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花廳之中一時間陷入了沉默,實在是端木月Buff疊的太滿,要想找到一個各方面都能搭配的人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她又不愿將就,也正因如此,才讓圣教軍高層一個二個都很是著急。
半晌,見席玉明沒有搭話的意思,端木月隨意的擺了擺手轉移話題:“好了,不說這個了,不知席公子此來,所為何事?”
席玉明從懷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冊子,將之遞給端木月:“席某之武道,與世不同,此乃席某畢生所學,有意將其廣而傳之,里面有著席某之武道,從基礎開始,每一處都有著席某注釋。”
端木月接過冊子仔細翻看起來,席玉明的神拳之名可是實打實打出來的,他的畢生所學,整理成冊,若是放到江湖,必將是一場腥風血雨,無數武林人士都會為之瘋狂。
只看第一篇,端木月就被深深吸引,與當前主流以內功心法為主的武道迥異,可以說的上是完全不同體系的武學之道。
首先當前主流的武學,都是從鍛煉身體,身體強健,神完氣足之后就找尋氣感,而后便是以壯大內力為主,所謂氣行周天,便可達至后天之境,在內力加持下,武者可以做到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身輕如燕,行步如飛,這就是后天境武者。
當貫通全身十二正經,六大主脈之后,便為后天圓滿,這個時候武者便可凝聚內力,沖擊任督二脈,奇經八脈完全貫通,武者實力大增,內力循環往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更可內力外放,隔空傷人不在話下,此乃先天之境。
全身經脈貫通之后,以內力反哺肉身,滋養心神,使之肉身完滿,身合天地,便可達至天人合一之境,此境武者,內力化作真氣,不僅可以外放傷人,更有諸多妙用,且武者立身天地,旁人難傷,一招一式,皆具強大威力,這便是宗師之境。
而席玉明的這本冊子,卻是與主流修煉方式背道而馳,而是非常明確的分為了三個主要部分,可單獨修煉,也可相輔相成。
第一部分為強身壯體的樁功,也是習練武道的基礎,主以站樁搬運氣血,使之氣血壯大,淬煉肉身,練至大成便是鋼筋鐵骨,氣血如龍,力大無窮,生裂虎豹,擲象過河不在話下,比之橫練功夫都要強悍。
第二部分則是練勁,如明勁打人如錘砸,暗勁打人如針扎,化勁打人如掛畫,更可水不過膝,一羽不能加,蚊蠅不能落。
后面更有肉身完滿,無漏無缺,配合心神強大,從而抱得大丹之丹勁,同樣是天人合一,相當于主流武道的宗師之境,后面的還有能夠隔空發勁,踏罡步斗的罡勁。
當然,前面這些也就是殊途同歸,雖修煉方式不同,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就好像橫練武者一開始與主流的內功心法也有所不同,但到了宗師之境就都是一樣的。
但最重要的是,席玉明的武道,在這本冊子的最后還明確提到了一個境界,心靈完滿無缺,肉身無漏不壞,身心合一,沖破生死玄關,達至心靈金剛,肉身不壞,合而金剛不壞之境。
此境已經完全超脫了宗師之境,踏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能力更是堪稱仙神下凡!
千里鎖魂,干涉他人心靈思維,強行洗腦,搜魂,踏空而行,一舉一動皆是天威,可稱陸地仙!
半晌,端木月將冊子合上,起身對著席玉明拜了一拜:“席公子之大才,大德,令端木月欽佩,此書說為天下第一神書亦不為過了,可說是開創一道,若將之放到江湖,不知多少自詡正道之輩會露出其丑惡嘴臉。”
席玉明坦然受之,這本他親手所編撰的《武典》可要比之諸天圖鑒以源力進行推演融合出來的更加細致,原版的武典沒有任何注釋,一切全靠武者自行領悟,而他則是在每一處地方都特別標有注釋,令其修煉起來難度降低了不知道多少。
此時交給對方進行傳播,端木月本人以及她的下屬自然也是會因此受益匪淺,受這一拜,理所應當。
“端木教主,此事席某便假手于你,若是無事,席某就不打擾了。”
待到對方重新坐下之后,席玉明便起身微微拱手告辭。
端木月見狀也不做挽留:“席公子放心,既然答應,端木定不負所托。”
雖然端木月不是很明白,為什么席玉明有意將自己所學傳承出去,卻不選擇自己開宗立派,反而讓她來代為傳道,但既然此事于她而言不過動動手指,而且還能翻閱對方神功秘籍,哪怕不能改修,卻也是受益匪淺。
特別是其中心靈之力的修煉講解,細致詳細,令她頗為受益,就比如多年未動的宗師瓶頸,此時她也有了頭緒,相信過不了多久,她也可嘗試先將心靈意志打磨完滿,只待有朝一日肉身被內力滋養的無漏無缺,便可水到渠成的突破宗師之境。
席玉明離開城主府之后,并沒有離開徐陽,而是在這城中租了一個院子,暫時住了下來,倒不是他怕端木月將《武典》藏著掖著,而是他暫時沒有什么需要去的地方,此世早已沒了能夠與他動手的對手,哪怕是張純陽,現在面對他也如同一孩童稚兒。
而他現在又暫時不打算離開這個世界,他想要看看,他的氣血武道廣傳天下之后,究竟能夠給他帶來何種好處。
心靈境界到了他這一步,心血來潮的事必然不會出錯,也正因如此,他才會這么去做。
而之所以不選擇開宗立派,實乃沒有必要,他若大開山門,立下道統,總不能放任不管,必要其壯大之后,有了一個合格的接班人才能離開這個世界,那可能不是短短幾年就能行的,遠沒有讓端木月代勞來的劃算。
席玉明這一住,便住了七年之久,這七年之中,他每天除了雷打不動的打打拳,練練功,翻閱這種典籍,偶遇雷暴天氣,便踏空而去,找一高山修煉《天雷淬體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