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親子關系成就孩子的未來
- 姜囡囡
- 1658字
- 2024-12-28 11:38:50
前言 親子關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著天然的期待,希望孩子長大以后乖巧懂事、活潑聰明、成績優異、人見人愛……這些期待在孩子尚未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了。
為了培養出一個事事“完美”、時時“完美”的孩子,滿足自己內心的期待,父母開始學習各種育兒方法,為自己也為孩子制定各種關于未來的規劃,在心中不斷幻想著未來可能出現的美好畫面。
從事家庭教育這一行業十多年,我見過許多自認為非常精通親子教育的父母。有的父母從來不打罵孩子,因為教育專家說“好的教育不能打罵”;有的父母擲重金送孩子上早教班,因為“孩子啟蒙要趁早”;還有的父母為了孩子放棄、犧牲自己的一切,不分晝夜地守著孩子,因為“陪伴是教育的基礎”。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些父母發現,事情的發展遠遠偏離了自己的期待,甚至很多方面與自己原先設想的完全背道而馳。從不打罵孩子,可孩子卻一次次頂撞父母;送孩子上了無數個興趣班、輔導班,孩子依然沒有在自驅力、能力等方面展現出過人之處;貼身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卻萬分抵觸,大喊著讓父母走遠一點。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次次失望,孩子一次次崩潰,為什么?因為在各種所謂“教育真理”的裹挾下,父母肩上扛著的巨大壓力和責任,以及對孩子抱有過高的、不符合他們年齡的期待,讓父母忘記了親子關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這一事實。
在一切教育之前,親子關系是最為關鍵的、能使教育水到渠成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父母在教育之前就要考慮到好的親子關系對親子教育的重要意義。
沒有好的親子關系,父母無論說什么、做什么,孩子都會選擇置若罔聞、視而不見。就像孩子在上學時,如果喜歡某一位老師,就會更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在這位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上;反之,孩子就會連帶著厭惡這位老師所教授的學科。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父母心中的焦慮又不由自主地涌現出來。我想給這些父母“松松綁”,緩解一下他們的教育焦慮。因為教育這件事情,其實不需要太刻意,它是在良好氛圍下悄然發生的,是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如畢加索所說:“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那么,什么樣的親子關系才是好的親子關系呢?
根據我多年來幫助數萬個家庭解決親子矛盾的經驗來看,我認為好的親子關系需要滿足四個條件:親密,但不依賴;獨立,但不疏離;期待,但不強求;尊重,但不放縱。
為了讓父母進一步了解如何達成這四個條件,構建好的親子關系,我撰寫了本書。
初讀本書,你可能會覺得其中的內容極具顛覆性和挑戰性,仔細閱讀過本書的內容之后,你還會發現其中的理念,包括一些和孩子相處的建議并非源于傳統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一些觀念還和你原先所熟知的方法背道而馳。此時,請不要急著質疑,你可以先嘗試著按照書中所提到的方法做一做,或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如果你想找到一本書,可以馬上讓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親密、和諧,這絕不可能。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敢向你保證這一點。
任何關系的構建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需要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接納,從而逐漸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關系,回歸愛與血緣的自然延續,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好的親子關系。
以上便是本書要闡述的主要內容。通過閱讀本書,你會知道什么樣的親子關系才是最好的親子關系。同時本書將針對影響親子關系構建的幾大因素進行詳細介紹,包括家庭氛圍如何構建,父母角色如何定位,親子之間如何溝通,多孩家庭親子關系如何平衡,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學業,以及破裂的親子關系如何修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地幫助你解決目前和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隨后釜底抽薪,從根本上構建你與孩子之間的良好關系。
作家畢淑敏女士曾經說過:“好的關系,像是一罐新鮮的牛奶,芳香醇厚,極富營養,可以滋養生命從幼小走到壯健。”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教養方式,這也就使得每一個家庭的親子關系都有所不同。縱使親子關系的模式千千萬,其中可以探討的內容也十分紛繁復雜,但父母和孩子追求的只不過是一個“好”字。
希望通過閱讀本書,你能找到和孩子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讓親子關系更加良性地發展下去。
姜囡囡
2023年春