時候,大哥解館回來,我也就努力地背著后面的內容。”
隨即又看向了目瞪口呆的顧長庚,問道:“大伯,不知道我背的對不對?”
顧長庚木訥地點了點頭,卻又很快反應過來。
便微微低頭,默不作聲了。
顧陳氏也回過神來,當即就哭了。
“嗚嗚?!?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青兒因禍得福、因禍得福,嗚嗚……?!?
因禍得福嗎?
顧老頭的心中這般想著。
不免也有一些激動。
總算是又出了一個讀書的苗子。
顧家的希望,還沒有破滅。
“好!”
“好!”
“好??!”
顧老頭連叫了三聲好。
“小青,你現在就跟我走?!?
顧老頭這是又要拉下臉皮,去借錢了。
到了顧家大房,這是一個兩進兩出的院子,院子比顧老頭的院子要大很多。
“大哥,大哥……。”
顧老三像是獻寶一樣,說了事情的緣由。
然后又溫和地對顧青說道:“小青,快給你大爺爺背一段那個?!?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顧家大爺看著顧青,說道:“再背一遍,我聽聽?!?
顧青又背了一遍。
顧家大爺這才點了點頭。
拿出了一兩銀子。
顧老頭一家因為顧長庚一開始伸手要錢,以及這一次的禍事兒,以至于向顧家大爺借了十六兩。
他又故技重施,去了顧家二爺家。
顧家二爺拿出了三兩。
于是,顧老頭便欠了顧家二房三十八兩,也是幾個兄弟里面最多的帳。
至于顧家五爺那邊。
他們家現在也比較難,連一個銅板都沒拿出來。
說白了。
大家其實還是看在顧老頭家里有讀書人,如今還要供顧青讀書,也是好事兒。
大家本就是血脈相連,本就要互幫互助。
以前,顧老頭家里還算是寬裕的時候,其他幾個兄弟也沒少借錢。
在這個時代。
家里的弟兄若是靠不住,那就沒人能夠靠得住了。
幾家下來。
顧青的學費總算是湊得差不多,就等著籌備一下,去私塾那邊面試,交了束脩,就能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