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W+新媒體文案煉成記:爆款標題+內容創作+廣告營銷+排名優化(升級版)
- 文能載商編著
- 1198字
- 2024-12-27 23:31:25
001 收獲感動:《中科院寒門博士論文“致謝”戳痛無數人:在人間,誰活著不是在渡劫》
不少做新媒體的創作者,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辛辛苦苦寫的原創文章,沒有人關注?為什么堅持發文,卻沒有吸引到很多粉絲?為什么別人輕輕松松就能通過一篇文章吸粉無數?”
那么,作為新媒體的創作者,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文章吸引到讀者的注意,讓讀者愿意去轉發、點贊和收藏,從而實現閱讀量和粉絲數的轉化呢?筆者認為,用“感動”作為切入點,直擊讀者心理弱點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案例展示
以“十點讀書”微信公眾號在2021年4月20日發布的一篇文章為例,其文案標題為《中科院寒門博士論文“致謝”戳痛無數人:在人間,誰活著不是在渡劫》,如圖1-1所示。

圖1-1 《中科院寒門博士論文“致謝”戳痛無數人:在人間,誰活著不是在渡劫》
這篇文章就是以最近的熱點—中科院寒門博士的論文“致謝”—作為切入點,挖掘其中最能打動讀者的情感,打造出的一篇微信公眾號爆文。這篇文章發布后不到10個小時,公眾號文章頁面顯示的閱讀量就已經超過了10W(W表示單位萬),在“新榜”中顯示的閱讀量更是超過70W,點贊數也超過了1W。
技巧解析
雖然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擁有10W+閱讀量的文章很多,但很少有一篇文章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擁有這么高的閱讀量,筆者認為其原因主要如圖1-2所示。

圖1-2 文章爆火的4點原因
從文章本身來看,我們還可以將《中科院寒門博士論文“致謝”戳痛無數人:在人間,誰活著不是在渡劫》這篇文章的爆火歸因于兩點:一是內容,二是效果。
1.內容—串聯起來的故事更加打動人心
在這篇文章中,創作者始終圍繞著“感動”這個中心點,講述了許多感人的事例。用講故事的形式打動讀者,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文章分為好幾個小節,每個小節的標題都是對后續內容的概括,“讀書很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在人間,誰活著不是一場荊棘”,這種文藝真實的句子,讓每一位讀過的讀者都不由得與文中的故事產生共鳴。
另外,這篇公眾號文章還有一個高明的地方,那就是每個故事素材環環相扣,都是關于“讀書”和“苦難”的故事,讓整篇文章的聯系更為緊密。
2.形式—簡潔大方的圖文搭配是關鍵
《中科院寒門博士論文“致謝”戳痛無數人:在人間,誰活著不是在渡劫》這篇公眾號文章的圖文排版十分簡潔大方,用黑色加粗的字體突出顯示文章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用實際案例的圖片來增加文章的真實性。
這種簡潔大方的圖文排版方式,避免了許多新媒體創作者在排版時常有的花里胡哨的毛病,讓讀者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擁有更為舒適的視覺體驗;而用加粗字體突出重點,則能讓讀者更加體會文章中要表達的情感。圖1-3所示,為《中科院寒門博士論文“致謝”戳痛無數人:在人間,誰活著不是在渡劫》的排版示例。
專家提醒
此外,創作者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撰寫微信公眾號文章或者其他新媒體文案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視覺優化工作,讓讀者在閱讀時有更舒適的體驗。

圖1-3 突出重點文字和圖文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