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陳家義舉,三鎮聯保,搶了洋人的生意,惹大禍了!
- 祖宗崛起,從民國武圣到先秦人仙
- 孤方舟
- 2295字
- 2025-02-24 22:45:01
韓慕霞!
現實世界,陳洛河看到干練中年人報出自己的名字,不由的嘴角微微翹起,心里暗自得意。
祖爺爺,后輩給您送掛來了!
在陳建昌原本的人生軌跡中,是沒有“韓慕霞”這個人的出現的。
他在二十歲之前都不曾接觸武術,散盡家財后才去往南北各地學武。
但陳洛河通過“祖宗模擬器”,消耗十點人運,給陳建昌兌換了一張【啟蒙恩師】福緣卡,讓他在小時候就接受武道啟蒙,遇到一位世外高人。
這位韓慕霞,也著實強得不一般,各種意義上都是宗師級人物!
“在我穿越前的世界中,韓慕霞是有名的形意拳、八卦掌大師,一身武藝,學貫南北,曾拜師九位武術界泰斗級人物,后來自成一派,成就宗師。”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雖一生窮困潦倒,晚年餓死街頭,但卻從未趨炎附勢,攀附權貴。”
“不僅拒絕了軍閥對他的邀請,還專門教導貧民窟的窮人學拳,連總理都曾學過他的拳術。”
“其愛國之心,愛民之志,早已超出了尋常宗師的境界,是真正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個世界中,雖然韓慕霞一些經歷的時間點與前世有出入,但愛國事跡,宗師之路卻基本一致,是值得尊敬的一代宗師。”
看著網頁上有關韓慕霞的資料,陳洛河心中敬佩無比。
韓慕霞不止是實力強的可怕,三觀更是無比正直,在這亂世之中,無疑是給祖爺爺啟蒙的最好人選。
民國武術界有著這樣的人物,乃是武術之幸,神州之幸。
“不過,按照福緣卡的說法,啟蒙恩師只能起到啟蒙的作用,不會在陳家停留太久,今后祖爺爺的武學之路,還是要靠自己去闖。”
陳洛河心中默默道,屏息凝神,繼續望向屏幕。
命運的拐點,從這一刻就已經開始轉動,這只蝴蝶扇動翅膀能掀起多大的風暴,就看祖爺爺陳建昌的了!
……
陳家堂屋,院落之中。
韓慕霞的聲音,擲地有聲,帶著一口濃厚的北方口音,落入陳老爺的耳中。
而他望向韓慕霞,心中也是微微有些驚訝,大腦開始飛速運轉起來。
韓慕霞?
這個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陳老爺不斷思索著在哪兒聽過這個名字,突然猛地睜大眼睛,恍然大悟道。
“你,你是那個護送山東鹽務總管,只身闖過渤海二百里鹽灘,最后三拳震退‘浪里蛟’,讓渤海一地的漕幫、鹽幫都吃了個暗虧的‘滄州龍’,韓慕霞?”
這個名字,在津門武術界,可謂是風頭正盛。
那浪里蛟,乃是橫跨渤海漕幫、鹽幫兩大幫派的有名人物,黑白兩道都吃得很開,聽說前些年還傍上了洋人的大腿,搖身一變,也成買辦了。
就連朝廷欽定的鹽務總管,去了他的地盤,也得戰戰兢兢,按他定的規矩辦事,生怕哪天就被人套進麻袋,尸沉渤海灣了。
可韓慕霞,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手持一桿紅櫻鑌鐵槍,帶著那鹽務總管“海彰武”,只身赴了那浪里蛟的鴻門宴。
而后,更是一人一槍,鎮壓上百鹽幫幫眾,三拳震退浪里蛟,最后全身而退,引得津門武術界震動。
形意八卦宗師爭收他為關門弟子,北方其余拳術腿法的數位大師,也紛紛登門而來,欲要傳授他一身武藝。
時值國難之際,凡是有所覺悟的大師,都不再執著于門戶之見,對于有天賦的好苗子,恨不得把畢生所學都教給他。
而韓慕霞,就如同一塊干癟的海綿一般,瘋狂的吸收著師父們的養分。
此次南下,也是他感覺武學之路有所瓶頸,才順長江而下,沿途一路拜訪名師,切磋武藝,最后在江城這一帶,暫時落腳的。
韓慕霞不同于其他人,他出生困苦,家境貧寒,更有著錚錚傲骨,不愿接受師父的饋贈。
他每到一地,都靠自己的雙手勞動來掙錢。
或是教一些貧民學拳,或是干脆去做些苦力工作,往往停留數月,掙得生活所需,便前往下一個地方。
而前不久,在聽聞江城“陳老爺”的一個義舉之后,韓慕霞打算在此地暫時停留一陣。
一方面,是消化一下這段時間所學,靜心悟道。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一下這位有大義的鄉紳,韓慕霞俠肝義膽,不忍見此等好人橫死街頭。
“不錯,正是在下。”
韓慕霞雙手抱拳,一副江湖兒女的作風,干脆利落的說道。
“三月前,我來到這三鎮之地,剛想找些活計做,恰好聽到老爺的義舉。”
“我聽聞,你為了保護商隊出行,也是給流亡此地的鏢師武人們一口飯吃,聯合了漢正街十三家商鋪,開了一個‘三鎮聯保社’,確有此事吧?”
陳老爺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韓少俠謬贊,老夫只是個商人,雇傭本地鏢師也只是圖他們價錢實惠,拳腳功夫夠硬,哪有什么誰給誰一口飯吃的說法,都是生意罷了。”
“老爺對武人的恩情,慕霞心中有數,老爺不必自謙。”
“您干的這事,既是搶了洋人‘外商保鏢團’嘴里的肥肉,也是砸了劉福堂這些買辦的場子,我韓慕霞又怎會不知?”
聽到韓慕霞的話,陳老爺不禁眼睛微微瞇起,對這個干練中年人的評價,不由的又高了幾分。
江城一帶,魚龍混雜。
既有英、法、俄等外商來華辦廠,也有“漢口三劉”等買辦勢力,借著洋人的虎皮扯大旗,為虎作倀。
亂世之中,到處都是山賊土匪,尋常商賈想要行商,肯定要聘請鏢師,或者尋求保鏢團保護,否則不敢上路。
而這一項生意,原本是被洋人和買辦壟斷的。
洋人,有“外商保鏢團”,原本是保護來華行商的各國外商,后來也給江城本地商戶提供服務,只是這價格么,自然是高到天上去了。
買辦,有“廣昌和鏢局”,這本是劉福堂家茶莊的名字,但生意做大之后,連鏢局的生意他也要插一手,將老牌“鎮遠鏢局”的漢口分局,都逼入死路。
在洋人與買辦勢力的擠壓下,外地武人根本沒處走鏢,本地鏢師也得受他們層層盤剝,不斷拆分之后,才能七零八落的,勉強喝上一口湯。
至于武館?
在這樣的局勢下,根本沒有人能在江城開館辦學,任何試圖教拳的人,都會受到洋人和買辦勢力的聯合絞殺。
只有壟斷了武力,他們才能肆意拿捏這座九省通衢之地的百姓,盤剝他們身上的每一滴民脂民膏,敲骨吸髓。
“老爺的這等義舉,我韓慕霞自是敬佩無比。”
“但是,老爺也萬萬不知,您的這個行為,搶了洋人的生意,惹大禍了!”
韓慕霞表情嚴肅,望著陳老爺的眼睛,語氣沉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