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6日
我在工作室里整理書稿《槐花蕩》,一封邀請函映入我的眼簾……
這是1998年收到上海頂峰出版社的邀請函,參加長篇小說《書簽》作品發布會。
當我來到發布會現場,一行醒目的彩色大字讓我驚呆了:山東作家李一菲長篇小說《書簽》作品發布會……
新的故事新的征程,讓我這個究竟考驗的記者感到一種意外的意外驚喜……
這是1998年我藝術領域最大的收獲……
——題記
《意外的意外驚喜》
1998年的時光,宛如一條蜿蜒在歲月深處的長河,平靜的河面下暗流涌動,不時泛起令人意想不到的漣漪,每一道漣漪都承載著或奇妙、或震撼的故事,等待著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闖入人們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波瀾。而對于我來說,這一年所經歷的那場特殊之事,至今回想起來,仍似一場如夢如幻的奇遇,那意外疊著意外的驚喜,宛如璀璨星辰,鑲嵌在記憶的蒼穹,熠熠生輝。
那是在2000年9月16日,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地的碎金,微風輕輕拂過,帶著些許秋日的涼爽,悄悄溜進我那寧靜的工作室。工作室里,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它們像是沉默的智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充滿墨香的小天地。我坐在書桌前,正沉浸在整理書稿《槐花蕩》的世界里,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在靜謐的空氣中回蕩,唯有那從窗外探進來的陽光,調皮地在桌面跳躍,勾勒出光影交織的圖案。就在這時,一封有些陳舊的邀請函不經意間映入了我的眼簾,剎那間,記憶的閘門被轟然撞開,思緒如脫韁之馬,瞬間飄回到了1998年收到它時的場景。
彼時,當這封來自上海頂峰出版社的邀請函躺在我的信箱里時,那是個陽光明媚卻又帶著些許慵懶的日子。信箱所在的小院里,墻角的薔薇花正開得爛漫,粉粉嫩嫩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在與路過的蝴蝶低語。我懷著滿心的疑惑與好奇,從信箱中取出那封信,拆開一看,原來是邀請我參加一場長篇小說的作品發布會,那部小說名為《書簽的愛》。作為一名經歷過諸多采訪與報道,也算是見過不少大場面的記者,我本以為這不過是一場常規的文化活動,抱著去觀摩學習,順便結識些同行朋友的心態,便欣然應允前往上海參加這場發布會。
發布會那天,上海的街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湛藍的天空中,幾朵潔白的云彩像棉花糖般悠悠地飄浮著,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下來,給這座繁華的都市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我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前行,耳畔是車水馬龍的喧囂聲,夾雜著人們的歡聲笑語,仿佛整座城市都在奏響著一曲生機勃勃的樂章。
不一會兒,我便來到了發布會的現場。那是一座頗具藝術氣息的建筑,外觀以簡潔的白色為主色調,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典雅。建筑周圍環繞著修剪整齊的綠植,翠綠的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熱烈歡迎著每一位到訪的賓客。走進大門,一條紅毯從入口處一直延伸到會場內部,兩側擺放著嬌艷欲滴的鮮花,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它們散發著陣陣馥郁的香氣,彌漫在整個空間,讓人心曠神怡。
一踏入那布置得頗為精致的場地,我的目光瞬間就被一行醒目的彩色大字給牢牢吸引住了,整個人呆立在原地,仿佛時間都在那一刻停止了流淌。那行大字寫著:“山東作家李一菲長篇小說《書簽》作品發布會”。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顫,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揪住了它,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這……這怎么會是我的作品發布會?我怎么一點都不知情啊!”我瞪大了眼睛,心里既驚又喜,驚喜交加的情緒如同洶涌的潮水般在心底翻涌。驚的是,這么大的事兒,事先居然沒有任何人跟我透露一點風聲,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料,讓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仿佛置身于一場沒有劇本的荒誕劇之中。而喜的是,自己用心血澆灌而成的作品,居然能夠有這樣一場專門的發布會,這是對我創作的莫大認可啊,就像一個在黑暗中獨自摸索前行了許久的旅人,突然看到了遠方亮起的希望之光,那種激動和喜悅幾乎要沖破胸膛,溢出來一般。
會場內,天花板上垂落著幾盞造型別致的水晶吊燈,燈光柔和而明亮,灑在地面上、墻壁上,營造出一種溫馨又莊重的氛圍。四周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幅從《書簽》中選取出來的經典語句做成的裝飾畫,木質的畫框散發著淡淡的光澤,與那些靈動的文字相得益彰,仿佛將書中的世界一一呈現在眼前。桌上擺放著一摞摞印刷精美的新書,封面上“書簽”兩個字在燈光下散發著別樣的光彩,仿佛它們不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組合,而是承載著我多年夢想與心血的結晶,正驕傲地展示在眾人眼前。看著這一切,我心里滿是感慨,眼眶微微有些濕潤,心底暗暗想著:“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那些無數個挑燈夜戰、反復修改的日子,總算沒有白費呀。”
發布會正式開始后,主持人走上臺,用那富有感染力的聲音介紹起了這部作品,從創作背景到故事梗概,每一個字都仿佛敲在了我的心上。此時,會場里安靜得只能聽見主持人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臺下的聽眾們都全神貫注地聆聽著,他們的臉上帶著或好奇、或期待的神情。偶爾有幾縷微風從窗外悄悄溜進來,輕輕拂動著窗簾,光影在地面上搖曳生姿,像是也在為這場關于文字的盛宴增添著幾分靈動的氣息。我坐在臺下,雙手不自覺地握緊,心里既緊張又期待,緊張是怕自己的作品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期待則是渴望聽到大家對它真誠的評價。“不知道大家聽了之后會怎么想呢?會不會覺得我的故事太過平淡,或者情節設置有不合理的地方啊?”我在心里不停地打著鼓,忐忑不安的情緒縈繞心頭。
當說到這部小說所展現出的細膩情感以及獨特的文學風格時,臺下的聽眾們不時點頭,還有人小聲地交流著對書中某個情節的喜愛,那細微的交談聲如同夜空中的螢火蟲,雖微弱卻也為這安靜的氛圍添了幾分生氣。看到聽眾們這樣的反應,我心里那塊懸著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欣慰和滿足。“原來,大家是喜歡我的作品的呀,看來我那些用心去刻畫人物、雕琢情節的功夫沒有白費,他們能感受到我想傳達的情感,這真是太好了。”我暗自慶幸著,眼眶又一次微微泛紅,過往那些創作時的艱辛、自我懷疑的時刻,都在這一刻變得無比值得,仿佛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為了此刻收獲的這份認可而鋪墊。
接著,輪到我上臺發言了。我深吸一口氣,緩緩走上臺去,腳下的紅毯軟軟的,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云朵上,又似踏在自己那滿是憧憬與感慨的心路上。望著臺下那一雙雙充滿期待與善意的眼睛,緊張感漸漸消散,但內心深處仍涌動著復雜的情緒。“我一定要把自己創作時的那些心路歷程好好地講出來,讓大家更了解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我在心里默默給自己打氣,同時又有些擔心會不會講得不夠好,不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完整地傳達給大家。我開始講述起自己創作《書簽》的初衷,說起那些靈感迸發的深夜,窗外是靜謐的夜空,繁星點點,像是無數雙好奇的眼睛注視著屋內那個沉浸在文字世界里的我。說起自己如何將生活中的點滴感悟融入到故事里,讓書中的人物仿佛有了生命,在那一方文字世界里演繹著悲歡離合。臺下的聽眾們靜靜地聽著,整個會場安靜得只剩下我說話的聲音,偶爾還能聽到幾聲輕輕的抽泣,我知道,那是書中的故事觸動了他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那一刻,我心里滿是感動,覺得自己和臺下的聽眾們通過這部作品建立起了一種奇妙的情感連接,這種感覺是如此美好,讓我愈發珍惜這次站在臺上分享的機會。
發言結束后,便是簽名售書環節。長長的隊伍在我的眼前蜿蜒開來,讀者們手里拿著《書簽》,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排著隊等待著我簽名。會場的一側是巨大的落地窗,陽光透過玻璃灑在讀者們身上,勾勒出他們充滿期待的輪廓,那光影仿佛給每個人都披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輝。看著這長長的隊伍,我又驚又喜,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樣怦怦直跳。“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喜歡我的書,愿意來排隊讓我簽名,他們都是認可我的作品的呀。”我既感動于讀者們的熱情,又有些受寵若驚,同時還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簽名,不能辜負大家的喜愛。我一筆一劃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每寫一個字,都覺得像是在和這些讀者進行一場無聲卻又無比真摯的交流。他們有的會和我分享讀完某一章時的感動,有的會詢問我后續是否還會有相關的作品,我都一一耐心地回應著,那種被讀者認可、喜愛的感覺,如同春風拂過心田,讓我沉醉其中,心里滿是溫暖和喜悅,仿佛置身于一個美好的夢境之中,不愿醒來。
在發布會的間隙,我還結識了許多來自文學界的同行們。會場外有一處小小的露臺,擺放著幾張白色的桌椅,周圍種滿了各種綠植,藤蔓順著欄桿攀爬,綠意盎然。同行們便聚在這里,一邊享受著戶外清新的空氣,一邊交流著文學的見解。他們紛紛走過來,向我表達著對《書簽》的贊賞,有的還和我探討起寫作的技巧與心得。其中一位資深的作家前輩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玲玉啊,你的這部作品真的很有靈氣,文字里有著對生活深刻的洞察,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份創作熱情,未來必定能在文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呀。”聽了前輩的話,我心里別提有多激動了,就像一個得到了老師表揚的學生,既感到無比自豪,又充滿了繼續前行的動力。“原來在別人眼中,我的作品是有這么多優點的呀,我一定不能驕傲,要更加努力,寫出更多好的作品來。”我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對未來的文學創作之路充滿了期待。
這場意外的作品發布會,就像是我人生藝術領域里的一場盛大慶典,它不僅僅是對《書簽》這部作品的肯定,更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文學天地的大門。此后的日子里,我時常會想起那個充滿驚喜的日子,想起那一行醒目的彩色大字,想起那些熱情的讀者和友善的同行們,而那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了我繼續創作的動力,激勵著我在文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去書寫更多打動人心的故事,去留下更多如《書簽》這般的珍貴印記。
隨著發布會漸漸落下帷幕,夕陽的余暉將天邊染成了橙紅色,那絢麗的色彩倒映在建筑的玻璃幕墻上,如夢如幻。我帶著滿心的歡喜與感慨離開了現場,上海的夜晚華燈初上,街道依舊熙熙攘攘,而我卻覺得自己仿佛已經與來時的那個自己有了些許不同,我懷揣著這份意外的驚喜,邁向了新的故事,開啟了新的征程,就如同書簽夾在了人生這本大書的嶄新一頁,等待著我去續寫更多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