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3日,我在工作室里打掃衛生,女兒從書架上拿書時,不小心書掉地上,一枚書簽被甩出來。
這枚書簽帶我回到了1995年……
玲玉這年從山師大畢業后,被分配到了牡丹城一中。
她在一中教語文,開始了她的夢想收割的季節,把愛心奉獻給家鄉的孩子們……
——題記
1995年的那個初秋,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牡丹城一中古樸的校園小道上,玲玉懷著滿腔的熱忱,踏入了這所她即將揮灑青春與汗水的地方。
玲玉初來乍到,卻沒有絲毫的怯場,她站在講臺上,看著臺下那一雙雙充滿好奇與渴望的眼睛,心中滿是感慨。這些孩子,就如同曾經年少的自己,懷揣著對外面世界的憧憬,渴望著知識能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往廣闊天地的大門。
第一堂課,玲玉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后,便開始講起了課文。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像是山間的清泉流淌在教室里,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經她一解讀,仿佛都活了過來,變成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她會把古詩里描繪的場景,用自己細膩的筆觸在黑板上勾勒出大概的輪廓,讓孩子們能直觀地感受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也能體會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溫婉。
有個叫小虎的男孩,平時調皮搗蛋,對學習總是提不起什么興趣,在玲玉的課上,卻難得地安靜了下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玲玉,被她講述的內容深深吸引。玲玉注意到了他,課后,特意走到小虎身邊,笑著問他:“小虎,今天老師講的課,你覺得有意思嗎?”小虎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老師,以前我覺得語文課可無聊了,但是你講得好像不一樣,那些詩啊文啊,好像都有了生命似的。”玲玉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那以后可要好好聽課呀,語文里可有一個大大的奇妙世界等著你們去探索呢。”
在教學上,玲玉從來都不滿足于僅僅照著課本講。她深知這些鄉村孩子,雖然有著質樸的天性,但接觸的課外知識有限。于是,她自掏腰包,買了很多課外書籍,在教室里辦起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課余時間,孩子們總是圍在圖書角前,挑選著自己感興趣的書,如饑似渴地閱讀著。玲玉看著他們沉浸在書的海洋里的模樣,心里滿是欣慰,她覺得,這就是她作為一名教師最想看到的畫面。
除了傳授知識,玲玉還格外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品德。她會在課堂上講述那些歷史名人的故事,用先輩們的高尚品德來感染孩子們。有一次,講到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她問孩子們:“大家覺得孔融為什么要把大的梨讓給別人呀?”孩子們紛紛舉起手,有的說因為孔融懂事,有的說因為孔融有禮貌。玲玉笑著點頭,接著說:“是呀,懂得謙讓、有禮貌,這都是很珍貴的品質呢。咱們在生活中,也要學會多為別人著想哦。”
有一回,班級里組織去郊外踏青。在郊外的草地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各自帶來的食物。有個叫小花的女孩子,家庭條件不太好,帶的零食很少,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坐在角落里。玲玉注意到了,不動聲色地走到她身邊,把自己帶來的一大包餅干遞給她,說:“小花,老師吃不完這么多,你幫老師分擔一點好不好呀?”小花的眼眶一下子紅了,她知道老師是在照顧她的自尊心,接過餅干,小聲地說:“謝謝老師。”其他同學看到了,也紛紛把自己的零食拿過來,要和小花一起分享。那一刻,玲玉看著這群善良的孩子,覺得自己平時的教導都沒有白費,他們已經開始懂得關愛他人了。
日子就這樣在充實而又快樂的教學中一天天過去,玲玉和孩子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然而,教學的道路也并非總是一帆風順。
學校要舉行一次作文比賽,玲玉滿心希望班里的孩子們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在課余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指導他們寫作。可是,當比賽結果出來的時候,班里卻只有寥寥幾個人獲得了獎項,而且名次也不是很理想。孩子們一個個都垂頭喪氣的,覺得辜負了玲玉的期望。玲玉看著他們失落的樣子,心里也不好受,但她很快振作起來,笑著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一次比賽的輸贏可不代表什么呀,咱們這次沒取得好成績,說明咱們還有進步的空間呢。來,咱們一起看看獲獎的作文,找找差距,下次肯定能寫得更好。”
于是,在之后的作文課上,玲玉更加細致地講解寫作的技巧,從立意到結構,從遣詞造句到修辭手法,一點點地剖析給孩子們聽。她還鼓勵孩子們要多觀察生活中的點滴,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下來。慢慢地,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后來的幾次校內作文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生活中,玲玉也是孩子們的知心大姐姐。有個叫小敏的女孩子,父母經常吵架,她心里很苦惱,學習成績也受到了影響。玲玉察覺到了小敏的異常,在一個午后,把她叫到了校園的花園里,兩人坐在長椅上。玲玉溫柔地問:“小敏,老師看你最近好像不太開心呀,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可以和老師說說哦。”小敏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家里的情況告訴了玲玉。玲玉輕輕地握住她的手,說:“小敏,大人之間有時候會有一些矛盾,不過那都是他們的問題,你不要太放在心上呀。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說不定你的優秀還能讓爸爸媽媽意識到他們要好好相處呢。而且,不管怎么樣,老師都會在這里陪著你的。”小敏聽了,撲進玲玉的懷里,放聲大哭起來,而玲玉則輕輕地拍著她的后背,給予她安慰。
隨著時間的推移,玲玉帶的班級在學校里越來越出名,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班級氛圍特別好,孩子們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其他老師都紛紛向玲玉請教經驗,玲玉總是笑著說:“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方法啦,就是用心去愛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也感受到被關愛的溫暖,他們自然就會朝著好的方向成長了。”
這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場很大的雪,校園里銀裝素裹,像是一個童話世界。玲玉帶著孩子們在操場上堆雪人、打雪仗,孩子們的笑聲回蕩在整個校園。玲玉看著他們紅撲撲的臉蛋,那充滿活力的模樣,心中無比堅定,自己要一直在這片土地上,把知識傳授給這些可愛的家鄉的孩子們,用自己心靈深處的愛,去照亮他們的逐夢之路,讓他們都能走出鄉村,去看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如同當年懷揣著夢想的自己一樣。而她,也會在這所校園里,收獲屬于自己的教育之花綻放的美好,那將是她生命中最璀璨的風景。
那枚書簽靜靜地躺在角落里,仿佛也見證著玲玉這一段充滿愛與希望的教育時光,它承載著的,不僅僅是一段回憶,更是一份對教育事業永恒的執著與熱愛,等待著有一天,再次被開啟,訴說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